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旅行,一次体验,一次探索,一份留念
引
这篇文章开始写于2019年1月3日。题目可能引起误解,好像我要写月记似的,其实是为了过几天去缅甸才写的,但我不想用什么花哨的名字作为标题,那是为吸引他人眼球的伎俩,写给自己就免了。我的生活记录一直连续着,过去空闲多,动不动就写,称为日记、周记都不为过,这些可以参考以前时不时的读后感或者自己写的书,最近的一篇是上个月尾写的《2018年年度总结》,而这篇文章算是续上了,理所当然以时间来命名。生活忙碌,若不是感想丰富或者意义非常,很难提笔,现在真坐下来写时,话到嘴边也再三思量,下笔踌躇。最后还是不多想,有什么写什么,就算以后重读不知所以或者乏味无聊,也不顾及了,在一定的情绪下就是这样的,这种情绪可能只有一次,沉淀了就像化石一样成为历史,可保不准以后掘出重新研究一下。
下面就说说这个情绪吧。年度总结里提到2019年初我要去缅甸教课,照理说这是绝对新鲜的 - 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专业、而且被一本正经地当作老师来对待– 好不喜悦,到现在为止,各项环节都通畅了,只欠时间一到上飞机、进课堂了。然而,心中就是乐不起来,似乎牵扯的很广,最后合理的总结为:过了一年,长了一岁,心境变了。这才开年几天,趁这个变化过程还热乎着,不妨回顾一下。
从圣诞节到元旦连起来有近十天的假,中间虽然也要工作,却像个度假心情,客观上,在内在外有很多人请假,想忙也没人回应,主观上,去年很忙乱,应该歇歇,放空就好。这种放空就是早上自然醒,什么也不安排,凭着兴致决定去哪儿,晚上也自然睡,熬到半夜也无妨,都是围着孩子转。这可把他们宠坏了,一会儿嚷嚷玩这个、一会儿要那个、钱花花地流,得到了又见异思迁。起初没多想,等到最后的两天觉得不对味了:这要开学了,孩子却懒散、挥霍、无序了,怎么可以!另外,工作的过渡期结束,事务不再新鲜,似乎都在重复着,不免有些困惑:难道以后的日子就这样平行下去了?就算要突破,可总提不起劲来,好像年度总结里说的“心的朝向”,总感觉那不是我要的,于是回到书本的爱好上找安慰,12月读了好几本。最后,就是为这次教课的一些担心了,教材虽然都是自己研发的,可已过了两个多月,起初很多的感觉没有了,面对为数不多的PPT页数,担心着如何凑够一天五个多小时的课时,现在抽空坐下来本是为了理理思路,却经不住写作的诱惑,先忙活这个了。这也好,写作可以让我安静,这对教学准备是必须的,于是有了种感悟:做什么事都要提前铺垫一下,运动前要热身、做爱前要调情、睡觉前要洗漱、开讲前要静心… … 推广来说,就是种能量的闭合辅助,即把不同元素朝着一个目的上凑,任何看似渺小的都构成了重要的背景 - 这么说有些抽象了,用“形成多项有益的习惯”来说更容易理解吧。这让我回想起去年上半年的学习心态,工作没那么忙,自己的爱好和对孩子的学习上都照顾到了,这就是一种铺垫,可现在,似乎失去了很多,就在刚才要出门清静时,孩子们还嚷嚷着,很烦,按理说他们这个年龄闹腾是正常的,可就是烦,我很确定,工作有些过度了,以后要继续学习放下,把家里的时间只留给家人,要闹腾一起闹腾,要学习一起学习。
就是这么种情绪,写完后我放下,去完善课件了。
两天后的周六,即出发前的一天,发觉课件还不够好,无意地在脑子里打转,影响了睡眠,白天陪孩子去游泳池玩的时我让爱人帮忙照顾,自己躲在旁边的肯德基继续完善,我说需要放空,一路上也不想说话,爱人说“那就游泳吧,锻炼身体也是种放空”,我无语:她怎么不明白我需要安静呢,两天后我一连四天高密度教课,不亚于学生一连四天考试吧,你若临考前两天却发现没复习好,还有心情运动吗?我就这么唠叨了一下,她懂了,就让我躲起来放空,于是我先看了看闲书,接着码字写文章,这么通铺垫后才开始正事了。这应该是临行前最后一次了。以后的记录要等到教完回新后,预计从几个方面分章记录:日记、教学理念、尾声。
