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这几年,读书越多,愈发地觉得以前学的,被灌输的一些知识和观点是有问题的。今天,我想就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谈一谈对如何做决策的一点看法。 

      长平之战是在战国时期非常重要的一场战争,在长平之战之后,秦国统一六国只剩下时间问题了。事实上,灭掉赵国之后,秦国此后就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了。长平之战后,赵国家家出殡、户户发丧,45万人被杀或战死。当时赵国全部的人口也就三百万左右,这一战,赵国几乎损失了全国所有的青壮年。长平之战还产生了一个成语“纸上谈兵”,让赵括成了一个千古笑料。 

      长平之战的时候,赵国是很强的。当时赵国的国君是赵孝成王。他的爷爷就是大名鼎鼎实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的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在位的时候是相当的彪悍,一度有灭秦的野心。长平之战时秦国的国君秦昭襄王就是他立的。赵孝成王的爸爸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会里面的赵惠文王。赵惠文王曾经跟秦昭襄王商议互相归还侵占的领土。结果是秦归还了赵国的领土,而赵惠文王还敢于赖账不还侵占的秦国的土地。说这些事都是大臣们办的,他不知道。秦昭襄王是两次大举进攻赵国,都分别被赵奢和廉颇打败。赵惠文王尽管没有他爸爸赵武灵王的彪悍和勇猛,但是守业还是做得不错的。而且给儿子赵孝成王留下了廉颇,赵奢,李牧,蔺相如等有能力的大臣。所以,长平之战前,赵国跟秦国是有得一拼的。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秦国打韩国,韩王打算把靠近赵国的上党郡割给秦国。可是上党郡的郡守冯亭不干,他要归顺赵国。当然冯亭做这个决策是有他自己的小九九的。赵孝成王找来自己的叔叔和弟弟商量,接受还是不接受了?接受了,无异于从秦国的嘴里夺食,必然开罪秦国。不要把,上党郡可是一个有着17座城市的大郡。司马迁在史记里,批评赵国“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事情有这么简单吗?太史公尽管有言在先“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只是自己也不能免俗。上党地势高拔,向来是赵国国都邯郸的西方天然屏障。自从秦开始攻打上党,已经是剑指赵都邯郸了。倘若再让秦国占了上党,便可行成北、南、西三面夹击邯郸的态势。在这么个情况下,如果你是赵王,你是要还是不要了?与其让秦国占了上党,兵临城下。不如自己抢先不费一兵一卒抢先占据。太史公以为不要上党,不开罪秦国,秦国就会放过赵国?看看齐国吧,齐国在后期坚定地执行“侍秦谨”的国策。结局是齐王被秦国活活饿死在一片松柏林里。我在这里并不想讨论,究竟是要这上党郡好,还是不要好。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事实往往很复杂,决策者自身的好恶影响他做出的最后决策。但是,无论做出怎样的决策,他一定是有他自己的理由的,而这个理由在他自己看来往往又都是非常充分的。 

      赵国在接受了上党郡之后,秦昭襄王大怒,派王龁率军来攻。上党郡很快陷落,赵国派出廉颇为主将迎战。其实,我对廉颇印象一般。跟同为战国四大名将的白起、王翦和李牧比起来,廉颇的战绩比较一般,尤其是对秦作战。廉颇更多的战绩是体现在对齐国,燕国和魏国的作战上。廉颇为将的初期,打得并不怎么好,先是副将被杀(还是被秦国的先头部队杀的),又接连损失几名军官,再接着西壁垒也丢了。最后,就是坚壁清野了,死不出战。如果这要是放在今天,最高指挥官要不要担责了?作为老板的赵孝成王来不来气了?至于廉颇坚壁清野,一守就是两三年(从《史记》来看,这个说法似乎是有问题的)。文人墨客颂扬廉颇以逸待劳,跟秦国打消耗战。说长平离赵国近,便于粮草运输。而秦国远道而来,是打不起消耗战的。老实说,这是他们在YY。打消耗战,赵国打得了吗?等赵括挂帅的时候,赵国已经没有粮食了。“请粟于齐而齐不听”,如果你我此时是赵孝成王,你还会支持廉颇的坚壁清野策略吗? 

      我以为赵王用赵括,并不仅仅只是秦国反间计的作用,我也怀疑这个反间计到底有没有起作用。不要以为“肉食者鄙”,名门之后,官二代,富二代很多都是见识过人的,思维的高度不是每天为生计而奔波的屌丝们能够达到的。设想一下,如果你我是赵王,在一场事关国运,全国青壮年都在前线的生死攸关的大战,你会仅仅听信街市上的谣言而撤换主将吗?况且当时蔺相如还活着,田单,乐毅等都还在,从时间上来看,后来的战神李牧在那个时候还很年轻(长平之战后30年,李牧才被冤杀)。即便是被太史公盛赞的蔺相如也没有反对撤换廉颇,只是反对启用赵括,而他也没有给出建议谁是合格的候选人。此时,身为主帅的廉颇又没有一个清晰的战略方案,只是在那里耗着。这如何让作为老板的赵孝成王放心,“赵王数以为让”(赵王数次派人来责备战局为何没有进展)。 

      至于,赵括的母亲上书赵王,说自己的儿子不能担此大任云云。我的理解是:在这样一场关乎国运的大战面前,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不如先跟赵王有言在先以求自保,不要怪我没劝你,万一打败了,你别把我全家杀了。“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这或许更是赵括自己的主意。一如王翦在统兵出征楚国之前向秦王要金银财宝以求自保。 

      换还是不换,赵国高层一定有着密集的辩论,所考虑的因素远远不是太史公的史记所能囊括的。我以为赵括临危受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的战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赵国主帅赵括身先士卒,亲自上战场搏杀,这份勇气就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而且赵军在断粮46天,“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仍然保持相当的战斗力,在突围的时候给予秦军重创。这就说明赵括统兵的能力并不弱。Whatever,因为明朝的一个文人——刘如孙,赵括这“纸上谈兵”的黑锅是背定了。殊不知,赵括那个时候还没有纸了。经过文人的宣传,提到“纸上谈兵”,似乎长平之败,全赖赵括一个人。只知读死书,不知变通。好像赵括换下廉颇之后,秦国就赢得很轻松。事实不是这样的。“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知道赵括为主帅后,秦国启用了最负盛名的白起为主将,而白起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如果赵括如此的不堪大任,秦国也不至于要临阵易将。“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秦国是倾尽了全国之力来跟赵括死磕的。“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由此看,白起并没有赢得那么轻松。 

      重大决策的做出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一些事后看来昏庸至极的做法在当时或许有着其深层次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还有一种情况,处在情景中的个人是不可能能够获取全部信息,即便能够获取全部信息,也很难全部正确地平衡各种信息的权重。当做出决策的时候,至少在决策人心里这是最好的决策。受限于决策人自身的见解和胆识,决策结果的水平高低还是可以预见的。我以为,如果赵国当时主政的是赵武灵王,或者赵惠文王,赵国不一定会败,至少绝对不会惨烈到损失45万青壮年。 

      写这篇文章是想说现实很复杂,各种考量交织在一起很难区分孰轻孰重。事后,只看单一因素而妄加评论是虚妄而肤浅的。换做你我是赵孝成王,在当时的情景下,我是绝无把握做得比他更好。但是透过分析别人做决策的过程,有助于提高自己做决策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