Redis之跳跃表

跳跃表(skiplist)是一种有序数据结构,它通过在每个节点中维持多个指向其他节点的指针,从而达到快捷访问节点的目的。

在大多数情况先,跳跃表的效率可以与平衡树媲美,并且因为跳跃表的实现比平衡树更为简单,所以有不少程序都使用跳跃表来代替平衡树。

Redis使用跳跃表作为有序集合键的底层实现之一。

I、跳跃表实现

Redis的跳跃表由zskiplistNode和zskiplist两个结构定义,其中zskiplistNode结构用于表示跳跃表节点,而zskiplist结构用于保存跳跃表节点的相关信息(如节点数量,表头指针,表尾指针等)。

下图为一个跳跃表示意图:


Redis之跳跃表_第1张图片

位于最左边的是zskiplist结构,该结构包含以下属性:
·header:指向跳跃表的表头节点。
·tail:指向跳跃表的表尾节点。
·level:表示目前跳跃表内,层数最大的节点的层数。
·length:记录跳跃表长度,即跳跃表包含的节点数量(不包含头结点)。

位于zskiplist结构右方的是四个zskiplistNode结构,其属性如下:
·层:用L1、L2、L3等表示节点的各个层,每个层都有两个属性:前进指针跨度。前进指针用于访问位于表尾方向的其他节点,跨度记录了前进指针指向节点和当前节点的距离。当程序从表头向表尾进行遍历时,访问会沿着层的前进指针进行。
·后退指针:节点中用BW表示后退指针,后退指针在程序从表尾向表头遍历时使用。
· 分值:各个节点中的1.0、2.0是节点保存的分值。在跳跃表中,节点按照各自所保存的分值从小到大排列
· 成员对象: 各个节点中o1、o2是节点保存的成员对象。

值的注意的是:表头节点和其他节点是不一样的,表头节点也有后退指针、分值和成员对象,但是表头节点的这些属性都不会被用到,所以图中忽略了这一部分。

1.1 跳跃表节点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Node {

    // 后退指针
    struct zskiplistNode *backward;

    // 分值
    double score;

    // 成员对象
    robj *obj;

    // 层
    struct zskiplistLevel {

        // 前进指针
        struct zskiplistNode *forward;

        // 跨度
        unsigned int span;

    } level[];

} zskiplistNode;

层:
每次创建一个新跳跃表节点的时候,程序都会随机生成一个介于1和32之间的值作为level数组的大小,这个大小就是层的“高度”。

Redis之跳跃表_第2张图片

前进指针:
每个层都有一个指向表尾方向的前进指针。下图用虚线表示了从表头遍历到表尾的路径:

Redis之跳跃表_第3张图片

跨度:
层的跨度用于记录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初看上去,很容易以为跨度与遍历操作有关,但其实跨度是用来计算排位的,在查找某个节点的过程中,将沿途访问过的所有层的跨度累积起来,得到的结果就是目标节点在跳跃表中的排位。

后退指针:
与每个节点有多个前进指针不同,每个节点只有一个后退指针,所以每次只能后退至前一个节点。

分值和成员:
节点的分值用来对所有节点从小到大排序。
节点的成员是一个指针,其指向一个字符串对象,而字符串对象保存着一个SDS值。

在同一个跳跃表中,各个节点保存的成员对象必须是唯一的,但是多个节点保存的分值却可以是相同的:分值相同的节点将按照成员对象在字典序中的大小进行排序。

1.2 跳跃表

Redis使用一个zskiplist结构来持有zskiplistNode节点,程序可以更方便的对整个跳跃表进行处理,比如,快速访问表头节点和表尾节点,或者快速获取表中节点数量。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 {

    // 表头节点和表尾节点
    struct zskiplistNode *header, *tail;

    // 表中节点的数量
    unsigned long length;

    // 表中层数最大的节点的层数
    int level;

} zskiplist;

II、跳跃表API

Redis之跳跃表_第4张图片

【参考】
[1] 《Redis设计与实现》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wenmingxing Redis之跳跃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Redis之跳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