日记
2019年1月6日 (晚上)
爱人和孩子坐地铁送我到樟宜机场第三端口,孩子有点吵闹,嚷着要和我一起去,劝说后改成让我带玩具,第一次学会讨价还价了。到了海关,外面的景物装修非常漂亮,机场动不动搞这个,配合不同的节日,这次是冬季童话版的,从某个角度拍照,不亚于去环球影视的感觉。离开家人,进入海关,我第一次知道入关后还要坐SKYTRAIN,以往回中国都是在第二端口,三号果然比二号先进不少。这两天我在看孙红雷的《落地请开手机》,像我这么老土又不爱科技的,一般不碰网络电影或电视剧,可一旦陷进去就出不来,朝思暮想地要赶在上飞机前把它看完,不然讲着课走神了怎么办。于是赶快找到候机厅,在附近的沙发坐下寻找机场的免费WIFI,用剩余大半个小时快速看完最后两集,了了心愿。另外提醒其他乘客,要坐下来看信号才稳定,貌似WIFI也要追踪IP地址,移动着用可能改变了地址而短线吧。这也是我第一次目中无人地走到安检门,依依不舍地把手机扔进盘子里接受扫描,人家说“还不到时间呢,现在是另一班飞机在检查”。看看,网络害人呀,上错了可怎么办。
坐的是缅甸国航,小飞机,左右各三个座位,尺寸似乎比酷航还小。找到我的座位时,一位妇女靠窗正坐着,旁边挨着他的儿子,我示意那应该是我的位置,她乖乖让座,似乎提前就知道却想试试运气什么的。等换回座位后我还有点儿后悔了,名曰靠窗的座,是登记时柜台人员问我的,可哪里有窗户?环扫四周,就我这个座位靠着窗户边却没窗户,另外一边按理说是对称的,可也有窗户,就我的没有,这背的。起飞前先是一通缅甸语解说,好似天书,后来是英文,可头顶的屏幕显示着中文字幕,好神奇呵。其他杂志等等的广告就没中文了。我开始以为只是一个半小时的飞机,票上这么写着,飞机也管饭,心想挺惬意的,喝着饮料吃两口后就到站了,后来迟迟不到,直到服务员的第二轮送水时从头顶的屏幕发现时间不对:缅甸的时区慢了一个半小时,也就是说,机票上的起飞时间是新加坡时间,到达却是缅甸时间!因为我这么多年只往返中国和新加坡,都在一个时区,所以没注意这个,也就是说,飞行时间实际上是三小时。其实我略微用心就能发现猫腻,因为票上回来的时间显示五个多小时,往返都是直飞,明显不合理,可是就是没有注意,也许,现实中大家都会忽略显而易见的猫腻而糊涂过日吧。飞机上的饮料有烈酒,这次没有家人的监督,我果断点了一杯,其实很希望服务员什么也别加,慢慢给我倒一杯,喝个晕乎到站,可没好意思开口,别把旁边的小孩带坏了啊。人家就加了些冰,我趁着没融化赶快灌下。
三小时还好,清醒着到达仰光机场,指示牌是英文和缅甸文,顿时发现英文好重要啊!很快顺着牌子取了行李,出去找到举着牌子等我的司机大哥了,他穿着裙子,严格说,是一块大布围成的尺寸很大的筒子,套进去然后扎紧成了裙子。他的英文不太好,基本还能交谈,上了车后我发现没有还钱,因为缅甸的钱不可以在新加坡换,就问他,他说“many many place”,况且已经很晚了,我说明天自己解决吧。在路上,他帮我接通学院接待的那位女士,报了平安再问她明天怎么见她,她说会去旅馆接我的,我就放心了。
