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2

【优胜行动派️学习日记】

[打卡宝宝]:王燕

[打卡日期]:2019/7/2

[学习内容]:质量免费

[学习笔记]:

1.把石头翻过来

艾伦说道:“改正行动就是把所有的石头翻过来,看看下面是什么东西。在我所看过的改正行动中,还没有哪一个是真正复杂的。通常我们都以为别人会怎么样做,而实际上他们却没有那样做。”

2.步骤7:零缺陷日

目的:探讨正式发起“零缺陷”活动方案所必须进行的各种活动。

零缺陷规划的主要部分:

1.对所有的主管及工作人员解释零缺陷的观念和方案,培训这些主管使他们能够向其下属解释。

2.决定你所需要用到的材料,并且确定有人会准备。

3.决定发起哪一种活动方案最适合你们部门的文化氛围。

4.定出你们所要完成的功能。

5.探讨公司的奖励政策,并决定采用哪一种形式来赞赏工作改进。

6.制定时间表,对那些会参与活动方案的人先做一番预演。

7.找出错误成因消除方案,并制定其执行“步骤12”。

公司的CEO跟他的下属讨论零缺陷的观念以及他对此坚定支持的承诺,然后再给他们每人一份这种有公司题头的说明书。当大家都提出问题,得到回答之后,请他们签名以保证支持。

零缺陷宣言范本

零缺陷的主旨就是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这意味着要集中注意来防止缺陷的发生,而不是在发生之后才去找出这些缺陷加以解决。

3.步骤8:主管教育

目的:确定工作主管所需要的培训种类,以便他们能够积极地执行所负责的质量改进方案部分。

工作主管的培训分成几个领域,并将在不同的时间内进行。

·在质量意识步骤开始的时候,应当给工作主管至少提供6个小时的课程,包括质量衡量系统、质量成本的数字、改正行动的制度以及质量意识行动的目的。

·在所计划的零缺陷日以前至少4个星期,就应该向工作主管详细报告零缺陷方案和零缺陷日以后几个星期内所要实施的消除错误成因系统。

从头再来。引导工作主管认识零缺陷。

4.步骤9:零缺陷日

目的:创造一项盛会,让所有的员工通过亲自的体验,了解到公司已经有所改变了。

零缺陷日旨在向所有相关人士宣布:公司现在要开始一种新的运行方式了。在这种纪律下,需要个人对工作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和了解。

5.步骤10:目标设定

目的:鼓励员工为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团体建立改进的目标,以便把他们的保证和承诺转换成实际行动。

主管要想办法从每一个工作区得到两个目标,这些目标应当明确并且可以衡量。下面是两个例子。

·在一个月之内把每单位缺陷降低20%。

·赢取下个星期的环境清洁奖。

在零缺陷这件事情上,你可以不用为工作进度改进设定目标,在缺陷减少之后工作进度便会自动改进。

6.步骤11:消除错误成因

目的:给个别员工一种沟通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将妨碍改进质量的情况与管理层进行沟通。提案制度是有一点帮助,然而在提案制度里面,工人都必须知道问题所在,并且能提出解决方法。消除错误成因(Errorause Removal,ECR)便是建立在工人只需要知道问题的基础上。当工人讲出问题之后,工厂内的有关部门便会去探讨它。

每一个工作区都应该供应简单的一页式表格,通常是在墙上的盒子里面,当任何一位员工觉得碰到问题的时候便可以填写该表格,放在箱子里面。

ECR方案只有几条规则。

·提出ECR的每个人都可以立刻得到一封简短的感谢函,至于这种感谢函的格式则由与该问题有关的部门负责。

每一项ECR都会经过严肃的考量。

·如果你决定对某项ECR不采取行动,那么你至少要跟一个、最好是两个管理者解释清楚你所下决定的原因。

HPA公司早期所收到的ECR有:

·我无法把装满煮锅把柄的袋子提到工作台上,因为这个袋子的质量超过11.25公斤,如果把这些把柄掉在地上,有些烤漆会脱落。

·我现在要写计算机程序,可是我座位的旁边就是吵闹的打孔机,这会影响我的工作。

7.步骤12:赞赏

目的:对参与者表示感谢和赞赏。

人们的确不是为钱而工作的,虽然他们找工作是为了钱。不过一旦拿到薪资以后,他们所关心的便是赞赏。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让员工本人知道管理层确实需要他们的帮助,并且真诚地欣赏他们的帮助。

8.步骤13:质量委员会

目的:定期将专业质量人员聚在一起,以便进行有计划的沟通。

一个公司的专业质量人员应该定期聚会,以便交换他们的问题、想法以及经验。

你要把质量管理人员定期聚在一起,让他们面对管理层的其他成员提出问题。相关的每一件事情都应该用正式的方式进行。

9.步骤14:从头再来

目的:强调质量改进方案是永无止境的。

[坚持习惯]:

读书+10000步+破所知障+精减+早起

[今日感悟]:

让我们把目标定在零缺陷上。

零缺陷保证

由于认识到我个人的贡献是整个努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在自由意志之下,我个人保证将持续而有意识地努力,第一次就把我的工作做对。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