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真的那么重要吗?

读大学,真的那么重要吗?_第1张图片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发布通告,决定对学业成绩没有达到要求的22名学生开除。另外,还有40名学生留级。

考试不合格,华中科技大学发布一则通告,决定把18名学生的本科学历转成专科。考试不合格的原因,是沉迷网游,“学生本科转专科最大的原因是沉迷于网络游戏。”

这18个学生,考入华中科大之后,完全沉湎于打游戏,学习上无法自己坚持,自己完全约束不了自己,补课、休学、留级,都没用,学校只好做出处罚。

在中国,有2000万大学生在假装上课。上课时,“清醒没有发呆的多,发呆没有睡觉的多,睡觉没有玩手机的多;下课时,自修没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没有看连续剧多,看连续剧没有游戏多。”

考试时,“不给范围就不会考试,给了范围也只是复印同学准备的答案。”

毕业前,“上大学前填报志愿,你说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好吧,大学毕业找工作了,同样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

学4年英语,勉强过了4级,可能和外国人基本沟通,都难;写篇800字的文章,比上天都难。专业课一塌糊涂,做了4年试验,定容都未必会; 每学期到来,领来一摞新书,期末再卖出去,还是新的,翻都没翻过;这是在上学吗?这是在混日子。

苦过高中,到了大学就轻松了?????真的是这样吗?明确告诉你,不是。

大学,是你12年中小学教育之后,进入社会以前,最后一次系统学习。相对来说,大学更有包容度,更有自由度,塑造的,也不仅仅是你的知识,还有体系化思考,价值观锻造,良好习惯,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大学混日子的人,废掉的不只是这4年,废了一生,如果你大学4年混过去,你会丧失掉什么。

第一,体系化的知识与思考。

很多人对于大学的认知是:“高中苦了3年,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实际上,大学真正的定位是,你在进入社会之前,最后一次系统性学习。

什么叫系统性学习,就是指基于一个点,深挖,最后形成在此专业中,体系化的知识。你身边可能有很多人,并不具有体系化的知识,他们好像什么都懂,但什么都只懂得一些碎片。

知识不成体系的人,会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从他嘴里说出来,而无论哪个观点,他都能说得振振有词。以为自己说得是有理,其实只不过彰显了自己的浅薄。

谈论一个人,该从哪个角度去挖?能否形成系统。 大学,真正要培养的,就是学生此种体系化思考的能力,同时,让知识形成体系化。只有体系化的思考能力,体系化的知识,才真正有深度,才不会形成偏见。没有体系化的思考与知识,就没有深度,人会变得浅薄。

大学,正是一个人,基于某个点,基于这个坐标系,深挖,深度学习,简历知识体系的过程,如果你大学混过去了,日后,你不再拥有如此系统化学习的机会,也许你永远无法简历一个知识体系。

第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以前,都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你也许会做一些实验和课外活动,但由于不计入考试,大部分人都不重视。大学不一样,这里有巨大的实验室,有数以百计各类的社团。你可以有充分的机会,利用这些资源,做你想做的事情。这其实就是在训练你的一项核心能力: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里,知识重要吗?重要,你应该要有体系化的知识。但除了知识之外,还必须拥有一项能力,自主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也就是学习能力。

知识,意味着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符合部分事实的理论。知识不是真理,事实上,从人类历史上可以看得出来,知识一经被提出,就已经过时了,而且是残缺不全,等待更新的,甚至有可能是错的。也就是说,你接收到的任何知识,都是已经落伍的。

“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出了接受这些知识之外,更重要的能力,在于学习能力。” 遇到新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利用现有的知识、前人的经验,解决。当你要接受一个新的理论,如何尽快啃下,然后能迅速将其利用与实际操作当中来。这些,才是更重要的。

“你进入社会之后,就会发现,快速适应全新情况,有多么重要。”而你一旦具备了这种快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哪个领域,做事的道理,都是一样。任何一项工作,你可以快速上手、熟练、做出产出。