黑夜开车没什么风景可看,不过对路况还挺新鲜,一路上都是双向路,每个方向各三条道,很多地方没有路灯,车速又快,和迎面的车擦肩而过,有点不适应。缅甸车是靠右开的,可司机的座位在车的右边,这可开眼了:既不像中国,又不像新加坡,世界处处皆奇妙啊。后来听我的一个学生说,缅甸也在修改车辆,新车的驾驶座位都在左边,但我到现在也没看到一辆这样的新车。车牌也分颜色,红色给出租车用,白色是其他的车,司机说还有另外两种颜色,我没留意。记得路过一个似乎公车站的地方,公共巴士都靠路边停着,开始时零星几辆,后来一路都是巴士,我才确定是巴士的集合地了,再一想现在的时间,应该都下班了吧。慢慢靠近市区就规范多了,不过感觉旅店和机场不太远,应该在市区的边缘吧。按理说从机场出来的路应该宽敞明亮,也算城市的象征呀,可我觉得开始的路从窄到宽,从暗到明,快到旅店时才像条城市的路了。
到了旅店,司机没下车就走了,旅店服务生知道我这个时候来,招待周到,帮我从车上提行李,迎宾桌上给我准备了一杯果汁,简单登记后又帮忙提着行李带我去6楼的房间,我顿时冒出个想法:是不是要给小费呀,据说这个国家的工作收入很低,可服务得这么好,给点儿理所当然,最后确定是我多心了(在以后的几天中,从商场、餐饮、学校普遍的招待中,我都感觉到这种服务的亲切,反正和新加坡不同,这里也是服务周到,但显得专业,不是亲切,而且在餐馆吃,还感觉匆忙)。房间很普通,装修简单,以木色为主,楼道里一股淡淡的霉味(后来几天可能是闻惯了,就不察觉了)。进屋后没有霉味,房间倒很大,双人间,配有厨房,锅碗瓢盆都有– 这倒新鲜,空调很凉快,还有免费WIFI,插座和新加坡一样。
因为很晚了,我迅速洗澡,冲凉的水很快就热了,其他的一切留给明天。在之后几天的体验中,相比周围环境,这个酒店还是不错的。
2019年1月7日 (教学第1天)
旅店的2楼从7点到10点提供免费早餐,我7点出头下去,餐厅里空荡荡的,木制的古风桌椅倒很雅致,上面放着小盘子和刀叉又有点西式风格。服务生迎上来给我两份菜单,一个亚洲版的,一个美国版的,我点了美国版,包括一杯果汁、一小壶咖啡、一张鸡蛋饼和蔬菜还是火腿拼成的盘子、两块烤面包,一道一道慢慢上来,已经不错了。以我的饭量,都吃了也不觉得饱,不过第一次来缅甸,小心为好,别吃坏肚子。
我慢慢吃,抬头看看电视,播放着美国CNN频道,据说现在美国的政府因为财政问题又关闭了,之后的几天都是这几个在荧幕上磨磨唧唧。8点出头,我到1楼的接待处等,终于见到学院接待的工作人员N女士了,之前已经和她发送过无数电邮,现在见到真人了。
我们一起搭出租车来到学院,这才见识了仰光的街景,坦白说,连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也不如,两旁的楼房又乱又脏,沿着街道排列虽然整齐,但高度上层次不齐,一路显得拥挤。路上行人很匆忙,毕竟也是城市,还是有节奏的。交通灯虽然管用的,但穿马路的行人随处可见,车本来就多,等也管不住,一辆接一辆的,这些行人却能自由穿梭,看来我在新加坡安分惯了,已经失去了在中国本该正常的穿越本事。学院在一家不起眼的购物大楼里,这座楼很平常,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明显的购物风格,况且名字都是我不认识的缅甸语。
从大门进去好像进了拥挤的大市场,穿越几步到了楼梯,看到了学院的指示牌,上了2楼,整个楼层都是学院,里面倒挺整洁雅致。快到点了,不废话直接进了讲堂,它和我预想的差不多,只是椅子摆放成扇形面向讲台,讲台配有投影屏幕、电脑、白板,算齐全了。美中不足的是讲堂中间立了根柱子,十分碍眼,似乎这里本来不是个讲堂吧。里面已经坐了几个学生,我默默地调试电脑,故作低调,小心脏却怦怦跳了。具体的讲课过程我就不在这流水账的日记里说了,之后另立篇章。从校园环境整体上还是有落差的,本以为我会在一所大学里,学院是其中之一,那么我就可以趁课余时间到周围逛逛欣赏一下,但现实是下了楼就是吵闹的大市场,外面就是混乱的街道,还是待在楼上的好。
