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说历史 | 为什么我说《楚乔传》背景是胡编乱造

在抠图黑技术普及的当下,之前IP大热《楚乔传》躺枪了,而不管情节所匪夷所思,结局多莫名其妙,现在还是估计是要上第二部的节奏了。

想起赵丽颖小姐的成名作也是一部南北朝时期背景的电视剧——《陆贞传奇》所以。。赵小姐你长了一张少数民族少女的脸喽!

大家纷纷惋惜赵小姐的演技也救不了当口,居然有通稿发出来说,林更新童鞋饰演的男主,原型是宇文泰,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奠基人(度娘语)

虽然更新同学顶着一张面瘫脸,在努力cos白子画2.0,但是你说这货是宇文泰,我是实力拒绝的。

当然比起林更新的角色,窦骁那个燕洵世子的角色,更是无从谈起。不过他,不叫慕容洵,真是可惜的哈哈哈~

赵小姐的成名作,《陆贞传奇》也是南北朝背景下,只不过这次从北齐到了西魏。

那我们来科普下西魏、北齐到底又是怎么回事?

时间来到了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北朝就算是开始了。北魏,著名的鲜卑族政权,拓跋氏,是不是有点眼熟,你们之前追的伪复仇,实玛丽苏大剧《锦绣未央》就是这个年代的哈。

有人跟我说,唐嫣那个角色原型是历史著名的“文明太后”,我也就想说,你们不要闹了好吗?!

剧说历史 | 为什么我说《楚乔传》背景是胡编乱造_第1张图片

三版冯太后对比

那顺便说下,历史上少数民族里面出太后比较知名的,也就3人,北魏的文明太后、辽萧太后、大清的孝庄太后。

一、文明太后冯氏走上政治的第一步成功,就是没自己生孩子!what?

因为北魏有个奇葩制度:为避免母凭子贵的情况发生,因而效仿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立其子故事,实施所谓的母死子贵制。后妃一旦产下皇子后,都将一律赐死。#后面历史证明了这个制度虽然残酷,其实还是有点道理的……(。#

冯氏被册立为皇后,却没有生下皇子,而是作为嫡母、祖母先后抚育了献文帝和孝文帝,一时权势滔天。

不过母死子贵制虽然过度残忍,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鲜卑族母系氏族遗风的存在,母系实力干预朝政的情形较多,要防止这种现象出现。

然后高中历史课本,告诉我们孝文帝和冯太后汉化改革了,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还顺便把自己本家的姓也改了,不仅自己改,还把主要臣子的姓也给改了,他隆重推出了包办指定婚姻,规定门第之间的联姻。呵呵(这汉子也是很拼)。

“我觉得元比拓跋(拖把)好听,改名从我做起嘛”2333

然后就是高中历史没有告诉我们的了,汉化改革还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因为孝文帝除了改姓族,还做了迁都这一壮举。把首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了洛阳。

二、来稍微说下迁都这件事情。

#正方:为了彻底学习汉文化的政治制度,这个是废话(。

我们要从时间节点上来看,从公元386年拓跋珪称代王,鲜卑拓跋部崛起,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南朝也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东晋都已经沦落到要个白痴来当皇帝的地步了,而拥立司马家族的王谢家族估计也后继无人。期间,一代武力扛把子南朝宋武帝——刘裕也登上了历史舞台(420年)。

既然代表华夏正朔的东晋已经被宋取代,所以北魏夺取华夏正统,神州正朔的继承权的最佳机会已经降临了。因为当年除了东晋皇族和士族“衣冠南渡”之外,北方的士族和人口也还是很多的,北方始终是处于一小簇胡人统治汉人的局面。

这跟苻坚当年坚持打淝水之战目的基本是一样的,在内部矛盾激烈、不同族还不安耽的情况下,不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就急于南下的企图心是一样的。只不过碰到个“东山再起”的又心理素质奇好的谢安,这便是后话了。

#反方:当初为了保证首都平城的安全,故在平城以北边境设置“六镇”,为了防御来自北方柔然的侵扰,拱卫首都。六镇将领全由鲜卑贵族担任,戍防军人也主要是鲜卑人,当然也有来自中原的“强宗子弟”。

但是孝文帝一迁都,经营中原去了,六镇地位大不如前。自然有人不高兴,跟着去了洛阳的兵士成了羽林、虎贲,去了中原就吃香喝辣的,留着的人,地位地下,仕途艰难,喝西北风,换了谁也不答应啊!

然后就爆发了“六镇之乱”,对北魏政权是致命的打击,加上之后,北魏的皇帝都是绣花枕头烂稻草,更是无力回天!

其实,北魏以尚武之民族靠军事起家,军事贵族不仅享有各种特权,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荣耀。但自孝文帝改革后,尤其是迁到洛阳的贵族,崇文抑武,接受汉化,继续显贵;而留守边镇的,并未实行汉化,地位已是大不如前。所以“六镇之乱”的本质是反汉化的运动。

而这时出现的牛人还有一位契胡首领——尔朱荣,日后那些北周、北齐点解人、甚至是隋唐先祖,这帮子人都是他的小弟!

