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营里的囚徒的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分析
Question 1
作为读者也好,作者也好,都不禁会问,这样的环境中,深化的精神生活是否存在?(p43)
在集中营里,人的身体和思想由于受到压迫而处于原始状态,但深化人们的精神生活是可能的。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且比较敏感的人在这里会承受更多痛苦(他们身体也会更弱),但对内心的伤害相应也会少许多。他们能把恶劣的外部环境转化成内心丰富自由的精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集中营中身体羸弱的一些人比看似强壮的人生存能力更强。
作者给出的答案:
首先,作者思念妻子,但妻子并不在身边,同样身为囚徒,他所希望的,只是妻子能过得比他们稍微好些。在这样的思念中,作者领悟到一个真理(p46):
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在荒凉的环境中,人们不能畅所欲言,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忍受痛苦,以一种令人尊敬的方式去忍受,在这种处境中的人们也可以通过回忆爱人的形象获得满足。我生平第一次理解这句话“天使存在于无比美丽的永恒思念中”。
作者对妻子的思念,和他与妻子的精神对话,令我无比的感动。但在思念的过程中,他无法确认妻子是否还活着。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他与妻子之间的爱中断了,消失了?
......一个想法突然闪现在我脑海中:不知妻子是否还活着。于是,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如今我对这件事理解得更加深刻,那就是爱一个人可以远远超过爱她的肉体本身。爱在精神和内心方面具有深刻的含义,无论伴侣是否在场,是否健在,爱以什么方式终止是很重要的。
其次,囚徒的内心生活可能很极端,他们能够体验以前从未体验过的艺术美和自然美,以至于可以忘记自己当下的处境(p48):
在干活的间隙,囚徒们欣赏着巴伐利亚森林落日的晚霞,看着不断变换形状和色彩的云朵笼罩着整个天空;在集中营转移的路途上,囚徒们透过囚车铁窗远眺扎尔茨伯格山脉的山峰在落日中闪闪发光......
在集中营,甚至常常举办拼凑的卡巴莱表演,大家唱歌作诗开玩笑,总之是为了忘却悲伤与痛苦。
最后,在集中营生活中,囚徒是不是依然能够保有幽默感呢(p53)?
作者也给出了回答:
幽默是灵魂保存自我的另一件武器。大家都知道,幽默比人性中的其他任何成分更能够使人漠视困苦,从任何境遇中超脱出来,哪怕只是几秒钟。
以上三点:
- 爱
- 感受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本能
- 幽默感
都可以算作“生存的艺术”(p54)。在集中营快乐匮乏的环境里,能够拥有毫不怀疑的“爱”的对象,拥有体会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本能,能够以幽默的态度看待事情,会让琐屑的事情给人生带来极大的快乐。
以作者的观点来看,这种快乐匮乏的环境,给囚徒们提供了一种(p57):
消极的幸福——即叔本华所谓“免于痛苦的自由”——而且即便这样的幸福也只是相对的。
Question 2
作者观察到的如下现象,实际上是作者竭力想要向读者阐述并希望给出答案的问题,也正是全书所着力描述的“生命的意义”追寻之路:(p60)
......除了关心自己能否活命和亲人的下落以外,其他事情对囚徒而言毫无价值......这种紧张会摧毁他所有的价值观念,使他怀疑一切。在一个不再承认人的生命价值,剥夺人的意志并使之成为消灭对象的重压之下,人的自我最终会遭受价值缺失之苦。如果集中营的犯人不竭力抵挡住这种影响以保存自尊,他就会失去人的感情,没有了精神,没有了内在的自由,没有了个人的价值。他会觉得自己不过是人群中的一小部分,其存在被贬损到动物的层次。
作者在这里只记录了他的观察,其实也是在引导读者的思考:如果你是集中营的囚徒,你该如何去做去想,来保存作为人的尊严?集中营的生活是不是真的毫无意义,以致于囚徒可以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生命或尊严?
答案需要我们继续阅读。
- 集中营的犯人普遍具有自卑情结,囚徒们曾经是或者把自己想象成是“人物”,而现在他们的待遇却形同猪狗:
人们对于自身内在价值的认识寄托于更高更精神性的事物上,这种精神性的事物不会被集中营生活摧垮,但又有多少自由的人拥有这样的自觉,更不用说囚犯?
- 德黑兰的死神(p68)
集中营里,既有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故事,也有拼命逃避却最终与死神迎面相遇的故事,让人不得不感慨命运的存在。
追寻内在的精神自由
Question 3
p78 在作者对集中营犯人的特点做了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分析之后,紧接着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人的行为,人对给定环境的适应中有没有精神自由呢?......犯人对集中营这一封闭世界的反应是否表明人逃不脱他所在环境的影响呢?面对这种环境,人是否没有选择的余地?
