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能成为你自己(重读《你别无选择》)

      居然在Quincy的图书馆找到八十年代的《你别无选择》!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中学时代,只读过一次。严格说,那时它还不是一本书,只是小说刊物中的一个中篇。但那时它已大名鼎鼎:如果还不知道什么是意识流,请看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

    说来奇怪,当年是在懵懵懂懂中读完这部小说的,但有些字句就像印在脑子中一样。以至于翻开第一页,看到:“李鸣已经不止一次想过退学这件事了”,竟感觉中间的岁月不曾存在过,仿佛一个温习功课的孩子,打开书,静静地复老师刚讲过的内容。文字的力量竟能如此根深蒂固,穿越时光。

图片发自App

      可能有人觉得《你别无选择》杂乱无章,但即便过了30多年,看起来仍然前卫。不知道是刘索拉太超前,还是时代竟远远落后于从前刘索拉书里的人物都认真活着,认真追寻。每个人。执着寻找“力度”的森森,写不出曲子想转做钢琴手、又在灵感中重拾作曲的戴齐,真正才华横溢的孟野,不断擦“功能圈”、擦地板、后出国寻求新路径的小个子,窝在被窝里不断思考的李鸣,死而犹在的马力......甚至孟野的文艺范儿过度的妻子,都充满了执着和追寻。他们在思考和追寻什么?通篇只说了一件事:寻找和追寻自己。这篇小说让我们想起一个美好时代,在那个时代里,每个人在努力成为自己。人们在音乐、文学和艺术中不断找寻,在经历里去思考和印证,执着而迷茫,方向却始终如一。文中有董客这个人物,董客的存在更像一个预言,在文中明显不被赞成却成为后世主流的预言:为了获得名声、地位不择手段也不在乎自己风格被泯灭的预言。

      前些日和朋友聊天,说起一个话题颇有趣:拿在手里的一切,无论是财富、地位这样显性的,还是个人感受这样隐性的,我们是否都为此付出了代价?我始终是经济学的拥趸。如果用一种看似很笨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就能看出所有得来的,都会付出代价。不同的是,有些先支付,有些边发生边支付,有些,会滞后支付。生活中的很多愤愤不平,不过产生于我们不愿付账

      前两周有朋友过波士顿,本想请教专业并实用的大学申请问题,请朋友给个可操作性的规划。朋友在美读博士并生活工作多年,很多对美国教育的认知都来自朋友的科普。我喜欢务虚的方法,因为在务实之前的务虚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最最重要的,因为务虚中才有思维的轨迹,解释了我们何以从A点到了B点。不解决why,上来就谈how,不仅不科学,而且后果有点儿可怕。当然,这也只是某些如我这样偏执的人的认知朋友在务虚的讨论中仅用一个实例就说服了我。他问我看过在utube上于谦的访谈没有?真没有。他说于谦讲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我定位。不是每个人都是郭德纲,郭德纲有郭德纲的能力和使命,于谦有于谦的。于谦不想争股份,争利益,只想在自己的角儿上做好。最后有人搭台,有人唱戏,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的成功和自在。这番话对我来说,是醍醐灌顶的,一下子解决了多日想来想去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有时觉得自己的思路很清晰,执行也很坚定。但遇到一个重大问题,就会受潮流的挟裹。很多人不能幸免。看现在的教育选择就知道了。和朋友断续讨论了一下午,结论很清晰:成本最小的方式反而是做自己。

图片发自App

      再回到《你别无选择》。很钦佩刘索拉,是女子中真的才华横溢者。也很羡慕她,将年华始终放在自己最想要的追求上。做音乐,写小说,我没听过她的音乐,但看过很多她的小说,都好,越写越好。人们有很多种解读世界的方式,在我眼里,她从未浪费过自己。没有费力把自己生生嵌进社会结构中,没有让真实的自己披上外衣来适应外在的世界。她活在自己的音乐里,活在自己的文字里,用广阔的视角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一个能在二十几岁写出《你别无选择》的人是幸福的,更幸福地是在自己认定的宿命般的追寻中一直走下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这是世界分别我们的方式。就像植物,有的开花,有的只是一径地长叶子;有的结实,有的从没有果子。如果一棵树想成为一朵玫瑰花,听起来很荒谬。在《你别无选择》中,董客的追求就是,只要能获奖,自己既可以做树,也可以做玫瑰花。如果愿意深一步思考,这正是我们通常的选择。为了进某所大学,不喜欢学的可以学,而且要拿高分;不喜欢做的可以做,只要符合包装的要求。这样做其实是简单的,因为跳过why,直接到how,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直接命中靶心,直线式,美丽简洁的射程。世界上可怕的事情不是发生在引弓射出的一刻,而是在正中靶心之后。那时,事实会让人不得不回溯why,为什么是这个靶而不是别的?为什么十环一定是最好的?……太多问题不得不反思。不思考在前,必然反思在后。人们用了太多的时间赶路,却花最少的时间去想为什么是这条路而不是那条路。

图片发自App

      刘索拉后来写的小说越来越醇厚,但我还是爱这一篇。我们曾经拥有一代人,他们所追寻不是蝇营狗苟,在世上拥有很多零的银行账户,很多栋房子,显赫的学历文凭,他们用最笨的方法做自己。所以,他们不折返。而有的人,在跟着别人走了大段路之后,才发现这不是自己要的。如果够勇敢,就支付一笔巨大的重置成本,找到自己的路。很多人,可能就此不能复返。走得越久,重置成本越高,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支付巨大的代价。

      世间最笔直的路,也许就是从自己出发,又向着自己去。这里说的,是理想,不是需求。动摇的时候,可以重新翻翻《你别无选择》。中学时我以为这是一句漂亮的口号,现在才知道,是最符合经济学的事实。书常读常新,信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只能成为你自己(重读《你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