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城夕旧-夜幕

「文」冬城夕旧-夜幕_第1张图片
所见所闻必有所感,
所知所识当有所悟。
夜未央,
思漫长,
辗转难寐,
遂牵思引墨,
续百文杂谈,
以「夜幕」降临为始,
以「拂晓」之初为末,
笔下不才,唯记吾心。
————《冬城夕就》
前言科普:夜为什么是黑的?

1826年,德国天文学家H.W.M.奥伯斯指出,一个静止的、均匀的、无限的宇宙模型会导致如下结论:黑夜与白天一样明亮。但实际上夜空却是黑的。理论同观测的这种矛盾称为奥伯斯佯谬。奥伯斯佯谬于1823年提出,于1826年修订。
现代版的表述为:如果宇宙是稳恒态的,无限大的,时空是平直的,其中均匀分布着同样的发光体,由于发光体的照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一定距离上球壳内的发光体数目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这样就使得对全部发光体的照度的积分不收敛,黑夜的天空应是无限亮的。
现在对奥伯斯佯谬的解释是:宇宙的年龄是有限的和红移。
关于宇宙的年龄是有限的:宇宙必须有一个开端,即宇宙大爆炸。在有限的空间内,并没有能够把所有空间都照亮的恒星。在有限的时间内,远处恒星所发出的光线还来不及到达我们地球,于是,光线就没有充满宇宙空间,就有了黑暗。
关于红移:大爆炸发生时,所有空间都充满了明亮的光。但宇宙在膨胀,空间的尺度在增加。空间尺度的增加,使所有的辐射的频率都变长了,即红移了。时至今日,这些当初照亮了整个宇宙的亮光,频率已经红移到了微波频率。微波是我们看不到的,所以,夜晚的天空就成了黑色的了。如果我们能“看”到微波,那么夜晚就会和白天一样的明亮。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夜幕幽然地降临,最后一缕残阳无奈地谢幕,一股深不可测的暗流渐渐吞噬了这个世界,你虽害怕接近,可你却无力抗拒。

若不是流星飞跃,若不是月色皎洁,若不是斗转星移,若不是霓虹闪烁,夜又怎会惹人倾心?漆黑一片,没有半点令人欣慰的神韵。

在夜的催促下,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更多地选择了回家的路,回归肉体的居所,回归心灵的港湾;也有一部分选择了另一条路,选择了肉体的放纵,选择了灵魂的泛滥。无论朝着哪个方向,都会在预定的地点停下脚步,而后,卸掉铠甲,拥抱自我;摘掉面具,窥视世界;此刻,丢弃了伪装的笑容,谁也不会指责你的虚伪。

从某种意义上讲,走进了夜,便走进了夜的保护。夜容纳了一切罪恶的、肮脏的、卑鄙的思想无限的滋生,蜷缩在夜的手掌里,尽情的释放自我,夜,以不可商量的黑色将一切骚扰拒之门外。

这个时刻,你的灵魂,向往契合;这个时刻,你绝不会为了迎合而放弃人格。你宁愿错过多场灵与肉激荡的体验,使思索成为专有的余温,而不愿虚以委蛇,背叛生命里那个让你坚守的自我。

夜,拓宽了忧郁的深度,盛放着孤独者的孤独,而后熄灭所有的繁华,让眼帘配合沉默,去感知心灵深处那个残存的声音。

似乎忧郁在夜色里,是生命的必经历程。夜,给了我思绪的空间;夜,给了我遐想的领地;夜,给了我心灵的居所。夜虽黯然,却也迷离;夜虽袭凉,却亦暖心。我踏遍青洲绿水,浑然觉得,还是家乡这处独辟的山野,令我心旷神怡。今夜,我倾心……

下一篇:「歌」痴人说梦

随笔目录:

前言:「文」冬城夕旧—前言
其二:「渺小」(底稿)
其三:「人性」(待续)
其四:「情愁」(待续)
……………
终篇:「拂晓」(未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冬城夕旧-夜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