中午要解决吃饭问题,我还没有换钱,好在一位同学热心,带我去附近的银行换了22万揣在身上,合新币200元,顿时成了“富翁”。然后人家有事就分开了,我自己走回学院大楼,差点有种迷路的感觉,因为来的时候光顾着和学生聊天,没留意街景和哪里转的弯,两边的街景多数没有中文字,我又不知道自己大楼的名字(别忘了那是缅甸文),就这么摸索着走,距离感还是有的,假如走多了没找到,说明走错了,同时,一路上打量着哪里适合吃饭。街道旁的店倒不少,没有一个路边餐厅,这和新加坡迥然不同,甚至让我冒出个问题:这么多的老百姓怎么解决午餐问题,总不能都自己带饭吧。找到了大楼,在1楼大市场问问人,她们似乎听不懂我说什么,打个手势指示我再出去的某某处有餐厅,我又走出去往远眺望,一片混乱,无心寻觅。算了,还是回学院忍一顿吧。上楼,却发现学院有自己的小餐厅,因为我来得晚,现成的都卖完了,一小伙子给我个菜单,也仅剩两个还能点,我随便指了一个,上来的是“鸡饭”,就是四个油煎过的鸡块和一碗油炒过的米饭,没蔬菜,比新加坡的还简单,好在米饭味道别致,不算失望,而且人家说对老师是免费的,我又高兴了。我看过价格,就算自己掏钱也不贵,和新加坡一份菜饭差不多。晚上我去附近的超市逛了逛,吃喝更便宜,只有新加坡的三分之一价格吧,看来学院算高价了。
下午上完课,那位帮我换钱的同学开车带我去附近的一座庙看了看,挺大,布满一座山,据说是缅甸最大的庙,这是缅甸重要的文化。
门票对本地人免费,外国人就1万,无所谓,毛毛雨。相比外面200元的停车费,就是两毛钱,这倒让我吃惊,我问了问油价,也和食物一样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价格,缅甸养车好便宜啊,再问问车价,也是三分之一左右。上了几个台阶就要进庙时,一小伙子指示要退回去脱鞋脱袜子,整座庙都光着脚走。他提着个超市样子的塑料口袋示意我们掏钱,我以为是对刚才不脱鞋的罚款,学生解释说是为庙捐款,我随手一张1千元,毛毛雨啦,心里嘀咕:用个塑料袋要钱,最后这钱真能进公家口袋里?一路上与这位同学交谈中,得知他家有8个孩子,他是最小的,还学音乐,是一个教堂乐队里的大提琴演奏者,另外会钢琴,他让我看他表演的视频,刮目相看啊!要不是这个国家名气上的约束,他应该是很优秀的人才。后来他有其他事情,一再抱歉说不能陪我逛别的了,我说很好了,毕竟自己劳累了一天,昨晚也没睡好,早早回旅店补觉吧。
2019年1月8日(教学第2天)
在新环境里早早就醒了,一看时间还早,躺在床上看几眼书,我带了没看完《大灭绝时代》和一本萧伯纳的《奇迹般的复仇》,先把《大灭绝》消灭了。下楼吃早餐,和昨天一模一样的选择(我这人简单,后来几天都点一样的)。这回自己打的去学校,让接待处帮忙叫车,把价钱谈好,说是1500到2000元之间就可以,可那辆出租车要两千五,时间要紧,我就不讨价还价了。我感觉本地人挺会做生意,看到外国人,满口开价,幸好是让接待处帮忙叫车,不然不知道要多少呢。那司机很善谈,说他的妹妹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的签证处工作,说得很自豪,下车时我给了两千六,让他找钱,他说“no100, small money, ok lah”,我笑着下车了。
