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百年史2

在律师方面,少数几家专业的律师事务所主宰着硅谷。最优秀的当属WSGR,即威尔逊-松西尼-古德里奇和罗萨蒂律师事务所 (Wilson Sonsini Goodrich & Rosati,以下简称WSGR) ,因为它是硅谷最大的高科技公司律师事务所。还有几家事务所也不错,如库利(Cooley)、芬威克和韦斯特 (Fenwick and West)、冈德森·德特默 (Gunderson Detmer)。另有一些著名的但是不成功的律师事务所,如布洛贝克·福列格和哈里逊 (Brobeck Phleger &Harrison) ,以及风险律师集团 (Venture Law Group)。

假如每个机构都是某个重要人物的影子的延伸,那么 WSGR 的这位重要人物就是拉里·松西尼。他或许是硅谷最令人敬畏和追捧的律师。他是很多公司CEO的顾问。松西尼谈吐温和、循规蹈矩,经常穿一身整洁的深色意大利西装。他身处硅谷这样一个忙乱喧嚣的工作环境里,周围的人们穿着丝光斜纹裤或蓝色牛仔裤、圆领汗衫或运动衫,也常常穿着人字拖鞋。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松西尼的办公桌旁,文件架排放均匀,文档资料码放整齐。在他40多年的律师生涯中,曾帮助高科技浪潮中的众多领军公司顺利上市,包括网景、Pixar、谷歌、苹果和SUN等。

WSGR提供法律服务的商业模式是首先代表创业者和初创公司,其次是代表风险投资公司和银行。威尔逊和松西尼都希望在客户成长后能继续代表他们,而不是采取公司—上市就把他们移交给大律师事务所这种惯常的做法。或如松西尼所说:“我们开始研究如何开办公司的秘诀……我就变成了这秘诀的一部分。” [1] 关键的秘诀之一是共同投资。1969 年,该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创立了WM投资公司,一些初创公司可以用股票期权代替现金来支付其法律服务的酬劳。这是一个解决穷客户实际问题的好办法。在硅谷也有不少其他律师事务所用这种方法来分享其客户的长远成功。这种做法有利益冲突的可能。如果一位律师在客户公司里拥有股票,但是他必须决定该客户是否应该依法披露也许会导致股票跌价的信息,律师的判断可能会受到这种因素的影响。还有,某些合伙人可能得到一些别人得不到的项目,造成合伙人之间的矛盾。因此,WSGR 在1978年设立WS投资基金,用以处理这两种问题。各合伙人的薪资将被自动扣款放入设立的基金,实行强制性扣减,这样每个合伙人在各公司中按比例拥有相同的权益。一般投资额在25000~50000美元,回报将会很大 (给谷歌公司的投资到2004年该公司上市时,价值约为2000万美元)。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Cypress Semiconductor) 的创始人兼CEO罗杰斯 (TJ Rodgers) 指出,他不喜欢听命于人,但是他喜欢松西尼的专业精神和不偏不倚的态度。松西尼的态度是:“你可以选择这样做,也可以选择那样做,不论怎样都会有结果的。” 一个企业家不需要被强迫、或者是被敦促着去做任何事情。相反,松西尼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令人不快的、晦涩难懂的、效率低下的法律体系是合理的,而且应该予以遵守。

松西尼回忆说:“我记得斯坦福的两个学生拉里·佩奇 (Larry Page) 和谢尔盖·布林 (Sergey Brin) 在一个星期六来我办公室会面的情景。他们说他们要创办一家公司,他们想把它叫作谷歌 (Google)。我想,你们不能把Google当作公司的名字。然而如今,它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动词。”

旧金山的最后一个 “骑士” 是汉鼎公司,它成立于1968 年,由比尔·贺斌杰 (Bill Hambrecht) 和乔治·奎斯特创办。在20世纪80年代,汉鼎公司承销了苹果电脑、基因泰克公司和奥多比公司的上市首发募股。其早期的大部分员工都是工程师,而贺斌杰和奎斯特都是金融出身。他们寻找技术娴熟的合伙人,这些人能够依据科学和人作出判断,因为“数字是最后要看的东西”。基因泰克公司在开始融资时还没有销售额,只是承诺可在18个月内销售胰岛素,实际上却用了4年时间才实现这一承诺。汉鼎公司还开发了一个模式,即不只是为公司融资,而且对这些公司进行投资。贺斌杰解释说:“从经济角度来看,小公司融资不是非常有吸引力。但是,如果我们是一个股东,就可以作为股东受益,我们认为这将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事实表明,如果你回顾过去30年来汉鼎公司的业务,大约40%的利润来自于风险投资,60% 来自投资银行业务。”

离开汉鼎以后,贺斌杰推广了一种荷兰式减价拍卖模式,允许不只是投资业内的人士,而是任何人都可以在首次公开招股时购买股票。采用这种模式的公司有Overstock.com、雷文斯伍德酒厂 (Ravenswood) 和沙龙传媒集团 (Salon Media Group)。最出名的故事是,贺斌杰博士的新公司说服了谷歌的创始人尝试荷兰式拍卖法,从而得到参与共同管理谷歌公司大规模上市首发的机会。

微处理器是一个可编程的集成电路的集合,基本上是把海量的逻辑运算器压缩到一个芯片上。理论上早就可以把一台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只是技术还需要完善。1970年,四相系统公司 (Four Phase Systems) 的李·鲍瑟尔已经设计了一个8 位的CPU——AL1 ,这是第一个商用的微处理器。 然而,各地都有人在开发改变计算机历史的微处理器。英特尔的泰德·霍夫 (Ted Hoff) 寄望于硅栅MOS技术,能在一个芯片上放一个4位的CPU。1970年,他聘用了硅栅电路晶体管的发明者费德里科·法金。法金在硅材料上实现了霍夫的设计,英特尔在1971年11月推出了4004 ,这是一个指甲大小的电子器件,包含2300 个晶体管,每秒能够处理92000条指令。英特尔微小的4004芯片强大的能力堪比ENIAC计算机,但体积却仅为它的数百万分之一,价格也只是它的万分之一。1972年8月,英特尔已经有了一个4004的8位版本芯片,叫作8008。它的8 位字长可以代表256 个ASCII字符,包括所有的10 个数字、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英特尔不相信微处理器可用来制造计算机。加州州立大学萨科拉门托分校的比尔·本茨(Bill Pentz) 证明了这一概念可行。1972 年,他的团队研制了第一台微型计算机Sac State 8008 ,并帮助英特尔改进微处理器,以利于制造计算机。 英特尔制造微处理器的初衷,是用它来帮助销售更多的内存芯片。早微处理器推出的几个月之前,英特尔已经推出了另一项重要发明即EPROM,它是由以色列出生的工程师多夫·弗罗曼 (Dov Frohman) 研发的。一个EPROM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是由晶体管构成的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数据可以被擦除。对微处理器可以随意进行重新编程,这使得微处理器具有更多的通用性。4004 和8008 已经在小批量生产,8008 主要是作为DEC自己的处理器的基础。1974年4月,英特尔推出了8080 ,由日本出生的正敏岛 (Masatoshi Shima) 在晶体管层面进行设计。它不但价格较低,而且也降低了制造计算机的复杂性,同时性能却得到了很大提高 (290000条指令/秒)。这是注定要发生的事。

