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个“积极废人”的真实经历,说说我是如何从1年学一本书,到1天学一本书的大转变。
如果你也在积极废人的边缘徘徊,建议你不要跳读。5000多字纯干货,让你在学习上少走弯路。
<<什么是“积极废人”? --总是爱给自己立flag,但是行动力却宛如废物,喜欢间歇性享乐后恐慌,并常常为自己的懒惰感到自责。>>
回想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却从没发现自己一直在被动学习,每天打铃上课,打铃下课,再+晚自习。家里-学校两点一线。忍不住想起了高考的那段时间,经常为了赶复习进度,一个章节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以一节课就搞定的神速。当下肯定很自豪,以为又掌握了一堆解题技能,到了模拟测试,呵呵......解题完全没思路呀!
常常学会了知识,却忘记了如何去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不是我们语文课从小背到大的金句吗。(先声明,我不是在说应试教育的不好,但起码从国内目前教育的发展来看,应试教育算是最公平的途径了。有些人老说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高考不就是给了无背景无权势的贫寒子弟最好的敲门砖了么...额...好像好像有点偏题了。)
基于个人经历,我是大学毕业后,才真正认识到了,会学习,才是王道啊。因为毕业后没有从事自己专业的相关工作,所以更加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于是寻找各种能利用业余时间,好好提升自己学习能力的办法,几经周折读到了像《番茄工作法图解》、《如何高效学习》、《意志力》、《颠覆平庸》、《洋葱阅读法》、《刻意练习》等之类的实用类书籍。认识到自身在学习上确实存在很多老毛病。
本想好好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学习还没到10分钟,已经偷偷瞟了几眼,旁边的手机,总怕错过收到的信息,看到一闪一闪的呼吸灯,就忍不住翻手去拿手机。半个小时过去了,人还在书桌上,心思已经跑了~曾经高考挑灯学习的专注力,到底什么时候已经被消磨殆尽了。
人前显贵,就要人后受罪,于是告诉自己,想要不平庸,就得忍得住寂寞。经过一段时间的效率学习,我的看书速度确实提升了不少。虽然达不到30分钟快速看完一本书,但起码,已经能做到一天一本书的速度了(当然,能有这样的速度肯定是有盲区的,不过实用工具类,商业类型的书籍确实是可以做到这种速度的,仅个人经验来说哈。)
通过理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下分享一些我的高效学习方法,仅供参考。
目录:
一、什么是高效学习?
二、这才是高效学习的好方法!
三、如何构建我们的整体知识体系?
四、思维导图。
五、为什么说要自律?
六、时间管理-助你颠覆平庸。
一、什么才是高效学习?
高效学习,就是在单位时间里,更有效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更多的内容。
想想每次到了晚自修的时间,有的要么跑出去走廊背诵,要么有人才匆匆赶过来教室,看到别人都在认真学习,于是拿起来也跟着拼命学习。每个人都有曾经为了成绩而拼命的光辉时刻,仿佛此刻的自己,背后正散发着金色的光环。然而,一节自修下来,已经有人开开始打盹了,额......
二、这才是高效学习的好方法!
就像走路,决定要去某个地点,就算导航失灵,你问路也能走到终点。如果你只是散步,迷路?!那就迷路了吧,大不了回头走。
1、要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没有目标的学习都是在耍流氓~)
设置好目标,再将目标分解成可落地执行的小目标。
有的小伙伴,一到了学习时间,就精神萎靡,于是给自己加油打气“拼了,期末这次要进入班级前三”,然后精神大发,继续学习。可到了第二天,为什么仍旧精神萎靡的样子。
切忌把目标一次性定的过大,不切实际总要受到打击,而应该订个恰当的目标。
比如总目标:“期末这次要进入班级前十”,在将目标逐步分解,目标A“本周完成物理课一个章节的练习题”,再分解下去比如有6课时:“周一完成1-2课时、周三完成3-4课时、周五完成5-6课时”。当然这是大概你要安排自己学习的进度,但不是死板的进度。如果中间因为完不成或者本周突然有测试需要复习,都需要灵活去调整。
每完成一步都要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比如好吃的,或者给自己买个小礼物等等。这样每达成一个小目标,都有一个反馈(成就感),这样的学习才会是津津有味的。
2、高效学习,一定要学会这4步:
2.1 快速获取。
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获取知识。想要输出,就得有输入。
快速阅读:想要更高效的学习,势必你获取知识的速度也要得到提升。有的人能一目十行,好像特别厉害,但是日常中我们能做到一目2行、3行就已经是人中翘楚了。
但是怎么才能快速阅读呢?