教课的细节留给下一话题,先谈一谈若干同学吧。昨天我把联系方式放在屏幕上,马上一堆人加我的微信(不过他们更多用的是WhatsApp和Facebook),其中几个用华文命名,连我也好奇他们怎么懂华文。除了昨天带我去庙宇的那位同学,另外一个用华文和我打招呼,他的爸爸是台湾人,妈妈是缅甸人,华文是他第一语言,他在另外一个城市,为了这门课来仰光的。很好客,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忙就说,别客气”,我说“绝对不客气,那就考虑带我去哪儿逛逛吧”,我们约好第二天出去逛逛,说还有其他的同学一起,也驾车,真好。貌似缅甸的学生们很有款啊。
回到旅店,发现被重新整理过的,虽然我没有提醒过他们,矿泉水也多给了两瓶,这是我特意嘱咐柜台的,因为缅甸的自来水不能喝,全靠矿泉水过日子了,我只用自来水刷牙。晚饭到附近的购物大楼想找个馆子解决晚餐,这大楼四五层,全是买衣服的,绕了一圈只找到亚坤(新加坡的知名咖啡店),真是缘分啊,吃来吃去还是“本土”的。
然后继续逛,有家理发馆,虽然我头发不长,也体验了一下,不知明天学生见了会不会竖眉毛。之后去超市买了点啤酒和小吃,万一还是睡不着就喝点儿,我一喝酒总会开始HIGH些,后面就有困意。回酒店后喝着酒还是无聊,冒出个想法,说不定遇到个附近的女网友聊聊也好,至于什么艳遇的就不多想了,然后播弄QQ,进了“附近的人”,又进了“直播间”,好神奇啊,真有人直播!这可是我第一次玩这玩意儿,开始我以为是假的,就发个信息给主播,人家回应了,是活的!兴奋之余开始码字,可主播很忙,前句不搭后句,不一会儿我就厌倦了,顿时发现自己真的很无聊。换几个主播间,起码找个顺眼的,找到一个,里面没人说话,我就发言,人家也搭理,说的多了我问她能不能留个微信,我还是很真诚的人,告诉她我是来仰光出差的,她说她在广西!可QQ显示在附近5公里内呀,这网络太不靠谱了!罢了,缘分不限距离,我问了两次她的微信,人家貌似没看到,很从容,真机灵。
2019年1月9日(教学第3天)
重复的略过。我早到了一个小时,于是想着提前写这篇文章了,这几天所经历的我都在纸上记下关键字,不想任何细节溜走,随着记录变多,料想会是篇很长的文章,怕回新加坡后无暇应付,早早写点儿吧。我问柜台人员学校的电脑能不能打中文,她不确定,估计以前没人这么用过,我尝试了一下,在设置里加了中文,成了,就噼噼啪啪忙起来。电脑室是玻璃墙,我抬头就能看到讲堂的门,临近9点时看到同学陆陆续续来了,麻利保存关机,开讲了。
讲课部分同上,另立篇章。直接谈下课后学生带我玩吧。三个小伙子驾车带我去翁山树枝她爸爸的故居,翁山树枝我听过,缅甸当前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获了诺贝尔和平奖,至于为什么她爸爸也出名我就不多打听了,可能因为她爸爸出名她才出名吧。我们到时,故居已经关门了,透过篱笆墙,我看到它像个迷你版的克林姆林宫,我感谢几位同学的诚意,说这也算看过了,别人问我时,我起码知道故居的颜色了。他们又带我去海边的一个集市看看,好像中国乡镇赶集的那种集市,挺多小吃,我不敢吃,怕坏肚子。也有小游戏,500元投飞镖射气球,4只飞镖都中的话可以拿走毛娃娃,正好我孩子嚷嚷着让我回新时给他们带礼物,我就尝试一下,眼高手低,都不中。换一个用小竹球砸罐子的,离你两米远的十个罐子四三二一摆放着,我轻轻扔出比较准,但底层的罐子仿佛砸不动,我好奇想看看是什么材料的罐子,人家把倒了的拿给我– 就是普通的空铁罐呀,一学生对我说,其实底层的罐子装了石头,人家靠这个赚钱的,我明白了,对对,一定要让人家赚得快乐,于是,卯足劲儿做出棒球得投球动作,定要砸它个稀巴烂,结果扔偏了。
到了海边,很多鸟围着小舟环绕,有的栖息在水上,这些小舟给游客用的,可以载到一两公里元的一座小岛上,或者来回划一划,我问那是什么鸟,学生说是海鸥,海鸥!我第一次见到海鸥啊,还这么多,赶紧拍照!