风险投资业的中心已经稳定地从旧金山向着门罗帕克转移。1972年,克莱纳-珀金斯风险投资公司 (Kleiner Perkins) 在沙丘路开设了办公室,这家公司由澳大利亚出生的、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尤金·克莱纳和前惠普公司主管托马斯·珀金斯共同创办。接着,前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唐·瓦伦丁创建了资本管理服务公司,后来改名为红杉资本。这一年,电子工业撰稿人唐·霍夫勒创造了 “硅谷” 这个名词,作为从帕洛阿图到圣何塞之间的地区的新绰号,该地区就坐落于圣塔克拉拉谷。

IBM圣何塞实验室 (后来改名为阿尔玛登研究中心) 诞生了数据库的一个新的领域。1970年,埃德加·科德 (Edgar Codd) 写了一篇有影响力的论文 《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该文解释了如何用一阶谓词逻辑的语言来描述一个数据库。于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小组在圣何塞成立了。1974年,唐纳德·张伯伦 (Donald Chamberlin) 定义了一种代数语言来检索和更新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这种语言就是SEQUEL语言,后来改名为SQL (结构化查询语言)。这是第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工作的一部分,该开发项目代号为System R,于1973年开始,1977年发布成果。然而,IBM的旗舰数据库系统仍然是IMS,最初是在1968年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而开发,运行在IBM的大型机360上。这是在当时世界上最常用的数据库系统。由于IBM并不急于采用新的技术,也没有对其保密,因而这个创意传遍了整个湾区。 IBM在关系型数据库上的研究引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群科学家的兴趣,他们的领导者迈克尔·斯通布雷克 (Michael Stonebraker) 在1973年开始进行Ingress项目,这个项目后来把数据库领域的领导权转移到了湾区,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在20世纪70年代,制造资源规划 (MRP) 是大型计算机软件业的成功故事之一。1972年,德国曼海姆 (Mannheim) 的一批IBM 工程师创办了 SAP 公司 (Systeme Anwendungen und Produkte) ,带去了一些原来IBM从施乐公司接手、但后来不再需要的软件。SAP着手为大企业开发商业和制造集成应用软件,最后推出了一款基于大型机的产品,将制造、物流、分销、库存、运输、开单和财务集成在一起。这成为企业资源计划 (ERP) 应用的基准,ERP一词创造于20世纪90年代。另一位先驱是山景城的桑德拉·科齐克 (Sandra Kurtzig) ,她是ASK公司的创办人,是电脑行业第一个百万富婆。1974年,ASK公司推出ManMan系统,这是一个通用制造程序,最初运行于Tymshare公司的时分系统中,后来用在HP/3000小型机上。该软件使中型制造商得以管理和控制整个工厂。与SAP公司有所不同的是,ASK着眼于更加广阔的市场。

1974年,对人工智能坚信不疑的前麻省理工学院学生雷·库兹威尔 (Ray Kurzweil) 推出了光学字符识别 (OCR) 软件,它可以识别任何字体。再加上一台扫描仪和一台文本语音合成器,就产生了第一台盲人用的阅读机。1980年,施乐公司最终收购了这个软件。

大多数人有所不知的是,对未来最有影响的一项技术正在欧洲进行开发。1972 年,日内瓦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 (CERN) 的一位丹麦出生的工程师本特·斯当皮 (Bent Stumpe) 发明了触摸屏概念,触摸屏能对手指的碰触作出反应。1977年,CERN首次把它应用在工业控制上,丹麦的工控制造商NESELCO 将此项技术商业化,用在世界上第一个触摸屏计算机上。与此同时,唐纳德·比泽在伊利诺伊大学教育研究实验室 (CERL) 的PLATO项目,也在1972年为PLATO IV的发表推出了一个基于等离子显示技术的终端。

1970 年,斯坦福大学已经设立了一个跨系科的人类生物学学士课程。创始人都是杰出的学者:乔舒亚·莱德伯格 (Joshua Lederberg) 是医学院遗传学的领头人,诺贝尔奖得主; 大卫·汉伯格 (David Hamburg) 是医学院的精神病学教授; 诺曼·克莱齐莫 (Norman Kretchmer) 是儿科教授; 唐纳德·肯尼迪 (Donald Kennedy) 是生物学教授; 保罗·埃利希 (Paul Ehrlich) 以他的著作 《人口炸弹》 (1968年) 开创了环境科学; 桑福德·多恩布什 (Sanford Dornbusch) 是前社会学教授; 阿尔伯特·哈斯多夫(Albert Hastorf) 是前心理学教授。这是一个强大的阵容。莱德伯格和汉伯格自1968年起已经在教授一个题为 “作为有机体的人” 的开创性课程。然而权势集团并不支持这一观点。斯坦福大学能够领先的原因在于钱。福特基金会支持多学科的做法,它的慷慨资助使这一课程的开设成为可能。“人类性学” 课程是由赫兰特·卡恰图良 (Herant Katchadourian) 于1971年开设的,第一年就吸引了创纪录的1035 名学生。人类生物学课程后来一直持续到2012年,至今仍然是斯坦福大学最成功的一门课程。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旧金山的艺术圈子开始转向视频、表演艺术、参与性装置艺术、混合媒体以及 “时间艺术”,它们往往伴随着现场电子音乐。另类的艺术场馆在米慎街和南米慎 (SOMA) 街区冒了出来,著名的有 “南方展览馆”,新兰顿艺术馆 (New Langton Arts) 和保罗·安格林 (Paule Anglim) 画廊。“概念” 艺术家霍华德·弗莱德 (Howard Fried) 和特里·福克斯 (Terry Fox) 领引着视频和表演艺术潮流。林·赫兹曼 (Lynn Hershman) 的 《但丁旅馆》 (The Dante Hotel) 是场景装置艺术的先驱。戴维·爱尔兰(David Ireland) 使这一艺术达到极致,1975年他用捡拾来的物品装饰自己在开普街500 号的房子。1974年,奇普·劳德的蚂蚁农庄在得克萨斯的沙漠里用废旧汽车零件创造了最有影响的装置艺术 “卡迪拉克牧场 (Cadillac Ranch)”。蚂蚁农场还组织了多媒体表演,如“焚烧媒体”,在那里,他们当众焚烧了用电视机堆成的金字塔。 另类艺术场馆和项目也在蓬勃发展。1970年,汤姆·马里奥尼 (Tom Marioni) 设立了概念艺术博物馆 (MOCA) ,这是全国第一个另类艺术场馆。在那里,他首次展示了他的作品 《声音雕塑》,同时展示的还有保罗·科斯 (Paul Kos) 的作品 《融冰之声》,它录制了冰块融化的声音,这是两个开创先河的声音雕塑。1973年,英国画家哈罗德·科恩 (Harold Cohen) 加入了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AARON研制项目,这是一个能够进行艺术创作的电脑程序,等于是一个艺术界的 “图灵测试” [1]:如果专家们欣赏的话,一台机器能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艺术家? 这个项目后来持续了数十年。1975 年,约翰·康宁 (John Chowning) 创立了斯坦福大学的电脑音乐实验室,后更名为计算机音乐与声学研究中心(CCRMA)。 湾区夺走了好莱坞的一些风头。1971年,电影制片人乔治·卢卡斯 (George Lucas) 在旧金山开办了卢卡斯电影公司 (Lucasfilm),出品了 《美国风情画》 (1973 年)、《星球大战》 (1977年) 和 《印第安纳·琼斯夺宝奇兵》 (1981年) 等影片。“地下连环漫画” 运动继续蓬勃发展,但现在的标志是 《拱廊》 杂志,它由因漫画书 《年轻欲望》 而名噪一时的比尔·格里菲斯 (Bill Griffith) 和瑞典出生的漫画家阿特·斯皮格尔曼 (Art Spiegelman) 共同创办; 斯皮格尔曼后来更因其漫画人物 “莫斯” (Maus) 而闻名。 旧金山在社会文化方面的主要变化是同性恋群体的迅速崛起。在1970年,旧金山举行了第一届 “同性恋自豪大游行”。大约在那个时候,男女同性恋者开始大量迁入卡斯特罗街区 (Castro)。这是美国第一个公开的同性恋居住区。20世纪70年代后期,这里出现了第一个同性恋政治家哈维·米尔克 (Harvey Milk)。

