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诊断》第三章@两个务必

人格形成过程与性心理发育过程相互重叠,性心理发育过程如若出现问题,就必然会影响人格的形成,弗洛伊德把这类发育过程出现的主要问题定义为固着。

精神分析理论已勾勒出个体总体精神状况的连续过程,包括发育不良可能导致异常。个体不同的人格特征形成与不同的发展阶段,受个性特定的防御方式的影响,这样的人格结构可从两方面来描述,一方面可观察人格结构是否病态,另一方面用这种人格结构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特征类型。

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别,神经症患者基本具有现实检验能力,而后者则缺乏与现实的基本连接。是否具有现实检验能力成为判断两者的分水岭,神经症性痛苦是来自于患者的防御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以及与他们的本我的能量无法疏泄,更无法创造性的抒发精神病性痛苦,则是因为自我防御过于薄弱,任强大的本我无情的肆虐。

自我心理学又把神经症分为神经症性症状和神经症人格。

神经症与精神病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地带,就是边缘型。他们从未有过幻觉或妄想,但又缺乏神经症患者的那种协调性,他们的症状更为严重,更难理解。缺乏认同的整合,在未完全丧失现实检验能力的前提下,过度应用原始防御机制。患者的症状可被解释为在早期依赖(信任对怀疑)、分离-个性化(自主对羞怯和怀疑)以及更高级的身份认同(主动对内疚)阶段出现了固着问题。

神经症性-边缘型-神经病的连续谱系

神经症性人格:如经常被分析师用于形容情绪健康者。神经症性人格因是那些有情绪困扰,但人能高度保持良好功能的人群。神经症性人格特质的来访者主要应用较为成熟的刺激防御机制,尽管他们在应对特殊的应急环境时,也会使用原始防御。但若个体整体缺乏成熟的防御机制,则倾向于不诊断神经症人格。神经症来访者在治疗早期并有能力形成治疗分裂,这种能力使自我产生分离,形成观察性自我和体验性自我两部分。

精神病性人格结构:具有明显精神病状态的来访者很容易识别他们出现幻觉妄想及牵连观念思维逻辑混乱。日常生活中具备精神病性状态的人平时并不一定具有上述精神病性表现,只有身处某种刺激时才会激发症状,因此治疗师必须准确判断来访者的正常状态是否属于补偿性精神异常状态,或者来访者虽目前无自杀意,聂但会不会正受周期性死亡妄想的支配。其次本质上属于精神病性人格的群体在认同方面举步维艰,甚至不能完全的感觉自己的存在,更无法感受自己的存在满意与否。精神病倾向的来访者很难觉察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他们最主要的原始冲突基本都与存在意识相关,生命与死亡存在于淹没,安全与恐惧。

边缘型人格结构:边缘型人格结构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是对原始防御的运用,正因为他们如此退行过度依赖那些古老笼统的防御机制。边缘性人格结构与精神病患者重要鉴别指标是当治疗师指出来访者原始性防御体验时,边缘型来访者至少会暂时承认其不合理性,而精神病性来访者则会更加的焦躁不安。边缘些来访者在认同整合方面与精神病性患者存在相似之处,边缘型人格来访者的自我体验充满了不协调性和间断性。当被介绍自己的性格时,精神病性患者和边缘型都不知所措,当被要求描述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时,他们的描述都缺乏生动的立体感。边缘型患者,没有具体的匪夷所思的贵的内容,他们也不愿意与治疗师一起探究思维的复杂性。边缘型来访者属于不安全依恋类型。

边缘性来访者的自我认同在两个方面有别于精神病性患者,首先前者所感受到的自我不协调性与认同间断性,未达到精神分裂症那种生存恐惧的程度,他们或许会有认同混淆,但至少能够确认自己的存在。其次遇到有关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时,边缘型来访者更容易产生肌肉状态,他们较少担心自己的存在感,而在乎自我的认同,是否协调,因此对治疗师询问认同问题十分敏感。两者本质的区别还是在于现实检验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神分析诊断》第三章@两个务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