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觉得,说服是为了改变对方想法的过程。其实说服并不仅仅是改变对方的想法,而是改变自己的想法,从而让对方自己升级了自己的想法。
不是有人形容老师干着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一是将自己的想法塞进别人的脑袋;二是将别人钱包的钱掏出来。第一点便是说服,其核心主题无非有两方面:一是人如何形成看法;二是人又为什么会改变看法。
毕竟,人不是只有改变了主张才叫改变;当你既有的信念加深了,当原本抗拒的事物变得没那么讨厌了,其实也都是一种改变。
用选择权启发对方
说服不是自己口才极佳,随时可以驳倒对方,让对方“照着我的话做”。实际上,一切的说服都只是为了找到一个切入点,好让对方能从中为自己找出一个去做的理由。只有对方主动去做某事,才有动力去克服现实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要意识到,每个人都必须拥有对自己行为的选择权,确保它,并且善用它。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思考,而不是用说教的方式去教育对方。
“唉,我最近又胖了,好羡慕你的身材,能锻炼得这么好。”
“咦,奇怪了,你看起来不是那种会注意身材的人,为什么会对运动感兴趣呢?”
“我也希望自己能瘦一点啊……”
“胖就胖嘛,有什么不好呢?”
“可是瘦一点的话,我穿起衣服来就能更有自信一点……”
“何必在意呢?反正我们又不会嘲笑你。”
“不是别人会不会嘲笑的问题,而是自己看自己也不开心啊……”
“那么,你打算怎么做呢?”
这个例子关键之处在于,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对方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来让对方从被动做某事,变成主动去做某事,这便是真正说服的技巧,把选择权交给对方,进而启发对方自我意识去完成某事。
诉诸需求触及对方痛点
所谓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便是不要一直强调我需要什么,而是要想办法找出对方需要什么。甚至有时候,为了要达成这个目的,我们在真的找不出对方需求的时候,还要想办法为对方创造一个需求。而安全、舒适与自我实现等最常见的最基本的需求往往不容忽视。
比如要说服比自己更专业的人,千万不要用感受评价专业,用命令逼迫服从。评价专业产品时只说主观感受,不能让专业人士心服;提出的修改建议纠结于细节,且自身矛盾重重;更可恨的是,直接下达命令强制执行。
面对比自己更专业的人士,必须要尊重专业,以求达成共识。首先必须克制表达主观感受的冲动,不要用“我觉得…”等主观语句;其次提出抽象需求,而不是具体要求,即这样说:
“今年‘五四’青年节的主题跟环保与社会责任结合得比较紧密。你做的这个黑色是挺有个性的,现在的年轻人也挺喜欢黑色,但和咱们这个设计的主题有些不太吻合。你能不能建议一些可以实现这个需求的方案呢?”
最后不要下命令,要尝试在探讨中达成共识。如果我们希望设计师不是推一下、动一下的做事风格,那就把权力交给他,这样,才可能激活设计师的创意和潜力。
所有和专业人士的沟通交流都建立在前期明确传达需求的基础上,掌握说服技巧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在前期沟通上多付出一些努力,将方案需求描述得更清楚,甚至通过提前熟悉对方领域或找类似风格作品等方式向对方传达需求,避免后期反复修改的麻烦。
创造压力改变双方立场
没有什么会比同仇敌忾的情感更能够拉近我们跟对方之间的距离。而创造压力,就是将双方之间原本对立的立场转变为一致对外。说服,不只是语言,更是一种策略,当情势改变了,人与人之间既有的利益关系与情势、姿态也会随之改变。
比如劝人做不想做的事,常见的有酒桌上想向朋友敬酒,对方不想喝;有事情需要找朋友帮忙,但朋友却面露难色;销售人员想向客户推荐产品,但客户还没有下定决心。书里说用过把人“架起来”,即恭维或戴高帽子的方式,主动发现并拔高对方的价值,一方面,让对方在恭维中态度有所软化;另一方面,也促使对方在戴上高帽之后采纳我们的观点。
我们看看《三国演义》中的经典例子:
赤壁之战在即,诸葛亮游说孙权共同对抗曹操。舌战群儒中,诸葛亮先是提到自己的主公刘备只有“数千仁义之师”,依然不愿投降,坚持对抗曹操;又夸赞东吴“兵精粮足”,还能依仗长江天险;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操。这就如同说:你们兵多粮足,地理位置也如此险要,如果还是要投降,不是会被天下耻笑吗?
注意“架起来”不是凭空的,最好有个对比。还要注意的是,“架起来”一定要架到合适的高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不能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
因此,我们知道说服不是为了改变对方的想法或观点,而是为了让对方主动升级自己的观点或想法。从此以后,我们说服别人的目的与方式便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