这个时期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现象,是富有创业精神的中国移民创办了大量硬件公司,他们都在硅谷一些最先进的实验室接受过训练。他们创办的公司有:陈文的压缩实验室(CLI,1976),制造视频会议和数字电视元件; 罗伊·楠本 (Roy Kusumoto) 和陈文雄(Winston Chen) 的旭电公司 (Solectron,苗比达,1977),制造印刷电路板; 臧大化 (David Tsang) 的数据技术公司 (DTC,苗比达,1979) ,制造软硬磁盘驱动器; 林思齐 (David Lam) 的Lam Research公司 (弗里蒙,1980) ,研发芯片制造设备 (“蚀刻” 加工); 赵骏(Chun Chiu)、李慈伟 (Tsu-Wei Lee) 和黄复 (Fu Huang) 的集成器件技术公司 (IDT,圣何塞,1980); 埃德蒙·孙 (Edmund Sun)、王驰新 (Chi-Shin Wang) 和戈德弗里·方(Godfrey Fong) 的Weitek公司 (圣何塞,1981),制造高端电脑芯片; 光纤技术的先驱施明(Ming Shih) 的E-Tek公司 (圣何塞,1983); 陈途 (Tu Chen) 的Komag公司,从事磁盘制造 (苗比达,1983)。

首先令硅谷在电信业扬名的可能要算ROLM公司了,该公司由斯坦福大学的一群学生创办。1976 年,他们推出了一台数字交换机 CBX (电脑化分机交换机),这是一台基于电脑的专用分机交换机,它成功地与北方电讯(Nortel) 和AT&T的产品进行了竞争。在此期间,位于伯林盖姆 (Burlingame) 的南太平洋铁路的分公司——南太平洋通信公司改名为Sprint (意为交换的专用的网络通信) ,这是一家从1972年起就出售专用电话服务的公司。它在伯林盖姆的实验室是电信技术诀窍早期的又一个源泉。Sprint公司后来被GTE兼并,最终又卖给了堪萨斯州的联合电讯公司 (United Telecom of Kansas)。 网络业开始起飞了。1979年,以太网的发明者鲍勃·梅特卡夫离开了施乐硅谷研发中心,在圣塔克拉拉创办了3 COM公司 (计算机、通信和兼容性)。他的想法是给个人电脑制造商提供以太网的转接卡,以便企业能把所有的个人电脑都连接到一个局域网上。1979年,桑那公司的联合创办人拉尔夫·翁格曼和该公司的一位工程师查理·巴斯 (Charlie Bass)在圣塔克拉拉创办了翁格曼-巴斯公司,专门研究局域网,尤其是以太网技术。 在此期间,1977 年,在佐治亚州国家数据公司工作的一名发烧友丹尼斯·海耶斯(Dennis Hayes) 正在进行一个项目,为银行客户开发一个调制解调器供电子转账和信用卡授权之用。他开始为个人电脑研制一台调制解调器。他创造了一个装置,可以进行模拟-数字信号的转换,从而使个人电脑可以通过电话线接收和发送数据。不久他就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海耶斯微型计算机产品公司,并发表了产品 Micromodem100 ,其传输速度为110~300位/秒 (波特)。这台调制解调器比那些大型计算机使用的调制解调器简单,也便宜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它集成了调制解调器应有的所有功能。1980 年,得州仪器也推出了一台300波特的调制解调器TI 99/4。 然而,所有计算机网络之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不为人知。1980年,阿帕网已经有了43万个用户,他们每年交换近1亿封电子邮件。这一年,Usenet诞生了,它是一个基于阿帕网的系统,分成不同 “新闻小组” 进行讨论。它最初是由杜克大学的两个学生汤姆·特拉斯科特 (Tom Truscott) 和吉姆·埃利斯 (Jim Ellis) 发明。它所用的协议叫作UUCP (Unix-Unix复制) ,该协议是AT&T的贝尔实验室的迈克·莱斯克 (Mike Lesk) 在1978 年写的,供传输文件、交换电子邮件和执行远程命令之用。尽管阿帕网的使用者快速增长,当时并没有人把它当作一个潜在的业务。 1977年,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署同斯坦福研究所紧密合作,选定在旧金山湾区架设一个 “数据包” 无线电网络Prnet,以便能够和阿帕网的节点交换数据。这是电脑网络无线时代的开端。1980年12月,在经过加拿大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的实验之后,汉克·马格努斯基 (Hank Magnuski) 在旧金山架设了一个业余电台用做数据广播,AmPrnet 就此诞生了。通用市场上的首个无线产品直到10年后才面市,但是无独有偶,它也是出自一家加拿大公司Telesystems以及一家湾区公司Proxim (1984年成立于桑尼维尔)。