<<指读法,用食指指着书本,一行一行的划线,眼睛跟着食指的速度,一行一行的看书。这个看起来有点像乡下佬坐在地上读报纸的感觉,但确确实实,我记得小学的时候,老师也教给我们这个方法。>>
<<积极阅读法,脑子里想着,在这个节中,我需要掌握什么观点?观点要怎么应用它?然后跟着问题,去阅读。>>
<<练习阅读法,比如练习英语阅读,拿一段材料,加下你3分钟,阅读了多少行英文,然后乘以每行的单词数,在除以3,就能得出你分钟能快速看多少个单词。如果觉得太慢,就在进行训练,直达你觉得有能理解,有能快速阅读应该达到的速度。>>
笔记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我们每个人都熟的不得了的事情。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快速记下知识点,既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知识架构,还能方便用于下次的复盘学习。
笔记怎么做才能又快又实用,也是一个技术活。笔记不用那么漂亮,但是需要你自己能够看懂。
在这个基础上,你可以在笔记中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符号。用特殊符号代替词组,情景等。适当插入图表,能帮助你更好的理解知识。这是我搜索“马斯洛需求理论”时记下的,虽然很简单,但是一看到金字塔模型,你立马就能知道这个理论的层级顺序。
2.2真正理解。
任何学习,都得简历在理解之上,如果不能理解,那就是死读书了。
把你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起来,才能刻入脑海里。
比如用比喻的方法,去内化记住刚学的英语单词。
【如:eye是眼睛,那么 把两个e看成两个眼,y是鼻子。banana 是香蕉,把a看成一个个的香蕉。bird 是鸟,把b和d看成鸟的两个翅膀。】
又比如归纳总结法。
【故事背景:周末老妈饭煮到一半,叫你去超市买点盐,因为没盐了,顺便买瓶辣椒酱、胡椒粉,哦对了有道才需要牛奶,冰箱也没有牛奶了。此时你自己也想买瓶肥宅快乐水和薯片,刚打开门,老妈又喊,“今晚有客人来,你再带点水果回来吧,买4个苹果,1串葡萄,看看超市有没有荔枝,有的话也买点......”】
转眼你到了超市,请问,你记住你需要买什么了吗?不看上面内容,请闭眼数一数!你还缺买什么。
如果是我,肯定会记住我要买肥宅快乐水和薯片,没盐了,还有牛奶、水果:苹果,荔枝、葡萄,额....苹果要几个来着......
唉,数一数真的没有落下什么吗。
听说过魔力数字7吗。根据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博士的研究,普通人的心智不能同时处理7个以上的单位。 所以我们有固定的一个星期7天,7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7个音符。。。
想记住七个以上的单位,你就得学会把相似的东西进行联想归纳起来。
跑男里有一期节目,baby就用她的高效记忆技巧,征服了全场嘉宾。
连baby都在用的高效学习方法,在答题中瞬间就高大上起来,你怎么能不学会呢!
还有挂钩联想法。
就是把知识点,跟你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比如0-zero=英雄-hero等等,总之发挥你的最大想象力,即使剧情多么离奇,只要你能记住,不过这个方法,一般比较合适用来记住那些通常不怎么应用,却比较零散的知识点。
2.3有效拓展
对问题进行拓展,是不管学习还是生活,都会进场运用到的方法。
深度拓展——寻根问底,打破砂锅问到底。
横向拓展——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点”连成“线”
纵向拓展——发现规律,按照规律将不相关的事务联系起来。
2.4快速纠错
大神都有一个记错本/错题本。当实践中,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有理解错误的话,通常最好是记录下来,重新梳理知识脉络/思路。能加深印象,再次稳固知识。
2.5最后,说了这么多,实际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应用在实际中呢。
这里就不得不说以一个技巧了:费曼技巧。
理解那些你没有真正掌握的知识点;
记住那些你能理解,却可能在考试中遗忘的知识点。
把以上方法作为考前学习的高效率方法。
我们看,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1)选择一个你要学习的概念,
(2)设想你就是一位老师,然后尝试把这个概念教会给一个新生,
(3)如果发现自己卡壳了,回去重新温习这个知识点,
(4)用更形象生动的方式,教会新生,让他更容易理解。
这又要回到前面第一点说的,结合目标,分解目标,并落地执行。一个一个,自下而上去攻破知识点,最后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三、如何构建我们的整体知识体系?
有了上面的学习技巧,更应该要学习策略。俗话说的好,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先攻破知识点,在用全局观的视角,把知识从“点”-“线”-“面”,构建整个知识体系。
“点”:结合模型,就是用形象的图表,简笔画,缩写,特殊符号等,帮助你记下理解学到的知识。
“线”: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前一个知识点,是为了下一个知识点做铺垫的吗?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在具体应用题中,它们是如何结合起来实用的?