然后他们带我见识仰光最好的购物大厦,还不好意思地说,因为我是来自新加坡的,小商场可能看不上眼吧。我说客气了,就是逛街嘛,怎么都行。那个商场和新加坡的差不多了,我去顶楼电影院看了看,像《水行侠》《变形金刚-大黄蜂》这些都有,不差新加坡的。然后带我买了一条缅甸的男人裙子,就是接我时司机大哥穿的,我什么都要体验体验,买了马上穿着出去走,可心里有些打鼓,问学生们“确实没人注意我?”,他们保证,我就出去走了,果然没人注意。不过在电梯里我一开口说英文,人们就回头看我了。
肚子饿了,他们请我吃“重庆烤鱼”,难得的缅甸里有这么正宗的中国馆子,也是我第一次吃。不忘喝酒,举杯共饮。
2019年1月10日(教学第4天)
不留神倒最后一天了。每天掰持六个小时的英文,我竟然挺到了现在。最后一天不打算讲得很满,留出最后一两个小时和学生自由交谈、拍照留念什么的。也因为这几天熟悉的缘故,现在他们才活泼起来,都来和我拍照,这是对我的认可呀!
之后几个女生也要请我吃饭,好!这算齐了,有男有女,都请我了,不枉此行啊,你看当老师多好,每次认识这么多朋友。我们又回了亚坤。
饭后他们把我送回旅店门口才告别,太客气了!可我的兴致还没过,才不过5点多,我就一个人了,怎么打发漫漫长夜?虽然知道第二天凌晨五点就要退房去机场,早睡是应该的,可怎么睡得着。这是我第一次旅游、第一次讲学、第一和这么多朝气蓬勃的朋友们欢乐、就这么完了,于是我暗示他们“假如晚上没什么事,可以叫我去喝酒唱歌什么的”,他们还是散了,毕竟学生呀,开口闭口就是“老师”。一位漂亮的女生送我一个钥匙链,我多开心啊!纯纯的对我的敬意和感激,我看着它就是开心,想着她,于是和她晚上继续聊天,还让旅店工作人员给我多买了两瓶啤酒,送一瓶给他,问他喝不喝我一起喝,他要工作,就先收藏起来,我就回屋自己喝,一定要喝醉,边喝便和那女学生聊,慢慢脱开了老师的束缚,什么都聊,浑话都说出来了。我这颗罪恶的心啊,会把人家吓到的。后来真的醉了,睡了,酒醒时我知道也是梦醒时。。。一场缅甸之梦。
我不后悔自己所说所做的,不仅是上面醉酒的话,还有下一章里我对教学的几个大胆的尝试,自信都是一般人不敢想不敢做的,我跟着自己的心走,不知道有没有人理解,还是误会,但我无悔。
教学理念
我教的是工程管理,四天的教学必须放在一起来阐述这些理念。
首先,我试图融入人文学和交流学,让学生们感受文理不分家,知识是一个。比如我在对概念举例时:“什么是管理?”我旁敲侧击,让他们想想“什么是苹果?”,它可以是水果,也可以是手机,还可以是。。。一个事件:牛顿被苹果砸中,于是,我想起了牛顿,接着,想起了他发明的微积分,于是想起了在微积分上与他争高低的莱布尼茨,这便连接了哲学。理工科的书本中有很多以人命名的公式、定理、推论等,假如稍微留意,这些人都是敲开人文科学大门的钥匙,于是,知识无限,乐趣无限。正因如此,我总是跑题,每天用十几页的PPT掰持了六个小时。
我不担心学生不爱听,这牵扯交流学。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前几年在我的读书爱好上我已分享了很多,小众讲演没问题,大众上也有偶尔的机会,比如两年前在本地学院当讲师,和去年为女儿小学的义务演讲,我也足够自信了,也渐渐品味到:没有什么大众小众演讲之分,只要你展示了真实的自己,把你的想法、情感真实地传达出来,人彼此都是活物,对方会感受到的。我尽量创造学生表现的机会,每讲一个小时留出20分钟让他们自由小组讨论,自愿举手上台发言。第一天我就明确灌输和执行了这个想法,似乎人之间总是慢热的,况且他们很年轻,多点羞涩,响应的不够积极。