然后,吧唧一下,北魏就要玩废了……

 #感觉罗里吧嗦写太多了,下次才能讲到北魏分裂,但实在是不想放过那个是谥号是“灵”的胡太后和孝武帝元修这两朵奇葩啊!

下次再说!!!

***

北魏巨变

Round1:太后奇葩 鸩杀亲子

前面提到北魏一直奉行的“子贵母死”的政策,但是孝文帝的儿子宣武帝元恪,熏疼自己小老婆胡充华(也就是后来的胡灵太后),废除了这个制度,于是胡充华成了第一个生了太子,却没有被赐死的妃子。结果这样一留,留出了祸水。

这个女人干了最奇葩的两件事:逼淫小叔子和杀了自己亲生儿子孝明帝。

虽然我也不知道怎么还有女的逼淫男的这种操作?!无 FUCK说~

你说北魏妇女怎么就这么彪?!23333~

反正故事就是:孝明帝的叔叔清河王元怿,也是胡太后他小叔子,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而且还是气质型的,也受群臣拥戴,威望很高!算是个完美的人物了,史书上唯一的污点就是和胡太后同房了……

正所谓:“龙章之姿,难掩尴尬。”

可惜,这位清河王最后还是被胡太后的妹夫给害死了。

胡太后干的最愚蠢和最奇葩的事:随着孝明帝年纪越来越长,有自主管理的意识,而胡太后又不肯放权,觉得自己亲儿子不好控制,要跟自己对着干,就把儿子给毒杀了…

虽然疑似有文明冯太后毒杀献文帝的先例,但献文帝毕竟不是冯太后亲子,可孝明帝却是胡太后亲儿子,虎毒尚且不食子呢?


PS:插播一下,关于谥号的问题,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

一般来说,灵、厉、荡这种都是很凶的谥号,属于恶谥。这样的评价基本还是很准的,到隋唐之后,谥号字数,蹭蹭地往上涨,到清朝那种奇葩的十几个字的谥号,不看也罢。

所以说,胡太后谥号为“灵”,也证明了她的胡作非为的特性。


Round2:河阴之变 全军覆没

然后讲下河阴之变:胡太后在把自己亲儿子毒死后,就伪称自己孙女元姑娘,是个男孩,立为幼帝,看局势稳定了,又另立了幼主,朝野哗然。

这个时候契胡首领尔朱荣打着勤王的口号,里应外合,已经打了进来。二话没说,把胡太后和幼主投到黄河里溺死了。

其实尔朱荣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六镇军人”的代表,后来很多牛哄哄的人物,高欢、宇文泰,这个时候都是在他帐下的。

尔朱荣其人,军事才能是很高的,若是好好经营,或许能成为下一个曹操,结果手一滑,成了董卓。

听了一个叫费穆的人出的馊主意,以祭天为名,令铁骑将百官包围,纵兵大杀,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高官名臣共两千多人,不分良奸,无一幸免。所以,这个深仇大恨算是和魏皇室结下了,之后就是你死我活,再无回旋的余地了。北魏历史,从此改写,汉化改革的历史也从此改写。

河阴之变对北魏统治集团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基本上讲当年出仕到洛阳的汉化世家大族屠戮殆尽,元氏男人估计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

###从这点上,倒是很像是剧中烟熏柿子以后要干的事情。###



***

魏分东西

Round1:姐控变成出帝

河阴之变之时,政局一片混乱,诸王大多各自逃生,当时还不是皇帝的元修下乡务农,逃过一劫。

后来,高欢(北齐奠基人)把他找了出来,扶立为皇帝。

然后的权臣的一大爱好是什么呢?就是,我要你做我女婿!”,然后高欢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那是这货也是个奇葩,与三个堂姊妹姘居,将她们都封为公主。

ps:关于同族不婚这个事情的说明,我国古代第一次对同姓不婚作出明确法律解释是在唐朝。(至于你说为啥堂兄妹不可以,表兄妹结婚却很多的,那是,同族不婚这个事情主要不能乱了宗庙、族谱的关系,血缘上没啥考量)

当时的法典《唐律疏议》是这样说的:“同宗共姓,皆不得为婚,违者各徒二年。“

所以对孝武帝宠幸堂姐妹这件事,是遭受到舆论非议的,但也仅是舆论层面,说白了也是名声不好听罢了。

Round2:妹夫是毒药 吃枣药丸

因为不满岳父把持朝政,元修与高欢决裂,趁着高欢带兵从南下时,元修偕同情妇元明月及明月的哥哥元宝炬等入关中投奔其妹冯翊公主的未婚夫宇文泰。所以嘛,就变成了“出帝”。

结果,妹夫一回头,觉得他太有伤风化,把元明月和元修都给杀死,改立元宝炬为帝。

北魏从此正式分裂成东西魏。然后东魏变成了北齐(就是陆贞那边了),西魏变成了北周。

所以说,剧中的宇文玥的原型是宇文泰的,根本就是扯,完毕!

pps:不过,我后来发现,什么南朝谢家的女儿,大梁太子要娶大魏公主这种剧情都出来,就发现还是算它架空,跟历史半毛关系都没有,都懒得跟它较劲……

你可能感兴趣的:(剧说历史 | 为什么我说《楚乔传》背景是胡编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