发烧友们也不断创新微处理器的用途。例如,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戴维·史密斯 (Dave Smith) 曾开了一家公司做音乐合成器,他在1977 年推出第一个基于微处理器的乐器 “先知5号”,这也是第一个复调的可编程合成器。戴维·史密斯也提出了 “乐器数字接口” 的概念,从而产生了MIDI标准 (1983 年) ,使乐器得以和计算机相连接。1978 年,得州仪器推出了第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TMS5100 ,这为多媒体世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曾经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帮沃兹尼亚克组装了第一台苹果电脑的苹果公司最早的员工之一丹尼尔·科特克 (Daniel Kottke),也组装了一台便携式苹果电脑 (1980年) 供自己作曲和播放音乐之用。 用户

最高法院的一项裁决打开了创办生物技术公司的闸门。1980 年,它裁决生物材料 (具“生命形态”) 可以申请专利。由于这些在科学和法律方面的进步,湾区的第一家生物技术公司Cetus于1981 年上市,筹集到创纪录的1.08 亿美元资金。1983 年,卡莉·穆利斯(Kary Mullis) 在Cetus发明了 “聚合酶链式反应”,这是一种能够放大DNA的工艺,即产生一种DNA序列的很多拷贝。 在湾区之外,在重组DNA技术方面最成功的公司也许就是洛杉矶的应用分子遗传学公司 [后来公司简称为安进公司 (Amgen) ]。公司由4名风险投资家于1980年4月建立,他们从加州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聘请了一流的科学家团队。1983年,中国台湾出生的生理学家林富权克隆了仓鼠卵巢细胞的促红细胞生成素 (通称为EPO) ,后来以Epogen为名获得专利。两年后,拉里·索萨 (Larry Souza) 克隆了另一种激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 ,后来以Neupogen为名获得了专利。

在计算机产业繁荣的同时,湾区的文化生活也在蓬勃发展。以主流文化的标准来看,它仍然相当古怪。居民乐团 (The Resident) 以他们稀奇古怪的演出和经过制作的长篇祈祷,开启了摇滚乐的新浪潮。1976年,威廉·阿克曼 (William Ackerman) 开办了温德姆·希尔唱片公司 (Windham Hill) ,以倡导新流派的器乐即 “新时代” 音乐。它是一个 “新时代”运动的伴音,这个运动为新的雅皮士们 (年轻的都市专业人士) 提供了埃萨林的 “人类潜能运动” 和嬉皮士一代的精神元素的最新版本,从而创造了一种另类精神的亚文化,它倡导禅学的沉思打坐、占星术研究、超感知力量、水晶疗法和整体医疗。与此同时,朋克摇滚来到了加利福尼亚,在此它演变成一种特别粗鲁和狂暴的形式,最著名的是 “死去的肯尼迪” (Dead Kennedys) 硬核朋克乐队。这时,同性恋群体却对迪斯科音乐颇为赏光。朋克摇滚以马布海花园 (Mabuhay Gardens,位于百老汇大街上) 为大本营,而迪斯科音乐则以I-Beam夜总会为家 (在海特-阿什布瑞社区)。 音乐以外的艺术家们也干得不错。1976年,剧作家山姆·谢帕德 (Sam Shepard) 搬到了旧金山,在魔幻剧场 (Magic Theatre) 工作。在1945年签署联合国宪章的原址,于1977年成立了赫布斯特剧院 (Herbst Theatre)。乔治·科茨 (George Coates) 在1977年创办了自己的多媒体剧团 “表演作坊”。1978年,马克·鲍林 (Mark Pauline) 创办了 “生存研究实验室”,用特制的各种机器装置进行演出。1980 年,索尼娅·拉波波特 (Sonya Rapoport)的交互式音频/视觉装置作品 《我梳妆台上的对象》 举行了首演。 慈善事业的例子也有很多。例如,在1979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前Syntex公司的科学家卡尔·杰拉西 (Carl Djerassi) 在斯坦福大学西面的圣塔克鲁兹购买土地,并开设了杰拉西艺术家驻村计划。该计划将吸引几十位世界级的艺术家在森林里搞雕塑创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约翰·罗斯克兰斯 (John Rosekrans) 在伍德赛德自家的宽阔的地块上设立了拉尼米德雕塑农庄 (Runnymede) ,收购了160多个室外单体雕塑。 湾区是一个宽容却很乏味的地方。旧金山市监事哈维·米尔克 (Harvey Milk) 在1977年成为美国第一位担任公职的公开的同性恋男子。同时,硅谷只是一个工作的地方。主要的娱乐场所是大美国游乐园,它于1976年在圣塔克拉拉开业。硅谷的其余部分就是一些大型商场和平淡无奇的房屋。

关系型数据库让企业用户能够使用公共特征 (一套关系) 来匹配数据。正如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RDBMS) 中所实现的那样,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成为存储数据信息的一个主要方式,内容包括财务记录、制造和物流资料、人事数据、互联网的所有文档以及其他信息等。它已成为全球技术基础设施的心脏。例如,存有一个城镇所有不动产交易信息的一套数据可以按许多不同的方法组合:按交易发生的年代、按交易价格、按买家的姓名等。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能使一个单位永久性地存储海量数据。 甲骨文的数据库是电子世界的灵魂。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数据库的使用情况:2001年,《财富》 100强公司中,有98家依靠甲骨文软件来管理它们的信息。每当有人使用信用卡、买机票、预订旅馆房间、从各种产品目录中买东西、浏览互联网、用谷歌或雅虎进行搜索、从自动柜员机中提款或付电话账单的时候,他就有可能在和甲骨文的数据库打交道。 这个产品的创意来自IBM的研究工作。埃里森和迈纳在读了IBM的杂志 《研究与开发》(Reserach and Development) 上发表的文章后,意识到还没有人将其商品化,于是产生了开发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想法。他们慧眼独具的地方是知道IBM对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兴趣,因为许多人认为,它能使电脑以任意形态提取企业的数据。这一想法来自于IBM的一项创新,即结构查询语言 (SQL) ,这是一种电脑语言,它能够告诉关系型数据库提取何种数据以及如何将它显示。埃里森和迈纳有一种预感,IBM将为未来的计算机,主要是大型机装入新的关系型数据库和SQL。因此,他们选择为小型计算机和其他计算机提供一个类似的程序,

