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微信发布小程序之间「互相跳转」的能力。
这意味着,商家可以实现矩阵式小程序的互相联结,不仅可以在不同小程序之间相互导流,还可以通过只宣传一个小程序,带动其他小程序的曝光,用更低成本的方式获得用户。
光说不练假把式。所以今天猫妹请到的,是「天气预报空气质量查询」小程序产品总监 Yang。
Yang,闪电团队小程序负责人,其运营的小程序其中三款:「天气预报空气质量查询」、「万年历」、「星嘞个座」。
在「小程序互相跳转」功能发布后,利用其中一款用户10w+的小程序,成功带动了其他两款小程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应用。
那么, Yang 到底是如何将小程序的新能力,彻底落实到产品当中,并成功印证了一个商业模式?当中经历了哪些思考与感悟?今天就来和大家一一分享。
以下内容根据与Yang 对话整理:
01
灵巧思维,小程序入口妙用的教科书
这三款小程序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互相链接。并且同样地做到了年轻化、大众化、用户精准化。
做好用户画像,根据用户画像所反映的数据,可以看出用户年龄、性别、终端与机型、省份城市等方面,再通过数据分析达到想要的效果。
小程序定位一定要准,逻辑必须清晰、必须实用。
有以下几个要注意的点:
简洁:在H5和APP方面只是参照,用户使用起来学习成本不能太高,否则用户还不如选择功能更齐全的 App。
美观:在设计上一定做到舒服、新颖、要有点击欲望。
可用:不能做出来就像一张平面图一样,可以去触击、触及到!
后台数据:两个字:完善!
实用:真正意义还是用户体验和用户留存方面,必须做到实用、好用。
(「万年历」小程序页面截图 )
以「万年历」举例,根据用户画像设计了小清新风格的页面和适用的功能,天气、星座、每日一言入口的添加,使「万年历」小程序功能更加健全,互相跳转的功能也是在此实现的。
要按照产品特色,寻找到与自己其他的小程序的共同点,只要找到了共同点,就可以将其关联起来。
02
做好小程序,你需要具备这些能力
产品要做好定位,多方面大局观的去想每一个环节,必须逻辑清晰,不要让用户摸不着头脑。小程序上线后,后台数据也必须跟上。
运营与技术方面,也要及时对用户需求进行汇总,对需求讨论、是否需要修改和优化这些问题进行沟通,投放要清晰。
通过用户调查发现,在手机上,微信每天打开的次数、手机耗电量都是最高的。
所以让用户习惯将所有工具类小程序功能,汇集到微信上,拴住用户、提高黏性,是每个小程序要做的,也是我们最重视的一点。
要做好一款小程序,就是要给用户最舒服、最简洁、最实用的工具。以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小程序,因为它给了我们不断优化和迭代的空间。
最终我们的目的,应该是要让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好用的小程序、甚至爱上我们的小程序。
03
小程序还没有彻底的爆发,但,也不远了
根据网络上的小程序季度报告来看,工具类还是占很大优势的。小程序这个「小」的意思就是简洁、明了、实用。
即使前期做得不够完善,去优化去迭代就好。产品本身就是不断更新迭代的。
让用户有欲望将小程序置顶或添加到桌面上,这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留存。
并且,按照目前形势,小程序还没有彻底的爆发。就如扫二维码支付(微信、支付宝)也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真正走进用户中。
从微信小程序上线开始到现在,10个月时间,发展还是很慢。
等之后微信对小程序更完善了,开发者对小程序的更加深入研究,不管在产品、设计、功能等方面都会做的更加完美,那时候才是真正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