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行业的战争从来就是硝烟弥漫、血雨腥风的。从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数据发布报告》来看目前移动支付的江湖格局,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约110.4万亿元,支付宝、财付通仍保持绝对垄断,Q2占据约93%市场份额,商业银行和其它第三方支付机构抢占不到7%的市场份额。
在移动支付领域,商业银行彻底掉队了,沦落为支付巨头们的后台,如果不是监管层紧急叫停大额支付,结局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状况。
不过刷脸支付入场以后,这一切可能都要被打破了。不同于二维码支付,刷脸支付无需携带现金、信用卡和手机,只要站在摄像头正前方,系统会自主将人脸与所属账户信息绑定关联,完成确认扣费。更为重要的是,尽管在线上互联网巨头流量仍然独步天下,但在线下它舍弃了手机,不用APP,不需要社交功能,互联网巨头的巨额流量难以派上用场,这不就是微信和支付宝的致命武器吗?这不就是第三方支付崛起的原因吗?那么现在线下大家同场竞争,是否意味着商业银行和银联的机会又来了呢,他们能否扳回这一局?难怪有人把刷脸支付看做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诺曼底登陆”。
丨支付宝、微信、银联和商业银行们鱼贯而入
在这个战场里最早发力的是支付宝。
蚂蚁金服于2015年率先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用户登录后,这一技术先后用于实名认证、找回密码、支付风险校验等场景;2017年9月其在肯德基的KPRO餐厅上线了刷脸支付2018年12月13日是支付宝开放日,支付宝在上海站发布了“蜻蜓”刷脸支付,采用3D结构光摄像头,同时升级了智能引擎,具备自我学习能力,保障用户使用的安全和便捷;常见“蜻蜓”刷脸支付产品有体型大小不同的两种,它们将陆续出现在商城、医院、连锁便利店、餐厅等等场景的收银台。
4月17日,支付宝宣布推出第二代基于线下消费场景的刷脸支付机具蜻蜓2.0,这距离第一代产品的推出仅时隔四个月。据了解,蜻蜓2.0官网定价1999元,相比第一代降低近30%,并实现了刷脸注册会员卡的功能。
第三方支付第二大巨头的微信支付快步跟进。2018年5月,腾讯优图与微信支付合作的刷脸支付系统在家乐福上海天山店正式使用;2019年3月,微信支付推出刷脸支付设备“青蛙”;2019年8月26日,微信支付正式发布搭载扫码器、双面屏的“微信青蛙pro”。
其实,支付业的“国家队员”银联在新一轮的争夺中,没有像以前那样姗姗来迟,几乎是跟微信和支付宝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中国银联2017年11月,中国银联在第二届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展示了基于脸部识别的支付系统FacePay。2018年12月10日,银联就推出刷脸支付产品,银联卡持卡人在“云闪付”App上注册并开通“刷脸支付”服务,选择一张银联卡作为默认支付卡,即可在部分指定门店抢先体验全新的刷脸支付服务。此次推出的“刷脸付”产品使用方式仍然沿袭在“云闪付”App上注册并开通“刷脸支付”服务,目前,宁波、杭州、广州、嘉兴(乌镇)、长沙、武汉、合肥等地区的用户率先享受到“刷脸付”服务。
10月20日,中国银联携手工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等60余家机构联合发布了全新智能支付产品“刷脸付”。
上一轮二维码支付大战中落败的一方商业银行此次发力刷脸支付不遑多让,跟ETC争夺战一样,他们决心要扳回一局。2018年初,建设银行推出了基于人脸识别的自动售卖机,并将这种人脸识别支付方式命名为“0付”。“0付”是建行全新的交易认证方式,类似于支付宝的“空付“,即是放弃一切工具,用人体生物特征来取代手机、银行卡等介质载体。