在甲骨文公司初创时期,鲍勃·迈纳是首席工程师,他自己编写了Oracle 3的大部分程序。作为首席工程师,迈纳有着与拉里·埃里森不同的管理风格。埃里森把销售人员逼得很紧; 迈纳虽然也要工程师们出活,但他不同意埃里森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他认为让大家工作得太晚是不对的,他要他们准时回家。 埃里森只要求结果。早期的甲骨文数据库工程师布鲁斯·斯科特 (Bruce Scott) 认为,甲骨文的成功主要在于埃里森的魅力、远见和决心。他举了一个例子:公司创办初期为工程师们分配了办公室,他们需要把计算机终端连到隔壁的计算机房。但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布线。拉里走了进来,抡起锤子在墙壁中间砸了一个洞。他说:“好了,解决了。” 然后就走开了。[1] 埃里森发现,用户写应用程序是为了输入数据并以一定格式做成可用的报表。在了解了这一点之后,他的公司于1981年开始开发报表工具。1982年,公司开始赢利,并更名为甲骨文公司,当年有24名员工,在大型机和小型机领域有75个客户,年销售额将近250万美元。埃里森聘用了销售人员,积极增加收入,而迈纳则更加小心谨慎。埃里森走出去向情报界做产品演示,对象包括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和空军情报部等。埃里森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甚至一度不得不为自己减薪。

1987年,甲骨文已经相当成功。公司销售超过了1 亿美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公司,在55个国家拥有4500家用户。但是埃里森没有就此止步,他要把商业应用 (计算机程序) 从数据库中分离出来。为此,甲骨文成立了一个应用事业部,开始开发自己的业务管理软件,并把它紧密地与数据库相结合。 此时,埃里森认为他是一个做产品的人,他不喜欢作为CEO的大部分工作职责。于是他专注于产品,而把其他事都委托给他人去做。埃里森也是个挖掘雇用编程人才的好手,因为他对产品十分了解。销售人员和管理团队可能会川流不息地更替,但是创造核心产品的“核心团队” 却保持不动,他们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以改进软件产品。 一年后,甲骨文推出了一系列财务软件供企业记账使用,包括一个给个人电脑用的数据库,它能和广受欢迎的Lotus 1-2-3电子表格软件结合起来使用。公司还发布了甲骨文交易处理子系统 (TPS) ,这是一个为加速金融交易而设计的软件包。甲骨文的TPS为公司开辟了一个专有的市场,其目标客户是需要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金融交易的银行。同时,热备份允许员工在管理员复制和将数据存档的同时能继续在系统上操作,于是减少了工时成本。这背后的技术即是PL/SQL,它在允许用户处理数据的同时还能将数据留在数据库中。

甲骨文交付的Oracle 11 i版数字化办公套件,是第一个具有互联网功能的商务应用软件,它建立在一个单一的数据模型之上,以实现无缝实时的商业智能。这是一件大事,因为埃里森从客户机/服务器的计算模式转向了互联网的 “云” 模式。最难的部分是让甲骨文公司自己的工程师们相信这是正确的方向,让他们支持新产品的策略。雷·莱恩反对埃里森的这一技术决策,对于把互联网作为公司平台的核心,他被吓得目瞪口呆。 埃里森有一个销售Oracle 11 i的高明策略。他先在甲骨文公司内部运行整套Oracle11 i软件,证明这为公司每年节约了10亿美元。然后,甲骨文花费3亿美元来推广这个信息:“用了我们自己的数字化办公套件,甲骨文一年节省了10亿美元。” 这个信息基本上是正确的。新的办公套件要求企业把他们的业务流程适配在套件上面,正如独立的研究机构 “经济学人情报部” (Economist Intelligence Vnit) 的研究表明,这种做法既便宜又有效。 2000财年结束时,甲骨文的销售额为102亿美元,利润为创纪录的63亿美元 (包括卖掉日本甲骨文公司的股票而得到的40 亿美元收入)。在接下来的一年中,甲骨文又像它在20世纪80年代那样繁荣兴旺:销售直线上升、新产品层出不穷,并在美国和海外建立了各种新公司。公司这一年完成的销售额接近110亿美元,利润26亿美元。 2000年6月,埃里森解雇了公司总裁和本来计划中的继任者雷·莱恩。他说:“这就像一场糟糕的婚姻。我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错。” 莱恩已经清理了美国的销售队伍,并促进了咨询业务的成长,但是埃里森不再把他当作继任者。莱恩从来没有跟埃里森有过真正的私人交往。埃里森这样说过:“雷喜欢打野鸭子,而我每年春天都去喂绿头鸭。我们在个性和休闲爱好方面的差异太大了。”

奥多比公司于1982年12月创办于山景城,旨在把约翰·沃诺克 (John Warnock) 和查尔斯·格斯切克开发的打印机软件商品化。他们曾在施乐硅谷研发中心开发过一种页面描述语言InterPress,其目的是使一个网络上的所有计算机可以在联网的任何一台打印机上打印。那时候他们都是40多岁。他们离开施乐去开发一种较简单的语言PostScript。PostScrip是桌面出版系统的第一块基石,但它还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计算机平台和合适的软件环境 (施乐的Star在这两点上的开拓都不成功)。与多数初创的公司不同,奥多比从第一年开始便是赢利的。

很少有人听说过 “麋鹿复制者” (Elk Cloner) ,这是一个名叫里奇·斯克伦塔 (Rich Skrenta) 的15岁高中生于1982年在苹果II型电脑上生成的一个程序。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个人电脑病毒。“麋鹿复制者” 能够从一个软盘传播到另一个软盘,也能从一台电脑传播到另一台电脑。这个黑客隐约地明白了一个事实:电脑的广泛普及把数百万人连接在一起,但这种 “连接” 还要靠在磁盘机上复制文件得以实现。

软件泡沫中的一个小小浪花就是那些专门做 “专家系统” 的初创公司。这些专家系统都是基于斯坦福大学开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并用于一个狭窄的领域,譬如故障诊断和复杂设备的配置等。这些专家系统所采用的新奇的计算方法的重点在于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 一个专家系统有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一个知识库 (Knowledge Base) ,它汲取一位人类专家的知识而建构; 一个 “推理引擎” (Inference Engine) ,它包含了一套算法来对知识库进行推理。因此,这是一种不连贯的计算。它不同于大多数软件,它们执行一连串指令从而获得结果。专家系统应用的对象是不适合采用传统程序的复杂问题。正如一个人类专家那样,专家系统只能提供一个 “似乎合理” 的解决方案,不一定完美。这些系统中最为流行的编程语言是Prolog和Lisp。事实上,也有专门研制 “Lisp机器” 的初创公司。 有几个初创公司试图建立专家系统。1981 年,斯坦福大学教授、专家系统的先驱者埃德·费根鲍姆 (Ed Feigenbaum) 创立了Teknowledge公司,这是一家名噪一时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1983年,Intellicorp公司推出旗舰产品 “知识工程环境系统” (KEE) ,这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开发环境,它也是在Lisp的机器上运行。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 (SAIL) 的宿将布赖恩·麦克卡尼 (Brian McCune) 于1980年在山景城与人共同创办了 “先进信息与决策系统公司” (AIDS) ,后改名为 “先进决策系统公司” (ADS)。这是一个咨询公司,专门为国防部做人工智能研究。他和剑桥大学毕业的理查德·董 (Richard Tong) 设计了一个基于概念的文本检索系统Rubric,这是搜索引擎的始祖之一。

