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贵的教学资源在哪里

自序:《追寻语文教学的梦想》

39次阅读 01-27

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实践

柿子记忆

    “宝贵的教学资源”在哪里

——朗读《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实践》有感(3)

                                                                                                                      李鹏\文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炼就一双能够洞穿语文本质的火眼金睛,从文质兼美抑或看似平淡的课文中,发掘出那些非常有价值的语文因素,把它们转化为我们宝贵的教学资源”。林波老师这句话中所说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并非我们的语文教材,而是挖掘教材中非常有价值的语文因素,经过转化而形成的教材和学材。读到这里,我猛地一惊——原来我们一直奉为至宝的语文教材,还不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细想之后,确实如此。学生真正需要的学习资源往往不是显性出现在教材里,因为语文教材中所体现的同时也会有其它学科教学资源。我们只有去挖掘、分析、整合、设计才能形成适合学生语文学习所需要的“宝贵的”学习资源。

        语文课文既然不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那它又是什么呢?它不是我们上课直接能用的资源,而是形成这种资源的原材料。如果把一节语文课比作一顿饭。色香味俱全,而且有营养就是“宝贵的成长资源”。那么我们的课文就像在菜场有选择地采购到的各种蔬菜和粮食。这不由得使我们想到一句谚语——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而我们语文老师现在遇到的不是“无米”之难,而是“有米”或“米多”,而“妇巧不巧”的问题。

        教学中的“巧”,可以让语言在惊喜中魅力四射,可以让智慧在无痕中静默增长。

        教学中的“巧”,不是一天就能练就的,一定是经过长期的专门的训练才能够达到。正如埃里克森在《刻意练习》一书中所谈到的莫扎特的成功经验:“获得的完美高音的关键并不是我们所谈到的天才。完美高音根本谈不上只有幸运的少数人才拥有的天赋,而是一种只要是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也就是说人人都可成为莫扎特。”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也应该刻意练习这种技能。也就是人人都可能成为名师,天才是练习的结果。

        我们以林波老师教学的引导语为例,谈谈这种能力。吴忠豪老师在这本书第一个序言里谈到的林波老师上《丑石》的一个片段:

        师:课文中哪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作者的语言功力,请你用笔画下来再多读上几遍。

        生: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

        师:真好,非常敏锐,这句话写的很有特点,像对对子一样,语言非常工整,我们一起读这句话,我读汉白玉,你读——

        生:大青石。

        师:我都细腻,你读——

        生:光滑。

        师:我读刻字雕花,你读——

        生:浣纱捶布。

        师: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

        生: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

        师:可以凿下刻字雕花——

        生:可以供来浣纱捶布。

        师: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可以凿下刻字雕花——

        生:也不像青青石那样的,可以供来浣纱捶布。

        师:说真是太好了,就像对对子一样,语言非常工整,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把它记在心里。

        我们可以简要分析一下林波老师对学生的引导语。

        第一次引导。“课文中哪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作者的语言功力”这是引导学生去思考,“请你用笔画下来,再读上几遍”是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二次引导。“真好”是对学生的回答激励性的概括评价,“非常敏锐”是细细地评价孩子成功的原因,“这句话写的很有特点“是引导孩子回归文本,”像对对子一样,语言非常工整形象的语言”点名了这一句的语言特点,“我们一起读这句话”是学习方法,“我读汉白玉,你读——”开始带着学生进行语言实践。

        接下来老师先是和学生一起读词,然后是读短句,最后读长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第三次引导“真是太好了,就像对对子一样,语言非常工整”再次强调语言的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是方法,“把它记在心底”是学习目的。

      以读代讲四个字,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非常不容易。以读代讲,并不是不讲,而是在引导学生在读中潜移默化地去感悟语言,实践语言。

      你不难看出林波老师的引导每一句话,每一个点都不是随意而出,那是刻意而为之。这也只给我们指明了一条成长之路,那就是细致地解读文本,刻意练习教学基本功。把握文本,把握课标,培养自己挖掘整合教材的能力。

      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皆为长期积累和训练的结果。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名师们已有的成果可能对我们有启发,也可能我们直接就能用,而真正适合自己和学生的,应该是我们根据学生的需要亲自挖掘的资源。因为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要想炼就一番功夫,没有捷径。只有训练,只有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