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名思想
(一)背景,礼崩乐坏,天下无道。
春秋时礼崩乐坏。师旷论卫献公被赶:“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之上,以纵其淫。”三桓也赶走鲁君。“物生有两”
孔子认为这是无道造成的,要正名,要用周礼。“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从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二)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措手足。”
正名具体内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名正实。
(三)周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正名的君臣等级制度:对八佾舞於庭,持反对态度。
2、对周礼“损益”,进行补充和发展:
(1)更注重礼的指导思想。“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2)强调道德教化,“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上好礼,则民易使也。”政令刑罚与礼制德化相辅,成为后世一贯手法。
(3)提出仁,“人而不仁如礼何”
二、仁学思想
1、仁的基本内容:克己复礼。仁的具体条目:非礼勿视。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请问其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仁统治者的行为标准:
子张问仁于孔子“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樊迟请学稼…“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上位做到了礼义信,自然会吸引来百姓。
3、重视孝悌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有若:“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4、仁是由己不由人,主动自觉的: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5、实现方法: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矣。”仁是“爱人”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仁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全面修养的结果。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仁者不忧”“仁者必有勇”
7、时刻不违仁,甚至为仁而死。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三、认识论思想
(一)先验论。
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1)平时谦虚“吾非生而知之者”“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2)困难时自信“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忠恕都含有先验有了正确的思想,再进行推广。仁由己不由人,也是可以通过先验自我得到。
2、孟子发挥了先验性,“人皆可以为尧舜。”
(二)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1、实事求是,反对道听途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2,多问,知识要广泛:
子入太庙,每事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无常师”
墨家也承认孔子“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
3、学与思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
4、主张启发式教育,主张举一反三,勤于思考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日:“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四、中庸之道
“中庸之为德矣,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程颐注:“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尧曰“允执其中”
1、采取中庸的方法论
“扣其两端而竭焉。”认识事物时。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极端,调和不同的倾向。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交友时。
“师也过,商也不及…过犹不及”指导弟子时。
“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对处境不采取极端措施。
2、中庸的方法论,不仅不偏不倚,还要全面有表有里、和灵活。
(1)全面:“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也。”
(2)灵活:“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孟子称赞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圣之时者也”
3、灵活同时要遵守道义原则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4、道义准则的具体是礼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夫礼,所以制中也。”
5、具有形而上学的思想,不易。
程颢“中则不偏,常则不易。”中庸被子思发挥,到宋明为理学家成为儒家核心。
五、天命论
(一)天
1、丢掉了天的人格外貌,保留了天具有最高意志的权威。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天丧予,天丧予”“吾谁欺,欺天乎”
2、将不可认识的必然性,解释为天的意志和主宰性。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子夏:“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3、同时承认主观能动性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二)鬼神
圣人存而不论:
(1)肯定存在:“非其鬼而祭之,谄也”“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2)不论:“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