工作站的开发者们谈论着RISC (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构架,它可使CPU速度更快。30年来的一个趋势是,直接在一台计算机的硬件上实现越来越复杂的功能。RISC构架的研究工作的原则是:复杂的运算固然有所帮助,但是应用程序大多数都是以简单运算来执行。因此,进行这些经常性的、更快速的简单运算,可能比实施那些不常用的复杂运算更有效率。 所以很多初创公司纷纷成立,开发RISC技术。 一群惠普的工程师于1980年在圣塔克拉拉创办了Ridge Computers公司。 大卫·帕特森 (David Patterson) 和卡罗·西坤 (Carlo Sequin) 于1980年在伯克利发起了RISC项目。 第二年,约翰·轩尼诗 (John Hennessy) 在斯坦福大学启动了RISC项目。他后来离开了斯坦福,创办了MIPS公司,并于1985年发布了一款主要的RISC处理器R2000。硅图公司在 1986 年改用 RISC 处理器。日本的任天堂公司 (Nintendo)、欧洲的西门子公司(Siemens) 和布尔公司 (Bull) 也都采用了RISC处理器。 以伯克利的RISC项目为基础,SUN公司在1986年推出了它的SPARC构架; 由几位前惠普员工在1981年创办的金字塔技术公司 (Pyramid Technology) 也是如此。 英国计算机制造商 Acorn 公司于1985 年展示了一个 RISC 处理器 ARM (Acron Risc Machine),设计者是苏菲·威尔逊 (Sophie Wilson)。这成了该公司最为成功的产品。后来在1990年,从Acorn公司拆分出一家 “先进RISC机器公司” (ARM) ,这家公司于1991年推出了第一款嵌入式RISC芯片。 DEC曾是小型机领域的巨头。1977年10月,它推出了32位计算机系列VAX,逐渐取代了16位的PDP-11系列机。DEC为VAX设计了专用的多用户操作系统VMS。然而,贝尔实验室在1978年已把PDP-11的Unix移植到VAX平台上。Unix成了各大学最喜欢的操作系统,而DEC的硬件也已经是大学的最爱。这样,DEC就情非得已地拥有了一个最受欢迎的Unix平台。据DEC统计,1985年大约有25%的VAX机器使用Unix。采用Unix的VAX机器也是互联网选择的计算机,因为Unix已经成为互联网的操作系统,而PDP-11 也变成了互联网首选的小型机。

个人电脑、Unix和互联网革命的本质,比任何其他东西都更加贴切地反映了摇滚音乐的不断创新。摇滚杂志和电台被用来为每个月的 “下一个大作品” 鼓噪喝彩,音乐听众们每个月都期待着一个新流派。与此相似的是,电脑杂志及后来的新闻组 (Usenet) 中的群体也开始在每个月谈论 “下一个大产品”,这使得电脑用户们都在翘首期待。 然而,反传统文化和高科技产业的这种并行关系毕竟有其界限:个人电脑、Unix和互联网与旧金山本身扯不上关系。个人电脑创新的总部是圣塔克拉拉谷,湾区的这个部分极少见到过学生骚乱、嬉皮士的自由集会和摇滚音乐会。尤其是斯坦福大学,在很大程度上对整个反传统文化历来漠不关心。Unix和互联网现在在伯克利有着很强的根基,但它只是湾区的一个个别现象。看起来,反传统文化和高科技文化的联姻必须发生在中立地带,它必须距离震中足够近,但又足够远,而不致受到它更为极端的表现的影响。

然而,20 世纪80 年代初也曾是其他产业,例如半导体激光的时代。专门从事这些高功率激光开发与研究的初创公司包括:1980年在桑尼维尔成立的斯坦福研究系统公司 (SRS); 光谱二极管实验室 (Spectra Diode Labs) ,它是光谱物理公司 (Spectra-Physics) 和施乐硅谷研发中心在1983年建立的合资企业; 1984年成立于山景城的Lightwave公司。尽管激光技术在各种应用上都有巨大飞速的成功,但激光产业从未像计算机行业那样腾飞。激光行业在很多方面都与计算机产业并驾齐驱。斯坦福大学有一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激光团队,埃德·金兹顿 (Ed Ginzton) 之于激光业,就如特曼 (Terman) 之于电子业。从金兹顿在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里涌现了几个初创公司,员工在这些公司之间流动,并成立了新的公司。虽然激光业跟电脑行业相类似,但它却是立足硅谷而未能乘势发展的产业的鲜明例子。 微机电系统 (MEMS) 代表着纳米技术的起步阶段。微机电系统是由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和微电子器件建构的小型化装置。1982年,库尔特·彼特森 (Kurt Petersen) 写了一篇题为 《作为机械材料的硅》 (Silicon as a mechanical material) 的具有影响力的论文。他在弗里蒙 (Fremont) 创办了Transensory Devices公司 (后来迁到苗比达,改名为IC传感器公司) ,这是微机电器件商业化的先驱。彼得森预见到,一系列价格低廉、批量制造的高性能传感器和变换器将会很方便地跟迅速普及的微处理器进行接口。 1980年,斯坦福电机工程教授约翰·林维尔 (John Linvill) 提出了 “集成系统中心”的想法,这是一个同业界密切合作的实验室,把材料、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工程师汇集在一起,共同设计集成电路。例如,格雷戈里·科瓦奇 (Gregory Kovacs) 后来设计了传感器系统,他在硅晶片上集成探测器的方法,就是采用了把电路集成在计算机芯片上的同样方法。

初创公司和风险投资界在1981—1987年经历了一段繁荣期。回想起来,这是20世纪90年代的技术热潮和一个更大泡沫破灭的先兆。三个失败的产品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热潮,它们是准将电脑公司的 Amiga、苹果公司的牛顿个人数字助理 (Newton) 和 Go 公司的PenPoint OS。这些曾经大有希望的产品的失败告诉我们,极大的成功和破产之间只有一线之隔。产品虽然对路,但是在错误的时间向一个尚未就绪的市场推出,这就意味着你犯了错误。

1975年,沃兹尼亚克开始参加 “家酿计算机俱乐部” 的聚会。他被雅达利8800迷住了,但是买不起。他决定自己造一台微型计算机,这就是后来的苹果I型电脑。与此同时,乔布斯参加静坐禅思,向千野考宾和尚 (Kobin Chino) 学习佛教禅宗。此人对乔布斯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崇尚自发、直觉和简约。

