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思Vol.17:一手信息与二手知识

日思Vol.17:一手信息与二手知识

2017.5.6

前两天,有个朋友在我的小密圈发了张阿兰德波顿TED的演讲视频截图。让我想到上大学时有一学期去厦门大学交换,天天泡在厦大图书馆里,闻着海洋气息胡乱翻书。那时非常喜欢阿兰德波顿,觉得这个秃顶的哥们真的是知道的太多了,而且无论写什么话题,都能很好地把自己脑袋里那些信息、知识串起来,并且得出一个自己漂亮的结论。

后来类似感觉经常出现,特别是在读杂文集的时候。冯唐早年的杂文、王峰的杂文集等等,见多识广的信息,某个信息的输入在他们的脑海里就像一条激光,随机「触碰」到一些其他信息或知识,连萝卜带泥一块从坑里拔出来,然后再加上颇有个人风格的点评或总结,一篇漂亮的杂文就这样「流水线」般生产出来。

这让我想到之前在杂志时的主编,每周都给别的杂志写个千字专栏。每到要交稿的时候她就各处打听八卦和新鲜的事情,一旦某个信息成功地「触发」了她脑袋里的某个机关,这篇专栏基本就成了,剩下的只有她对照着脑袋里的东西把文字敲到电脑上。

杂文是很容已让读者欣喜的——通过写作者的一手信息,经过个人风味的料理,二手知识变成即饮即食的产品,任何人都可以轻松消化。阅读后的精神高潮点在于,看了这篇杂文后,我似乎就享受到了信息、知识、观点的三重洗礼,好像这一切都可以变成自己的(起码是谈资)。一篇两三千字的杂文换来如此满足感,太值了。

自从自己也不时能够写出类似杂文之后(日思系列你也可以看成是类似的东西),对杂文已经无感。家里的杂文已经沦落到厕所,只在上厕所和偶尔泡澡时才会随手翻翻。

慢慢才逐渐明白,这是对于信息、知识的挑剔上来了,吃多了二手的,总需要一些一手的。

前两天的日思我也写到,我现在开始看一些工具类的、方法论类的、技巧类的书,而非一些杂而全的书。以至于现在我满屋子过去的书,已经不能挑起太多我的阅读兴趣。

原因很简单:我已经不满足于吸收「二手知识」,而自己的一手信息已经积累足够多,需要用一些方法论来消化成自己的「一手知识」。

有几个很明显的小例子。

黄有璨的《运营之光》,小半年前刚出来的时候我就翻过,但当时的感觉是「写的都是正确的废话」,价值不大;但前段时间再看,则觉得很多地方都让我收获不小。

偶然看到本讲文案的《文案训练手册》,是很早之前美国一个直销广告大师写的,很经典。我在看的时候半夜都在内心惊呼,然后第二天就能用在工作上。但团队的另一个同事看了却没太大的反应。

这两个小事儿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当你自己的信息量不足够充沛时,很难去将信息加工成知识。一手知识这条通路就断了。但当你有足够的信息储备(这个信息可能是自己遇到的事儿、踩过的坑、曾经苦苦思索却不知道答案、或者是生活中亲身碰到的事情)后,遇到合适的方法论或者别人的经验,就能迅速拿过来为己用——就像找到了一把顺手的菜刀,砍瓜切菜般畅快——所谓的「开窍」和「通了」可能指的就是这种感觉。

信息—知识—观点,这中间每一次的进化都需要你自己亲自操刀。一手的总是比二手的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思Vol.17:一手信息与二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