“面”:有了点和线,整个课本的知识,掌握起来,不就显得更加轻松了。
推荐一个知识管理工具:印象笔记
可以方便的帮你进行知识管理的框架搭建。
PS:几个建议
1、不要盲目“学习”,学习不是跟别人一样,坐在教室,图书馆里就是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要带着目的去学习。才能更加专注,高效。
2、找个集中的时间,去集中处理学习。事情做到一半,留着下次完成。下次又得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回到上次的状态,所以,同样一件事情,分成几次完成,明显就意味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啦。
3、不要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拖延症就是这样形成的,一直停留在想,没有直面自己不会的东西,而一直没有采取行动。所以记得设定目标,分解细化为可执行的小目标哦,这样才能小步快速前进。
四、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可以快速的帮我们梳理知识结构。有了输入,动手输出思维导图,或者去跟同伴分享你的知识,都是对你学习的进一步巩固。我自己形成的习惯是,一遍学习,一边构建思维导图。推荐几个思维导图工具:幕布、xmind、wps,process on,依据个人情况使用,我是习惯了wps所以一直用的是这个。
五、为什么说要自律?
记得前不久网曝王健林的作息表,早上很早就起来,健身,吃饭,看新闻,开始有一天的工作,一系列匆忙而规律的工作流程。
大神都是极度自律的拥护者。李嘉诚、柳传志这么优秀的成功人士,也都保留着高度的自律习惯。这不就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如何才能像大神们一样保持自律?
4.1能量管理
每周给自己安排好适当的运动量,比如每周3-4次,就算做不到,那就每天做20几个俯卧撑总能做到了吧。毕竟身体才是本钱,强健的体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迎接挑战。学习是场持久战,都9102年了,再不终身学习,你就要被时代抛弃了。健康的体魄,才是长时间学习持续高效最好加油站。
我自己很喜欢keep 这个健身APP,免费的训练课程基本上够业余运动爱好者使用了。其次它的运动社交模式,很多小哥哥小姐姐都会分享他们的运动打卡,你也可以打卡分享,同时也可以督促你更好保持运动哦。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是喜欢运动的,但是为了更好地保持住状态,我都会强迫自己一周锻炼4-5天,每天0.5-1个钟之间。
新增:人毕竟是有机体构成,保持足够的学习能量,除了建立在适当的身体锻炼上,当然也需要足够能量的摄入+加有效的休息来储蓄精力。比如我每天11点左右,基本除了有什么急事需要处理,不然会选择给手机调静音,然后倒扣(主要是手机呼吸灯很容易提醒我去拿手机),慢慢的养成早睡的习惯,当然我不会一开始到点就强迫自己一定要去睡觉,这样常常会适当起反。
那么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尽快进入睡眠状态呢!
有个词叫做“仪式性习惯”,其实就是所谓的条件反射。大家学生物课关于“条件反射”,应该会自然想到那个训练小狗狗吃饭的例子吧-每天在狗狗吃饭前,敲响铃声,然后给它食物,保持一段时间如此,以后狗狗听到铃声,第一反应就是分泌唾液。这就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这里想说的就是通过这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帮助我们建立早睡的习惯,比如我会选择在10:50左右的时候,去卫生间刷个牙,每天都保持刷牙的习惯,慢慢的一到刷牙时间,我就尽量让脑袋放空,因为又到睡觉时间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保持住了我牙齿的洁白,哈哈)。
ps:基于本人也有过一段长时间的失眠,那么解决失眠源头的关键,就是找到原因。是你睡前习惯刷抖音停不下来,还是你的情绪问题,比如焦虑。为什么会焦虑?因为自己目标的不达成or职场、生活的无力感或者是无法摆脱同龄人的比较心理,谁又升职了,谁又结婚了,谁赚钱了。管他XX呢,人最应该的是跟自己比较,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都是你最好的自己。如果你也有焦虑的修改,推荐一本书《身份的焦虑》,虽然没有治疗焦虑的灵丹妙药,但只有理解了焦虑的本质,才能更好的缓解焦虑情绪。就像人的情绪一旦被看见,就会缓解很多,憋着总会有爆发的时候。但也别忽略了,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生理的问题,往往也很容易引发不良的情绪。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7-8个钟的良好睡眠。
同时科学的工作状态也很重要,试着采用循环式的作息:比如每学习工作1个钟,就休息10分钟。2个钟后,休息0.5-1钟。更好的休息,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参照番茄工作法,下面内容会讲到哦!
试想一下:一个连续工作6个小时的人,和一个采用循环式作息的人,谁的效率会比较高呢。一般脑筋连转3、4个钟,头脑就该爆炸了吧。
4.2建立习惯
找出一天中,你觉得状态最佳的时间段,去建立你的一个好习惯。比如坚持30天,每天阅读15分钟,完成3件重要的事情,列当天任务清单,健身5分钟。
首先先问自己:“你保持自律的动力是什么?”