许多年之后,乔布斯在追忆印度和佛教禅宗时说: “印度乡村的人们不像我们那样运用智慧,他们运用的是直觉,他们的直觉远比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更加发达。在我看来,直觉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东西,比智慧更强大。这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你只是坐着观察,你会看到你的思维是多么焦躁不安。如果你试图让它平静下来,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平静下来。当它平静下来后,你就有机会听到更加不易觉察的东西。此时你的直觉开始绽放,你看东西也更加清晰,并且更加身临其境。你的思维开始慢下来,那一刻可以看到一个无垠的空间。你看到比以前更多的东西。这是一门学问,你需要练习。”

1976年晚秋时节,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把苹果II的原型机向准将电脑公司的代表做了展示,要求他们提供10万美元、若干准将电脑的股票和36000美元的薪水。准将电脑拒绝了这两个衣衫不整的年轻人。苹果II型是一个重大的创新,不是因为它的彩色屏幕,而是因为它的扩展槽使升级变得很容易,操作系统也免费,而且已经内装,这使它成为即插即用的电脑。这台电脑很安静,没有风扇,因为乔布斯发现风扇会打扰他的禅修。最后,他们说服了雅达利公司的罗德·霍尔特 (Rod Holt) 为他们设计了整洁的开关电源,这种电源重量轻、发热少,而且比市面上任何电源都小。1977 年9 月,他们在大西洋城 (Atlantil City)参加了第一届 “个人电脑节”,展示他们的产品,他们在那里得到的反馈是:要造出一个完整的产品,而不只是一个套件。计算机必须是一个真正的产品,而不是一个发烧友的玩意儿。

1976 年8 月,乔布斯纠缠着美国国内主要的广告代理商里吉斯·麦肯纳公司 (Regis McKenna) 的弗兰克·比尔格 (Frank Burge) 为他们做广告。比尔格跟在车库里工作着的苹果团队见了面,但是不为所动。乔布斯接着去联系比尔格的老板,每天打三四次电话,最终,他的秘书接通了老板里吉斯·麦肯纳的电话,给了他们面谈的机会。见面时,麦肯纳不愿接他们的项目,乔布斯就不肯离开他的办公室。麦肯纳最后接下了苹果的项目,决定在 《花花公子》 杂志上做广告。这是一本面向青年男子的刊物,这些人正是他们的目标用户。由于苹果公司什么钱也没有,麦肯纳建议他们去找风险投资家唐·瓦伦丁。乔布斯打电话说动了瓦伦丁,瓦伦丁参观了他们的车库,觉得乔布斯是一个 “非我族类的异人”。他指点乔布斯去找营销专家迈克·马库拉 (Mike Markkula)。马库拉是一名退休的技术人员和营销主管,他因为持有英特尔的股票期权而十分富有。马库拉跟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一样,是一个难以合群的人,但是他也是一名专业人士,一直在追寻着下一件大事情。他看过苹果公司后,很快断定该公司会在不到5 年内入围 “财富500强” (他说对了)。 1977年1月3日,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迈克·马库拉向苹果公司投资了91000美元,并有意向再投资25 万美元。公司还将以马库拉的信用得到25 万美元的贷款。乔布斯、马库拉和沃兹尼亚克各自拥有约30%的股份,霍尔特也由于他的贡献得到10%。马库拉在苹果充当乔布斯的管理导师,教他如何经营企业,而到后来他却亲自解雇了乔布斯。马库拉还招聘了迈克·斯科特 (Mike Scott) 当总裁以管住乔布斯。一名早期的苹果营销主管弗洛伊德·克瓦米 (Floyd Kvamme) 回忆了马库拉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克瓦米到苹果的第一天,马库拉让他出去买一台苹果电脑,然后把它带回家,并将它设置好,以便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在此期间,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的友谊也开始逐渐淡薄,这主要是因为乔布斯自命不凡的态度,这种态度来自他对最终用户的深入而直觉的理解 (他是正确的,同时也令人难以忍受)。 对于乔布斯,马库拉还成为父亲般的人物,他把营销的微妙之处传授给乔布斯。他强调,一个人开办一家公司,应该去做自己相信的东西,建立一个基业长青的机构,而不只是为了致富。马库拉教给乔布斯他的三原则。 (1) 感同身受,贴近客户,体会他们的感受; (2) 专注集中,摈弃不重要的机会,深入研究少数重要的产品或细节; (3) “追究原因”,也就是说,人们形成对产品的看法是根据有关信息和产品的外观,所以对产品的推介与产品的质量同样重要 (两者都重要,而不仅是质量重要)。

有一种误传认为,苹果只是照抄了施乐硅谷研发中心的发明,这是不准确的。苹果团队不仅是照抄了,而且还大大改进了施乐的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譬如,Alto电脑的图形界面不允许使用鼠标器在屏幕上拖曳窗口,而苹果电脑却能让你拖拉窗口和文件,并且可以把文件拖入文件夹中。在Alto电脑的图形界面上,你做任何事情时都必须选一个命令; 而在苹果电脑上你可以按压窗口上的一个按钮,来改变窗口的大小,还可以从屏幕上方横杠中的下拉菜单里选择命令。最后,施乐的鼠标有3个键,但鼠标滚动不太顺畅,价格为300美元;而苹果聘请了IDEO设计公司研制出一个便宜而又简单的鼠标,仅需15 美元。正如乔布斯痛骂施乐管理层时所说:“他们长着复印机的头脑,完全不知道计算机能干些什么; 他们只能从计算机产业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中捞取失败。”

在麦金塔之前的电脑上,每个应用程序都有自己的一套键盘指令。麦金塔引入了一项标准命令集:如Z是 “撤销”,X是 “剪切”,C是 “复制”,V是 “粘贴”,W是 “关闭窗口” 等。每个麦金塔的应用程序都必须符合这个标准。

2011年苹果和谷歌围绕着移动操作系统,广义地说围绕着所有媒介装置的战争,归根结底是一个古老的电脑应用程序接口 (API) 之战,也就是应用程序赖以建立的一个应用平台之战。每个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API,它决定了系统干什么,用户看到的是什么,以及其他公司的编程员怎样在这个API上开发应用。 Go公司的杰瑞·卡普兰做过一个令人难忘的解释:当一家公司创建一个API时,就像试图在一片土地上建设一个城市。首先,该公司要说服其他的程序员在这里建立自己的业务。有了他们在这块土地上所建成的 “商店”,就会吸引客户/用户来此地生活。这反过来会吸引更多的程序员来这里构建应用程序,租用空间以便贴近客户。这个过程进展顺利,这个城市就比其他竞争者发展得快。一旦城市发展到了高峰,API的拥有者就变成了王者,他可以制定规则,收取过路费,对编程员和用户收税,并给自己保留最佳地块 (把秘密的API给自己留用)。正如乔布斯在2004年所讲:“对于我们所做的每一个产品,我总是想要拥有和控制其核心技术。”

