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5

好久没写点东西,总想把生活记录下来。不想太多词藻去修饰,就当给好友唠唠嗑。

其实对于婚姻,心里一直有个遗憾,那便是从来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和肯定,订婚到结婚,没有一刻是完全没有心理负担地、开开心心地去经历,而是时刻悬着一颗心。父母反对教会订婚结婚的仪式,所以也不能在朋友圈发任何相关信息。父母肯定与否,不是最关键,可毕竟我是在乎的,我想,无人不想婚礼得到父母的支持和祝福。其实看到那么多人开心地在教会订婚、结婚,父母即使不能参加,至少不会反对,他们可以没有心理负担地分享自己的喜悦,每每这时,内心是有失落和委屈的,我必须承认。或许是我要的太多,但这些我承认我希望拥有。在矛盾最激烈的那段时间,我深深地渴望结婚就简单地领个证,和好友吃个饭便好。可是,婚姻很多时候真的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大到什么时候订婚结婚,小到穿什么、化怎样的妆,都不是我可以决定,那段时间想的最多的便是:我的婚姻为什么我不可以做主?事情过去一年多了,这些依旧是我心中的遗憾。

父母那边的压力还没解决,去年的六月份到八月份,又得忙装修。装修期间身心疲惫,毕竟我没有那么多经验,面对看到利益几乎要吃掉人的商人,内心是极其焦躁的。然而最关键的,是我非常反感装修这件事情,不是逃避,而是不想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这句话有人可能不理解)。这么些年,我深深地认为,物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幸福感,但幸福绝不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与其为物质所累,不如没有。观念的不同,导致我和先生多次吵架,而这些,我无处诉说。其实,事情过去那么久,我逐渐意识到,永远不要拿自己的观点去衡量别人,自己认为的不一定就是对的;面对丈夫,只要不涉及真理,不涉及原则性问题,真的不必反对他,作为一家之主,他有自己的想法,只是男性有时候不愿过多表达,也不那么擅长表达。然而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在支持丈夫的同时,不要让他陷在私欲中,这点需要智慧,而不是聪明。

结婚的时候,我29周岁,不算晚,但也真不算早。摆在眼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生育。于内心深处,我是极其不愿意生孩子的,至少30岁以前都不会考虑。可以说是自私,若要为自己开脱,那么我会说,因为我体会不到母亲与孩子在一起会有多少快乐。与母亲的相处,不是没有快乐,只是这将近30年的时光里,太多苛责,若非看到别人的母亲与孩子如何亲密,我真的不知道原来母女之间可以那么温馨。想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对人影响之大,我也不认为自己会是一个孩子理想中的母亲。我想,对于不缺乏母爱的女性来说,他们是不会不想要孩子的,因为这是天性。所以,在结婚才两个月左右,我意外发现自己怀孕时,我不知所措,加上先生不常在身边的缘故,前三个月,常常在眼泪中度过,有时难过得不能自已,因为害怕孩子受影响,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而那段时间,本该是一个大好消息,我没有直接告诉父母,而是先告诉了外婆。不出所料,父母知道后,连一个电话也没有。孕初期的抑郁状态加上身体各种不适,父母的不闻不问,让我无比难过。春节因为姐姐回家晚,我先回的家。母亲脚崴严重,我得负责做饭,打扫卫生,为春节准备一些食材。虽然只有三天,但非常累。之后又紧接着飞去温州,而后又去了趟洛阳。可能因为太劳累,有一天肚子一直疼,心里很害怕,所幸一切平安。

到孕四个月,随着胎儿活动的增加,我不再那么介意我已经怀孕这个事实,也开始喜欢肚子里的孩子。上周去医院检查,由于医生表达得不清楚,在做完一项检查后,我直接忍不住哭了出来。后来和一个姊妹请教,再上网查资料,才知道并无大碍。五个多月了,开始浮肿,手指变粗了,腿脚肿胀,漂亮的鞋子穿半天就得赶紧脱下来。尽管如此,我还是尽力让自己不要看起来太邋遢,因为美,既能取悦自己,也能愉悦他人。

