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篇之教材特点(2)(2019年11月15日下午)

1、平时练习不能只管选对答案,对和错的道理是什么,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课程中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2、叶圣陶先生说:“训练训练分开来说性是老师的事儿,性着重在教师的主导作用,练则是学生的主动活动,训和练的关系体现着教和学的关系。”

3、钱学森在《关于形象思维研究的通信》中说:“你们这些中文教师,如果用语句结构语法分析这套教学法,我看教不出有艺术思维的好学生”,爱因斯坦提出“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他宣称我相信直觉和灵感,并且直言不讳的指出了逻辑思维在认识世界方面的局限性,企图以理论物理学家所要求的机密性和逻辑完备性来重现一切比较复杂的事件,这不是人类智力所能及的。高度的纯粹性,明晰性和确定性要以完整性为代价。”

4、美国学者维努扎特布鲁克斯在《文学批评简史中》说:“随着逻辑思维的发展,语言逐渐失去了他的情感职责,它凝聚作用日趋没落,日益走向科学化。这个剥夺过过程,使语言只剩下一具无血无肉的骨架子。”语文教学如果轻视形象思维,被唯科学主义误导,教着“无耻无肉”的“标准化”语言,这是多么可悲!

5、中小学生应该先写“放胆文”,再逐步进入到写“小心文”,克服了对写作的恐惧感和神秘感,写作的天地在学生面前会显得特别宽广。

6、我们的写作教学主要不应罗列“陈述性知识”,而应该从“程序性知识”方面多加考虑,那才是活的知识,对培养写作实践能力真正有用的知识。

7、语文课程有着独特的功能,甚至可以说是自己的优势:它绝对不仅仅是单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而且是帮助学生构建精神世界,这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存。语文是用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人际交流,本身就具有人文性的意义。

8、不求甚解绝对不是放低要求,而是追求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书本的理解,即放弃某些局部的、小处的、无关紧要的“甚解”,求得对书本整体精神的真正领悟。陶渊明不是接着还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吗?我认为,用今天的观点来认识,“会意”就是整体感知。

9、孩子为什么喜欢朗诵朗朗上口的有韵之文?这与他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关,对节奏的敏感是人类生理和心理本性的基本特征之一,古诗还特别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当然仅仅一首诗未必有这样大的功用,人的自我心理调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首诗在头脑中被重新唤起肯定是一种重要触媒。由此可以一窥积累和诵读的成效。

10、学科本身的观念是非常强的,目中无人,目中没有学生,没有学生的个性,不了解学生的个性,不关注学生的发展。听的训练,说的信念,读的训练,写的训练都是单线条的线性的发展,这些情况造成了我们语文课程越来越不像语文了。

11、综合素养与知识技能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包容关系。语文是跟学生的个人成长、精神发展贴得最近的一门学科,它跟人的内心贴的最近。无论是识字写字、阅读欣赏,还是写作、口语交际,其实跟学生的精神发展完全是一种共生的关系。

12、我们现在整个社会流行的,我把它归纳为三句话,叫做公利化的学习,碎片化的阅读,即时性的写作,这出自我对手机等媒体大量使用,在这一现状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关注学生的心灵发展,让学生读整本的书,写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显得格外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改革篇之教材特点(2)(2019年11月15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