2010年—2012年,苹果第一季度的收入从20亿美元增加到39亿美元,又增加到61亿美元。2012年,苹果零售店每平方英尺的销售额为6050美元,这是美国所有零售商中最好的,是位居第二的蒂芙尼公司的两倍,它每平方英尺的销售额为3017美元。大多数其他顶级零售商每平方英尺的销售额为1000~2000美元。

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而且和军事应用密切相关。1961年,查尔斯·科莫 (Charles Comeau) 和詹姆斯·布莱恩 (James Bryan) 在飞歌公司制造了一个头盔式显示器,叫作 “头灯” (Headsight)。与此同时,贝尔直升机公司 (Bell Helicopter)给飞行员设计了一种头盔式显示器,用来跟一台移动的照相机通信。1965 年,当时在国防先进研究项目署工作的伊凡·萨瑟兰曾经设想过 “终极显示” (Ultimate Display)。1966年,他来到哈佛大学,在那里,他把贝尔直升机公司的头盔显示器连接到一台电脑上,其影像产生于电脑而不是照相机。1969年,当他到了犹他大学 (University of Utah) 后,他在一台与贝尔直升机公司的头盔式显示器相连的PDP-1电脑上创造了一个简陋的虚拟现实系统。他的资金来源于中央情报局、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署、海军研究所 (the Office of Naval Research) 和贝尔实验室。

1985 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斯科特·费舍尔 (Scott Fisher) 迁入湾区。他曾于1974年—1976 年在 “高级视觉研究中心”、1978 年—1982 年间在尼葛洛庞蒂的建筑机器小组工作过。他曾在雅达利公司参加过艾伦·凯的研究小组,离开后加入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在那里他建造了虚拟环境工作站 (VIEW) ,将第一个 “数据手套” (dataglove) 纳入了系统。用户移动数据手套,就可以在投射到他的头盔式显示器上的虚拟世界中移动。1984年,山景城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创建了第一个虚拟现实环境。1985 年,另一个无师自通的电子游戏专家贾兰·拉尼尔(Jaron Lanier) 在他帕洛阿图的家中创办了VPL研究公司,这是第一家出售虚拟现实产品的公司,著名的产品有托马斯·齐默尔曼 (Thomas Zimmerman) 发明的 “数据手套”。

1986年1月,一个绰号为 “Brain” 的电脑病毒开始在IBM PC之间传播。每当使用者从受了感染的软盘中复制东西时,也不由自主地把病毒在PC上进行了复制,然后再复制到这台机器所使用的其他软盘上。电脑已经变得像生物一样容易受到传染性疾病的感染。这个病毒是遥远的巴基斯坦拉合尔 (Lahore) 的一家名叫Brain的电脑商店的店主所研制出来的。更早的一个病毒叫作 “麋鹿复制者”,它产生的破坏性相对较小,因为它局限在苹果II型电脑的范围内。但是IBM PC标准的广泛采用,给电脑病毒的传染带来了极大的可能性。

硅谷工程师也是在这里发明的技术的使用者。当地电脑使用者的比例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高。这种递归式的生活方式的一个象征是Fry's商店,这是硅谷的第一家电子超市,于1985年在桑尼维尔开业,销售从电缆到电脑的各种电子产品。这里所创造的技术对于此间多元化的劳动者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事实上,这是一个团结的因素,是高科技而不是教会或者政府,给了这个群体一种认同感。

那些年,旧金山的主要文化事件可能要数 “全球连线” (WELL) 了。以 《全球概览》而名声大噪的斯图尔特·布兰德在1985 年发起了 “全球连线”,为计算机用户提供了一个虚拟社区,以BBS的形式进行在线讨论。布兰德就此发明了社交网络。它对 “另类” 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影响。这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的系统第一次对计算机盲的公众产生了影响。1986年,朱迪·马洛伊 (Judy Malloy) 在全球连线上发表了以计算机为媒介的超链接小说《罗杰叔叔》 (Uncle Roger)。1983年,克里斯蒂娜·欧盖娄 (Christina Augello) 创办了艾可西特影剧院 (Exit Theatre) ,成为当地表演场所的楷模。 《全球概览》 第一次把旧金山的艺术群体和硅谷的高科技人群连接起来。在20世纪80年代,这种连接日益增多:1981年,特鲁迪·迈尔·里根 (Trudy Myrrh Reagan) 在旧金山组织了第一届YLEM大会,这是采用新技术进行工作的美术家的会议; 1984 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学家罗杰·马利纳 (Roger Malina) 在旧金山设立了莱昂纳多协会(Leonardo),以促进艺术和科学的结合; 1984 年,马西娅·张伯伦 (Marcia Chamberlain)在圣何塞州立大学组织了第一次 “美术、设计、研究与教育中的计算机” 大会。 科学在旧金山湾区从来都难以预测。1984年,“寻找外星智慧研究所” (SETI) 在硅谷创办,这是一个先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后来由私人慈善家支持的非营利性机构。它实现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1971年的 “独眼巨人” (Project cyclops) 项目曾经建议做的工作,当时该项目的领导人是伯纳德·奥利弗 (Bernard Oliver)。 1985年1月,凯文·凯利 (Kevin Kelly) 出版了 《全球评论》 (Whole Earth Review) 杂志,它是斯图尔特·布兰德的 《全球概览》 的后续刊物,它把虚拟现实、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介绍给硅谷的黑客和大众。其文章体现了旧金山湾区软件开发工作中理想主义和未来主义的侧面。 在大学的无线电台和另类杂志的影响下,青年人的音乐经历了重大的转变。尽管受到乐器的限制,前卫音乐家们仍在试验那些应该由研究所搞的技术。从前卫金属乐团 “不再忠诚” (Faith No More) 到前卫民间乐团 “美国音乐俱乐部” (American Music Club) ,摇滚乐展现出一种颠覆性的倾向。 1986年,拉里·哈维 (Larry Harvey) 在旧金山的贝克海滩上举行了第一次 “燃烧的人” (Burning man) 活动。通过点燃一尊塑像,他开创了那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草根阶层的节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代表了旧金山湾区光怪陆离的文化与发烧友文化的融合。在短短几年内,“燃烧的人” 活动搬到了沙漠上,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独立美术家割爱把他们的作品在展示之后烧掉。这一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整个硅谷的经历 (而且无独有偶的是,它将在硅谷的 “书呆子” 们中变得非常流行——他们本来是不会对艺术有兴趣的)。“燃烧的人” 活动脱胎于一种反传统文化,这种文化是对硅谷所代表的精神的反叛,因此,“燃烧的人” 活动可以说是硅谷精神的一个恰如其分的象征。

你可能感兴趣的:(硅谷百年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