2018年8月,建行上海分行在上海书展上推出人脸识别支付产品。客户在上海书展的建行自助收银设备进行支付结算时,只需输入手机号码、根据提示对准屏幕眨眼,仅用3秒就可完成支付。另外建行在智能手持POS上也实现了“人脸识别支付”,并已在全市文化、餐饮、超市等诸多场景共一百多个商户实现推广。
2019年初,建设银行联合上海张江有轨电车推出了刷脸乘车服务,这是银行业首家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公交系统。乘客只需提前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人脸信息的录入及绑定,后续乘客乘车时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完成支付,整个过程无需输入手机号码。
2019年以来,建行上海分行对于人脸识别支付展开了常态化、大力度的营销活动,涉及的商户类型包括羽毛球馆、新华书店、上海书城、孩子王上海门店等。在人脸识别支付注册开通方式上,客户可以通过建行手机银行APP中的刷脸注册功能进行交易开通。而就在建设银行在刷脸支付发力的同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也已经在各自的场合推出自己的刷脸支付产品。
丨补贴大战
当年二维码移动支付跑马圈地的终极武器是给商户和客户的补贴,巨头们推广刷脸支付仍然是老戏码,“扫脸领红包”“补贴无上限”,大手笔用重金补贴抢夺市场。
目前刷脸支付的入口是人脸识别硬件终端设备,这些设备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很难做成聚合支付。支付宝、微信、银联推广的终端设备均未只支持自家的支付渠道,那么,刷脸支付争夺的战略高地是支付收单商户。
从商户端来看,如果需要支持多种人脸识别支付方式,就需要配置多个终端,那么商家就决定使用哪些终端,并优先推荐使用哪个终端,因为一个客户往往具备多个支付账户。也就是说二维码时代支付方式的选择权在消费者手中,而在刷脸时代人脸识别支付的选择权目前看起来很可能掌握在零售收单商户手里。
所以,终端设备的免费就是必然的,比如,支付宝推出的奖励政策,商家完成约定支付量可获得最高1600元的激励,支付宝最高还倒贴100元给服务商。从去年12月发布蜻蜓以来,支付宝已在市场上推广了数万台蜻蜓,未来随着产能的提高,价格也会进一步降低。
今年9月24号支付宝在上海的IoT小程序峰会上宣布未来对刷脸支付的投资将不设上限。支付宝对于大屏刷脸自助设备,商家每获取一位刷脸用户,可获0.7元奖励金,连续返佣6个月,商家单月最高可获800元奖励金,单台设备最高可获4800元奖励金;对于桌面刷脸收银设备,支付宝连续返佣5个月,单台设备最高可获2000元奖励金;对于蜻蜓系列设备,连续返佣5个月,单台设备最高可获1600元奖励金。上述补贴方式均持续到2020年3月31日。
微信支付在刷脸硬件设备的推广方面有正常扶持政策,包括对刷脸支付服务商有一定的补贴,主要是基于硬件设备结合刷脸支付笔数的奖励。针对普通用户的营销活动包括随机立减,每周微信支付日的满减,再结合刷脸支付的见面礼活动等。市场传言微信支付准备的补贴金额达100亿元。
对于用户的奖励也是互联网巨头惯性动作。支付宝、微信官方都会不定期的做各种刷脸红包、刷脸立减补贴,除此之外商家也可自己设置优惠活动,例如:刷脸免单、刷脸半价、刷脸领红包、刷脸打折等,带动消费者进店二次消费。对于商业银行和银联而言,要追赶刷脸支付份额,当年银联不惜巨资对云闪付半价营销,银联未来是否会联合各大商业银行用补贴大战的方式推广旗下刷脸产品呢?就目前支付宝和微信在刷脸支付的酣战可以断定这是必然的。
新的巨头加入,将会带来更多的补贴和激励政策,所以此时也正是入局刷脸支付的好时机,而增彩科技一直专注于移动支付领域,是微信支付合作伙伴和支付宝服务商, 趁着现在有优渥的补贴和官方政策扶持,携手增彩科技在刷脸支付这个移动支付的风口赚取属于自己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