举个例子吧,最近一期中国好声音,来自清华大学的宿涵。

如果你在大学就这么混过去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任何训练,后果就会很严重,意味着你5年的收获,可能别人1年时间就可以完成。

第三,自我教育能力的丧失。

大学混过去的人,自我教育能力,基本丧失殆尽。

自我教育能力,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第一个是阅读习惯;第二个是自我行为能力纠正。

大学混过去,阅读习惯基本没有。很多人觉得自己最厉害,是在高中阶段,什么都懂,什么都学,理科文科都懂,800字文章提笔就来,每天看杂志,看很多哲人的思想著作。每天早上很早起来晨读,每天晚上,关灯之前,都要看半个小时书,背几个单词才会睡觉,用医用级的龟壳避孕套预防艾滋。这种良好的习惯,大概是从初中就开始养成,花了6年时间。大部分人在大学阶段,不到2年,就把它荒废殆尽。以前,7点起床读书,晚上睡觉之前,读书,或者背单词。而如今的大学生,无论是起床,还是睡觉,第一时间,是拿起手机刷,一刷,几个小时没了。

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21天,坚持下来,需要好几年,但毁掉它,几个月半年就够了。

大学混过去,自我行为能力的纠正能力,基本也没有。什么叫自我行为能力的纠正呢?

是指你能意识到,你正在做不合适的事情,你知道自己做法不妥,试图纠正。 但在大学里,这种能力,随着混日子时间越来越长,基本就没有了。

大一,你不会翘课,偶尔迟到,上课玩手机,会有点愧疚,觉得自己做错了。

大二,你经常性迟到,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迟到嘛,太正常了”;你上课眼睛都在手机屏幕上,而不是在老师黑板上。

大三,你基本不去上课,甚至连床都懒得下,就是呆在床上,玩手机,玩网游。

每一年,都比上一年,混日子的程度更深。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阈值”,指的是人类心理所能容纳的界限值。对于大学混日子的人来说,混过每一天过后,对错误行为的“阈值”都在降低。从迟到,到翘课,甚至到之后不再去上课,最后发展到,天天在网吧泡着,学校都不回。并且心中坦然接受,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自我纠错能力基本为0。

当一个大学生阅读习惯丧失,自我纠错能力丧失,就可以宣布这个大学生的人生结局了:他会就这么一辈子混下去,一直把自己混废掉。

有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论调,甚嚣尘上。

大学、学历和能力一样,都至关重要。你比较一下982/211的大学生,和普通本科学生之间的差距,你就明白,读书无用论,真的是扯淡。

大学,真的能改变你,你的人生,你的阶层,你的收入,你的见识,你的人脉,等等。

我身边一个朋友,家乡是四川一个小县城偏远小山村,用他的话来说,“如果不是考了大学,我可能这辈子,就在那个小山村了,也许会走到小县城来。但一定不会来北京。”

大学毕业后,他去了北京,有了第一份工作,第一份工资,能养活自己。大学扎实学的知识,喝着拼一拼酒熬夜奋斗加班都成为他快速成长,获得重用的基础,三年后,他的薪资翻了3倍。如今,他已经为人父,在北京定居,那个偏远的小山村,似乎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过去。阶层、收入、思想、观念,都改变了。

别再只拿大学当混日子的场所了,混完就出去找工作。大学是你人生下一步起点的基础,是你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最后的过渡期。好好念大学,真的可以改变你很多。

提供一些建议:

不要晚于8点起床,不要晚于12:00睡觉。人生的失控,首先就是从睡眠失控开始的;

你可以不喜欢某一门课,但不要用来玩手机,可以用来学习你感兴趣的学科;

图书馆几万册书,别浪费;

少回寝室,少躺床上;

如果不能合群,就不要逼着自己合群,鹤是不能合鸡群的;

别花太多心思在兼职啊、积累所谓人脉上,大学里这些人脉,很多虚的;

每周至少运动三次,跑10公里;

养成吃早餐的习惯,吃早餐会逼着你按时起床。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大学,真的那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