我软磨硬泡,还是不行,其中有一位非常主动的,这是天性所致,我反而不需要激发他了。我本打算等他们上来几次习惯了讲演气氛后我再指点些技巧,但光这个破冰就拖拉了三天,最后一天总算放开了,可能是讲完课要照相留念的缘故,大家都轻松了,于是一个个上台回顾我给出的问题。当然,还有个厉害的原因是,我已确认是评卷老师,所以我准备把课堂表现也纳入评分考量,凡是上台讲演的人有额外加分。即便这样,响应的也是少数,但气氛足够活跃了。后来有人短信我说:其实他们很尊重我,也理解我的苦心,可是他们的语言水平不好,没自信上台,但是对我所讲的都认真写了笔记(别忘了我说过很多是我临时发挥的),我很感激,其实没打算他们记什么,听懂了就好,凡是要考试的,那十几页的PPT里都有了,也许,这就是他们一路来的学习习惯,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束缚了他们的思考。知识,有时很模糊,体会到了却说不出来,能说出来的已经有了偏见,再被听者清晰记录,这偏见就更大了。
在知识传达的方式和力度上,我冒了风险,记得第一天有人在后面吵闹,我严厉地说“不想听就出去!”不过,我补充了为什么严厉,第一,一个聪明的人应该在适合的地方、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假如课堂不适合他们,就应该出去做他们适合的事,反正这和考试无关,我已提醒他们答案都在讲义上,不来听我的也无妨,那么,既然来了,一定想听我其他的一些什么,那就是我的实际经验,我对知识另外一种理解,这种理解很晦涩,有时让人承受不了,刚才的训斥不就是是么?我努力把课堂与现实联系起来,告诉他们,如果你去开会,老板在讲话,你却不听并在后面吵闹,即便老板不说什么,在他心里已经把你除名了,这是人的品质和形象问题。我之所以赶在课堂用另类的方式,是因为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它必须联系实际,我不能把学生舒舒服服地斥侯着,等他们到了社会才发现是另一回事,他们都已经成年了,该懂了。这不像小学生,如果你训斥过头,孩子的心会受伤,那不是讲道理可以弥补的。后来果然好多了,能来听课的认可我的价值,一路来都认认真真、安安静静,当然,也有打盹的时候,毕竟连续六个小时啊。我觉得当业余老师挺好的,起码不会被负面的作用去担心丢饭碗,所以当我觉得有必要用另类手段时就用,坚信这是知识,他们迟早会明白的。于是,我略微解释一下我对上面一位女生的不良交流,是邪恶了点,但是,她善良,她明辨是非,她经受了考验,假如没有,就换我经受考验了。那么,谁是老师,谁是学生呢?都不是,生活是我们的老师。
尾声
凌晨,宿醉未清,顶着心跳,我回顾房间,记下最后的瞬间,背包,提箱,退房。同一位司机大哥准时接我,他似乎不记得我了,难怪,每天拉那么多客人。坐着同一辆车,走着同一条路,从宽到窄,从明到暗。临上飞机前,我最后一次短信了所有曾经帮助我、接待我、或被我烦的学生、朋友们,可能还早,没有人回复。后来,都回复了,那位被我吓到的女生没有回复,但我知道她很忙,看到我的留言也会回复。我知道,登上飞机回到新加坡后,梦彻底醒了,生活依旧。
据说,学院半年后还会找我去,是下一批学生了。再去时,同样的故事,同样的欢乐,同样的感动,和小小的离别惆怅。。。那么,这场梦,到底醒了没有?
Lazy Tiger
2019.01.11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