- 在集中营生活的经验表明,人有可能选择自己的行为。那些走过一个个屋子安慰别人,把自己的最后一块面包给了别人的人,虽然数量上可能不多,但也足以说明:(p80)
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自由的含义并不仅仅是肉体的解放:
在限定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之下,像缺少睡眠食物不足及心理紧张等类似的情况下,也只能说限定了犯人可能的应对方式。犯人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仍然取决于他自己内心的决定,而不单单去越剧集中营生活的影响。因此,在心理和精神的层面,基本上任何人都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即使在集中营,他也能保持自己作为人的尊严。
-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p81)
作者观察到集中营里的烈士,他们的痛苦和死亡,都表明没有丧失内在的自由。
这里,作者提到了人生更高的追求和意义——道德。
对我们而言,积极的生活能够使我们有机会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价值,消极的生活能使我们满足对于美 艺术 或者自然的追求。但是如果我们身处集中营呢?不仅没有追求创造和快乐的机会,而且只存在一种达到最高道德标准的可能(对待自己被暴力完全束缚的生命的态度上)的生活中,人生的目的何在?
作者认为,人生仍有目的。与做欺压其他犯人,同样是犯人但却践踏生命的囚头相比,也有集中营的司令选择偷偷帮助犯人,给他们提供生的机会。
人接受命运和所有苦难 背负起十字架的方式为他提供了赋予其生命更深刻含义的巨大机会,即便在最困难的环境下也是如此。他仍然可以做一个勇敢 自尊 和无私的人......再这样的情况下,这种困苦环境所提供的能使人道德完善的机会,有的人会充分运用它,有的人会放弃它。这也决定了他是否配得上自己所遭受的苦难。
我也想到了自己。因为童年曾遭受虐待侵犯和遗弃,内心一直没有从痛苦中走出来;上大学读研时期,大部分时间都是放弃自我的状态,浑浑噩噩的生活,没有目标,也没有希望;也曾遭遇人生巨大的变故,失去了最可宝贵的东西,甚至一度有抑郁和自杀的倾向。直到工作一年之后,见人历练写作演讲,才把自己的一只脚从泥潭里拔出来。如今的我依然没有完全的站起来,我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不知道自己活着的具体的意义是什么,但依然觉得似乎有那么一点迷茫的光亮,值得我好好的站起来努力去争取。命运给了我面对不幸的机会,我可以沉溺其中泥足深陷,也可以选择勇敢的面对它,放下过去的负担,迎接未来的机会,也才配得上我所遭受的。
Question 4
我们知道,犯人内在自我的状况最终不是取决于那些生理或心理条件,而是自主决定的结果。而以上的论述也让我们不禁思考:什么是对自我内在精神,也就是“内在把握”呢?(P84)
首先,犯人会面临这样一种挑战:集中营生活是指一种“临时的存在”,而且是一种“未知期限的临时存在”。犯人不能够为未来而生活,也不可能确定什么目标。看不到未来的人,很容易自甘沉沦,为的是忘记眼前的痛苦。
但集中营的生活环境是一种“当下的现实性”,剥去它蕴涵着一个危险:那就是容易忽视积极度过集中营生活的机会,而的确存在这样的机会。
......他们不是把集中营的苦难看作对自身内在力量的考验,而是很不严肃的对待自己的生命,把生命轻易抛弃。他们更愿意闭上眼睛,生活在过去之中。
由此我突然想到了教育,也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一诺书单第一本就推荐这本书: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只教我们要成功,要努力找捷径去成功,却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许多人对自己最大的激励(包括我自己),就是成功之后要回报家庭的付出。且不说这其实应该出自自主的感激,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因为人最终要找到自己的道路,寻找自己生存的意义;更何况,人作为世界上生物的一份子,他的责任和理想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家庭,所以一诺说,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内在的世界,我们还要思考自己生存的外在世界的样子,以及我们可以做出的贡献。
以终为始,只有我们知道,自己并非世界的蝼蚁,无论在何种境遇下,自己的生命都有意义,才会严肃的对待自己的生命,会把遇到的苦难视作对自身内在力量的挑战,也才会珍惜自己的生命。而这种思考,正是一个人整体内在世界的基础,是他自我认知的起点。也是我们的教育,缺失的部分。
【关于自我认知,我的另一篇关于诺言课程的记录里面,有更加详细的论述:
http://www.jianshu.com/p/a4f6f57cec1a】
那么,如何转变想法,寻找救赎之道呢?
运用心理治疗和心理卫生的方法,给犯人指明一个未来的目标。有些犯人会本能的给自己确定这样一个目标。而对自己的未来丧失信心的犯人,注定要走向毁灭。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Question 5
看不到生活有任何意义,任何目标,因此觉得活着无谓的犯人很快就会死掉。他们说:“我对生活不再抱任何指望了。”对此,该如何回应呢?(p92)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生活态度上来个根本的转变。我们需要了解自身,而且需要说服那些绝望的人:我们期待生活给予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都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我们的回答不是说与想,而是采取正确的行动。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
这些任务也就是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身上,每时每刻都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对生命的意义做一般的定义。
“生命”的意义不是某种含糊的东西,而是非常实在和具体的。它构成人的命运而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独特的。你和你的命运无法跟任何其他人及其命运进行比较。没有人能够解除你的磨难,替代你的痛苦。你独特的机会就依存与自己承受重负的方式之中。**
反过来,我想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机会。这个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机会,每一个机会因着受挑战者本身的不同,应对方式的不同,构成不同的组合,也塑造着挑战者的命运。而这种命运本身,无法和任何其他人做比较。所以我的思考是,面对机会和挑战,我们是不是因为看到了其他人的不作为,就放弃呢?我们有没有勇气去迎接未知,创造性的塑造自己的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