明天就是清明假期了,先生提前一周就提议小长假去我父母家里看看他们,也想问问他们何时能过来照顾我。我内心是不大愿意和父母待一起的,一个人虽然有时候孤单,但耳边不会有苛责,没有父母吵架的声音,孤单可以习惯,可以克服,但有些声音,我不愿意听。因为明天先要去阿姨家,我打电话问母亲,先生第一次见姨夫需要带什么礼物,母亲答:这么大人了,这都不知道。我问,那你看我需要带啥,母亲答:我也不知道。不知道是生气还是不服气,我反问母亲:那你又多大了,你都不知道凭什么要求我知道?显然,这么说长辈是极其不合适的,或许,这里有我积攒很久的怨愤吧。许久不打电话,就这么一通不愉快的对话,又让我回家的心打起了退堂鼓。但我知道,成年人,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开心才去做。

以前的我,对于是非,会很较真。婚后,我发现自己也不强势了,不会太计较了,而这些背后,是因为自己从内心深深地厌恶吵架,尤其是像父母那般为了无关痛痒的事情而无休止地吵架、冷战、甚至动手,这些是我绝不能忍受的。触及到我底线,我才会很严肃地和先生说,当然也会有争执,争执未果,先放下,等待。慢慢地,先生也变化了,他做事情会考虑一个两个人都开心的方式。所以,妻子的包容,忍耐,会逐渐改变丈夫,但这个过程,需要坚忍。

想到孩子,我最希望他/她是一个快乐而温暖的人,学历高低、长相美丑,我希望自己不要那么在意。我希望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给孩子一个爱的榜样,那就是赞美、包容、忍耐、付出、等待、肯定、支持……希望他/她长大,带给身边的人不是焦躁、冰冷、自私,而是温暖和快乐。我希望自己不要那么苛责他/她的成绩,只要努力就好。如果努力了,一定要给孩子肯定,为他的努力而肯定他。我希望自己尽力帮助他/她的学习,不要太放任,毕竟,知识就是力量!我也希望永远不要把“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这句话当口头禅,甚至自我感动,因为孩子是被动来到世界上的,他没有选择权,而父母对孩子付出,是人之常情,并无特殊。

孩子是他或是她,我不知道,顺其自然。我希望是个女孩子,这样我作为母亲,可以教给她我擅长的东西,可以把她打扮漂亮,告诉她女孩子自信就很美;可是我也希望是个男孩子,因为我觉得生命中有个哥哥会多一份安全感,也是因为,想弥补在父亲心中因为我是女孩这样的缺憾,是弥补父亲的缺憾,也是弥补因为父亲对我身份的不认同而带给我的缺憾。这种缺憾,三十年了,依旧在。

有些伤痛,时间可以抚平,有的伤痛,或许时间也不能抚平。母亲的苛责,父亲当年差一点的遗弃,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作为女孩子(已为人妇),每每想到父亲因为我生下来是女孩子而要将我送人、直到我上小学也不怎么搭理我的事实,我很难说我能原谅父亲,我也很难原谅母亲每每对父亲不满就把这些拿出来念叨,让本不知情的我一次次否定自己。作为女孩子,三十年来,从来没有得到过母亲对我作为女孩的肯定,身材不好、皮肤黑、五官不够好看,头发不够柔软,等等这些,似乎成了母亲的口头禅。二十几年了,我的不自信让我很在意穿着,但买来买去还是那些让我觉得走出去不会惹人眼球的黑白灰、休闲装。意识到这些,我开始改变,带色彩的衣服也可以穿,款式独特一点的也可以尝试,不一定为了美,就为了克服自卑。

在过去的两年,经历了我这三十年来人生中的最低谷,最难过的日子里,教会似乎也让我失去信心,好像不再是让我安心的“家”,信仰经历了很大的挑战,服侍也不再热心。一段时间的怀疑后,我又开始听讲道,哈拿的信心也让我重拾信心。而父母带来的伤痛,我相信,随着信仰的成熟,会改变。过去两年的经历,曾让我不断地问自己,问上帝:为什么?为什么?现在我依旧没得到清楚的答案。但是我知道,我学到了很多功课,并且还在不断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