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相处别用嘴,要用心

我们身边会有这样一种人:别人刷个朋友圈,晒个图片,Ta总能从中找到不足并评论,毫不理解别人是否会因为自己的评论而觉得尴尬。

亲自见过的一个例子,同事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英文,原句是这样的:“long  time  no  see  the  sun.”。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病句,在评论栏里马上出现了一个评论:“I  haven’t  seen  the  sun  for  a  long  time.”,过没多久,同事的这个动态就没了,不知道是删了还是屏蔽了。

是,也许对于这些评论你可能真的觉得很自喜,觉得自己才华横溢,可面对生活,这种吹毛求疵的态度一点都不可爱。过日子嘛,不就是图个轻松愉快,又何必那么较真呢。试想如果评论换成另一种夸赞或者认同的风格,结局可能会大不一样。

评论的这个同事我也认识,后来跟她聊天的时候她跟我说:“在与朋友或同事的相处中,实在不应该太纠结许多细节的对与错,面对生活,我们得保有幽默感,还要会说话。说直接点就是不要让别人觉得你很拽很高傲。”

我相信她说的,就因为那天的评论,她一整天面对同事的时候都是很忐忑的心态,她内疚了好久,也一直在反思。在这信息如此强大的时代,想要发表一句正确的英文还不简单嘛,百度、微信,只要一搜索,正确答案很容易就能出现。又何须自己多加一句正确格式呢。伤了别人的自尊心,最后得不偿失。

其实这一句动态,不是工作,也不是考试,她只是想记录自己彼时彼刻的微妙心情。或许她懂的英文单词甚至更多。

一直记得初来外地时的情景,在学习班,许多相熟一点的同学都热衷于问我各种关于家乡的问题。

类似于:

“你们那吃什么,是不是经常吃野菜。”

“你们吃饭是不是用手直接抓的。”

“你们那是不是有的地方还没有电灯。”

我是个比较羞涩的人,面对这种种问题,我总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我一一否认,他们穷追不舍,我只好败下阵来。其中一位女同学及时帮我解围:

“现在都提倡有机蔬菜,其实能吃野菜也算是一种幸福啊。”

“我们吃螃蟹的时候不也是用手抓的嘛。”

“中国乃至世界,没有电的地方还很多,这不是技术问题,只是地理条件的艰难让他们更迟的享受到现代化的优势,但这并没什么好奇怪的。”

我瞬间回以感谢的微笑,她是个可爱而又善良的女孩,她没有用语言来试图揭别人的底,而是用心理解,这样的人,在哪都会过的更舒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人相处别用嘴,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