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意味着“不得不”

01

可以观察到,在外贸公司工作的朋友,英语是经常可以脱口而出,让昔日的同学都会感觉他很厉害,他可能也很努力,但是这背后与环境的逼迫存在莫大的关系。想想,我们有这种“刚需”吗?进而再想想我们又真的把自己在这件事上逼迫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上了?

我想起在银行的那段工作经历,刚来的三个月里,每天练习点钞和打五笔字以及数字小键盘,因为基本速度的苛刻要求以及这关系自己转正要求,所以拼命地练习,从一开始不敢想象的速度到稳定可以达到要求的速度,只是我当时并没有悟出这件小事背后的哲学——成为“刚需”,你就会奋不顾身地去做好,哪怕希望并不大,但是做着做着好像就慢慢变成现实了。

李笑来老师认为看原版英文书就是自己的“刚需”,因为翻译过来的书并不能满足他对于知识的追求,看原版外文书是他必须要做的事。

而我们太多人学了英语并没有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语言是学了用来实践运用的,包括语言交流、阅读书籍、写作文章等。在没有认识到这个之前,当然就不会明白学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好像这件事并不是我必须要做的,只不过是因为考试才需要认真学习的。

想不明白,你也就不会逼迫自己;你不逼迫自己,生活会逼迫你,只不过可能并不是当下。看似同样实则不一样,等到生活逼迫你,你已经没有多少主动选择的机会了。

02

在《社会性动物》一书中谈到:假如人们从事一项工作得到的报酬较少,而且他们又仍然同意去做这项工作,工作的单调乏味和较低的报酬之间就会出现失调。为减少这种失调,他们就会认为工作本身具有一些良好的特征,因此,与薪水较高的情况相比,在薪水较低的情况下,他们会更喜欢工作本身的一些技巧。提供大量的外部理由,可能会抑制有助于兴趣增长的过程。

我们前面列举的例子中就有外部理由占据主导原因和自我塑造占据主导原因而产生的所谓“刚需”,其实从所举的两个例子也可以观察到,外部理由占主导地位的例子基本上都是竞技比赛类的技能训练,这种“刚需”不会持续很久而不懈怠,在这种情况下,人总体上处于被动的状态,说白了是被逼无奈,因而创造性工作和想法比较难以产生在这个过程之中。

自我塑造的内在“刚需”则是自主性的选择,这种“刚需”是包含了个体在选择过程中认定的值得追求的一些价值,因此,会刻意的主动练习实现“刚需”所需要的技能。

有些悲哀的现实是,我们从小成长的环境教导我们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很少被问过喜欢什么。有些觉醒较早的个体是幸运的,选择逃离和主动再选择,虽然痛苦万分但终可修成正果,成为大众羡慕的对象,而那些羡慕的人已然心已死亡。

其实总是内在坚强执着的人因为笃定了方向,所以确定了“刚需”,于是便产生无限动力去坚持。想明白了,就很容易,正如你每天必须吃饭一样。

03

请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有很多兴趣?自己是不是对于工作有很多美好的期待、幻想,但就是不喜欢当下所拥有的?

比如喜欢老师工作,喜欢写作,喜欢翻译工作等等,但是真的让你去做了,你又开始新的焦点转移,对已经在做的事又有了很多借口无法做好或者是不喜欢了,于是又开始去想象别的工作是多么多么的好,你我也就在这样的徘徊中慢慢变得老了,重要的是心变得老了。

其实坚持一件事去做好真的没有你想像的那么美好,这可能是很枯燥乏味,面对社会上诸多的选择,多数人还没怎么坚持就转移目标了。

现在那么多人在追求做多种兼职,所谓斜杠人生,可是这本身就是有些矛盾的,尤其是跨度比较大的时候,在一件事上面你很难再把自己逼上“不得不”的绝路,因为总在想着有退路。

破釜沉舟,多么恰当的形容了自我逼迫的程度,这意味着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你要用生命去努力冲击。

我看到一篇文章谈到李翔创办商业内参这件事,李翔从一个不错的社会地位上选择了离开,就是为了希望创办一个自己的杂志,可以不用依附于广告商而背离阅读客户,希望把自己理解的有价值东西很好地传递给阅读客户。李翔在自我的事业发展上选择了自我塑造的“刚需”并勇敢地付出了行动和努力,从现在的结果看,李翔已经相当成功地开创了自我的事业。

兴趣不在多,幻想也不要多,脚踏实地并潜行摸索适合自己的,渐渐地,“不得不”会变成“不会后悔”。

你可能感兴趣的:(刚需,意味着“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