告诉自己,因为欲望。强烈的欲望我要考试名次冲上前十;更强烈的欲望,我学习是为了变现,赚更多的钱。
建立习惯的同时,也是在一次次增强自己意志力的过程。
也就是说习惯,是建立在意志力足够强的基础之上。当然我们就得先学会,如何增强我们的意志力,从微小习惯的形成做起:
每天列事务清单
每天做最重要的三件事
每天快速阅读15分钟....
通过锻炼形成良好的小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对抗每日懒惰。
4.3快速进入状态
人性总是懒惰的,但是如何对抗懒惰,让我们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呢。
提供几个小操作:
①先冥想5分钟,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
②哪些是学习重点?
③断舍离,整理出空白的桌面,只摆放学习必需品(最好手机静音。)把可能影响你走开书桌去拿的东西,放到手边,比如水杯。
然后就可以开始动手学习了。
说到这里,不禁想小小的科普一下“心流”这个概念,《心流》里提到,“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说白了,就是你在做某件事的时候,专注其中并享受到最优体验。设想如果你在学习中,能经常达到心流的状态,那学习不就成了享受!
但是研究表明,心流的产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消耗大量体能,或经过严格的心灵训练;需要高超的技巧,而且只要注意力一放松,就可能消失的无影无踪。”所以想把心流应用在学习上,那你可得使劲锻炼身体了。
如果把心流比喻为乐趣,那么乐趣的出现,需要集合八项要素:
1、体验建立在一项我们可完成的事情上
2、并能够全神贯注于该事上
3、有明确的目标
4、有即时的反馈
5、我们能够毫不牵强投入到活动中,即是自发的行为,并抛开所有烦恼。
6、在充满乐趣的体验中,你充分感觉到自己在控制自己的行动。
7、进入“忘我”状态
8、时间感的改变,几个钟犹如几分钟,几分钟宛如几个钟。
心流能够帮我们把日常中无聊乏味的时刻转变成充满乐趣,并能够自我成长的能量。
所以我们就更能解释,为什么篮球场上,有的人可以顶着烈日打几个小时,因为打球是他的兴趣,他要进分,没打一个球,他都知道,这个球进的好不好。
放到我自己身上,也可以解释为我为什么喜欢听音乐,尤其是那种带着清晰节奏、青春四溢的英伦摇滚,无聊的时候我经常可以听2到3个钟不厌烦,还跟着一起摇摆,可能在别人眼里像个傻子,但是我就是能够沉浸其中享受它。
书中作者也有提到,心流体验之所以能达到完全的投入,是因为目标明确,而且能得到即使的反馈。所以这也是经常我们说,做事要有目标、目标、目标。
六、时间管理-助你颠覆平庸。
刚听别人提到时间管理那会儿,我以为时间管理就是这样的。
每日指定非常详细的计划,然后一个个去完成,如果顺利,能按时的完成计划,如果不顺利,常常搞得自己学习很心累。
学习了时间管理后,原来这才是时间管理最大的误区:管理时间。
什么才是时间管理?
说白了,就是如何如何更好的进行精力管理。
番茄工作法——以25分钟为一个节奏,该休息安心休息,该工作就一心一意,专注的投入其中。
如果没有效率,那么管理再多的时间,也是浪费精力。
什么是番茄工作法?
——以25分钟为一个节奏,该休息安心休息,该工作就一心一意,专注的投入其中。
先完成一个番茄钟,你就能得到回报-休息/成就感。人从来都喜欢做有反馈的事情,反馈越快越好。
清晨安排当天活动,在每个番茄钟前,重新评估优先级。时刻确定自己在做的事最重要的事情。
学了技巧,还是要踏实的落到实处,结合实际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番茄工作法图解》中,番茄工作法需要工具:1个厨房用来计时的番茄钟、3张纸、1支笔
这些工具在现实中的使用,可能不太现实。
我把它对应优化为:1个手机计时器、1个Excel文档(3张工作表),
应对现实的学习工作场景,更为快捷实用。
如下,是我在某个周六拆解番茄工作法图解一书的番茄钟记录表格,为示例:
今日待办表:
活动清单:
记录表格:
一天结束要做3件事:记录、处理、可视化:
1.回顾学习/工作,改进个人学习/工作流程。
2.认清自身学习/工作习惯,进行调节。
3.形成自己的一套专属方法。
特别想说下可视化,我的可视化方式就是做思维导图,现在基本上涉及到我认为有用、比较具有结构化的知识点,我都喜欢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一个思维导图,然后保存为图片放到相应的文件夹中,任何想起来的时候,都可以及时复盘和使用。
本次更新至超7000字干货,绝对良心!建议收藏!
码字不易,求点个赞呀。笔芯!
关注我,我也会在这里持续更新有趣好用的内容哦!
微信搜索【KK的成长笔记】,回复“书单”,免费送你一份神秘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