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英国TNT剧团《罗密欧与朱丽叶》


英国TNT剧团是The American Drama Group EUROPE旗下的一个剧团,成立于1980年,导演和演员来自英国本土,迄今为止作品皆为莎剧,演出地主要是非英语国家。这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剧团,春季在亚洲演完,夏季就马不停蹄的奔欧洲去了,而且他们的演出场次极多,不像大多数国外剧团仅仅在北上广三市停留,TNT还会去武汉、厦门之类的一线城市登台。这么多年一直保持高强度巡演,确实蛮厉害的。TNT剧团应该算是北大讲堂的老朋友,自04年起每年皆有两场以上的戏剧演出。去年是《麦克白》,前年似乎是《哈姆雷特》,今年带来《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的演出有几个特点,一是非常地道好听的英式英语,二是大胆的选角,三是……非常简单的布景和非常简单的服饰。前两点保证了观众走进剧场,第三点大概可以保证……盈利……吧……

坦白讲,我不喜欢昨晚上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首先是选角的问题。导演将蒙太古家族设定为一个黑人家族,黑皮肤罗密欧配白皮肤朱丽叶其实可以很有深意,罗密欧甫出场就引得全场震惊,不由得思及种族歧视的漫长历史,也对导演的安排有更多的期待。可惜罗密欧演的实在是太……呵呵……了。罗密欧本应该是一个迷惘的富家子,遇见真爱迅速成长,在即将到达喜剧收尾时,却由命运捉弄而盲目自尽,按理说是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可是这位黑人演员却把罗密欧演绎成了一个疯狂,似乎只会说情话和胡话,又很轻浮的公子哥。似乎他的人生目标就是为朱丽叶去死,罗密欧的正直、义气还有所有的内心挣扎,都被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主角的形象被扁平化,实在是很单薄……朱丽叶倒是演的很好的,从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到为爱疯狂的姑娘,角色按适当的节奏成长着,虽然也有点用力过猛的嫌疑,但还不错。我最喜欢的是演奶妈的演员,剧中的奶妈是个粗俗、没有见识却没有坏心眼的仆人,由于她的无知常常行为不当,让人发笑。或许是因为角色性格太过突出,演绎起来反而没什么难度,又是个丑角,讨观众喜欢。当然演员恰当的肢体动作和语气为此加分不少。

全剧所有角色都由六个人扮演,谢幕的时候实在惊呆了,有种看完 Cloud Atlas的即视感……

另外不满的是整部剧的结构。原本大概四小时的剧缩到两个半小时内,已经很紧张了,却把很大的篇幅放在前半场,直接导致最后高潮刚起就落,尤其是最后的处理,朱丽叶和罗密欧刚刚死去,观众的心情还未平复,伯爵和贵族就走进舞台中央握手言和,太跳戏了……我们讲究“余韵”,尤其是古典的戏剧,最高潮过去后多少应该有Epilogue之类的,让观众坐在位置上再回想一下剧情,感悟感悟人生什么的。仓促的结尾总让我觉得像一首没唱完的歌梗在喉咙里,很难受。

布景的吐槽就……算了吧……TNT一直都是以缩减开支闻名的,虽然我实在觉得连个阳台都不好好搭算什么《罗密欧与朱丽叶》……

几个有意思的地方:

引入恶魔与天使。白衣者为天使,预示着喜悦与爱。印象最深的是朱丽叶独白那一幕。朱丽叶称即使爱情是盲目的,也与这黑夜匹配。天使一直在她身后舞蹈,直至最后替她捂住眼睛,两抹白色重叠,是很美的。恶魔则在前半场的最后才出现,预示着悲剧的发生。天使的形象应是按希腊风格设计,演员站在方块上,如同雕像置于底座上,导演特意选择白人演员来扮天使,似一切古典时期的雕像那般只裹一层粗麻布,恍然间真以为剧团搬了一个塑像上台。恶魔则是戏剧中非常典型的鬼怪形象。白色面具,黑色衣裳,张开双臂如同暗夜中的影子张开翅膀。不知道这样的形象是怎么成型的,有时间可以溯源一下。

灯光效果惊人的好,在一个大剧院能作出这种效果应该说是用了心。一场是朱丽叶喝下毒药前一个人独坐窗前,少女担忧爱人背信弃义,如果一个人在墓地里醒来,堂兄的冤魂会缠绕自己。此时后方窗帘被照亮,慢慢映出巨大的影子,从大到小渐渐清晰,似乎正是朱丽叶想象中可怕的冤魂。另一场是朱丽叶醒来之前,天使们为她拉起挽帘,灯光从暗到亮,朱丽叶的轮廓从黑暗慢慢变为带有黄色边缘的亮光,昭示着朱丽叶从地狱回到人间。其余的特效比如闪电之类的就不提了。舞台灯光,确实,是表演重要的一环,灯光师也需要很有创意才行。


突如其来的结尾让我多少有些意兴阑珊,刚走出讲堂,才发现大雨倾盆而下,仿佛这才是这出剧真正的结局。

你可能感兴趣的:(评英国TNT剧团《罗密欧与朱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