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意象和意境赏析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云观月间。飞鸧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曹丕《燕歌行》(两首)


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两首)是中国诗歌史上早期最为成熟的七言诗,在七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燕歌行,乐府旧曲,属《相和歌•平调曲》。《乐府诗集》卷三二引《乐府广题》说:“燕,地名也,言良人从役于燕乃歌此曲也。”燕地是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名,在今北京市及河北省北部、辽宁西部一带,古代是汉族和北部少数民族交接地带,属于边塞地区,秦汉以来战争不断,因此历代统治者都要派重兵戍守,所以此曲多写与征人相关的题材。唐李善文选注以为曹丕这首诗是燕歌行最早的歌辞。

诗歌中写征人题材也是由来已久的。根据晋人杨泉的《物理论》记载,早在秦始皇时就有“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的民歌,贾谊《过秦论》说:“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受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修筑长城一方面保卫了国土的安全,但因为工程浩大,也给广大人民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首民歌反映的正是秦时筑长城的情况。《玉台新咏》记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这一类写征戍之苦的诗歌在曹丕之前就存在,曹丕的《燕歌行》在思想内容上与它们有一定的联系性,但侧重点已然不同。郭茂倩《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对燕歌行的主旨做了如下揭示:“魏文帝‘秋风’‘别日’二曲言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妇人怨旷无所诉也。”也就是说拟征夫妻子口吻,抒发季节转换时对久戍不归的丈夫的思念和哀怨忧伤之情。然而这两首诗的含义其实很复杂,从表层来看,诗中表现的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征人思妇”的生活现象,表达了诗人对思妇的同情,寄托诗人对战乱给社会、民生带来的痛苦的悲悯,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同时也在其中委婉寄寓了诗人自己微妙难言的孤独心绪。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两句化用《楚辞》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刘禹锡有“自古逢秋悲寂寥”之句,秋天的景色一般是花草凋零,树木萧条,秋风萧瑟,在传统文人笔下往往呈现凄凉悲哀的感情色彩。这两句的意象“秋风”“霜”和“群燕辞归雁南翔”中的大雁都属于象征性意象,秋风、霜本身就是秋天常见的自然景物,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诗人通过这些具体景物联想到其中蕴含的孤寂凄情之情,一开篇便为我们营造秋天特有的萧条冷落的氛围。在曹丕之前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乐府诗歌中都曾出现过这一类秋天意象,借“秋风”“霜”这一类象征物表达凄凉和借“鸿雁”抒发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的象征意义这一模式在曹丕之前已经形成了,所以这一类意象可以理解为“特定象征”,即象征意义在一个文化中已经确定,象征物与它的象征对象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象征关系。这首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不仅仅是对前人思想感情的连续,而且还有语言词汇的直接袭用。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女主人公在萧瑟的秋天设想丈夫出门在外思念故乡的情景,写思乡之情不是从征人的角度出发抒情,而是通过这样一种曲折的笔法巧妙传情。这种借写被思念人的活动突出思念者情感急切深沉的办法也不是曹丕首创,可以追溯至《诗经》,到了宋人柳永笔下“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更加精彩。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这三句描写了女主人公肚子在家中的生活情景:她独守空房,整日思念离家在外的丈夫,不知不觉眼泪把衣服都打湿了。表现了女主人公独自生活的孤苦无依和精神上的寂寞无聊,另一方面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忠诚和真挚的爱。尽管自己的生活孤苦凄凉,精神寂寞,可是从没有二心,只是一心在家思念丈夫,一心等候丈夫的归来,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清商”是东汉以来在民间曲调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乐调,四调曰慢宫、慢角、紧羽、清商,清商调悲苦。短歌是调类名,汉乐府根据“歌声有长短”区分出长歌行和短歌行,长歌多表现慷慨激昂的情怀,短歌多表现低回哀伤的思绪。这两句写女主人在秋风秋月的夜晚,忧思始终难下心头,于是拿过瑶琴不自觉就弹奏出了清商调,短歌低吟,遥寄相思。由于“清商”“短歌”这类历史文化意象本身的含义,后来在诗文中多被用来表达忧思哀伤之情。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牵牛、织女二星分别位于银河两边,为银河所阻隔。牵牛与织女的名称在《诗•小雅•大东》篇已见,不过仅仅是从星的形象引发联想。《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一诗较早地借用牵牛织女的故事来表现夫妇之间的离情别意且赋予平民色彩。牵牛、织女夫妇的传说汉末刚开始成形,曹丕取材于当时的历史文化,借这一意象表达闺中思妇的哀伤,寄寓自己的孤独之情。

前篇从“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群燕辞归”“雁南翔”起兴,描绘了一幅凄凉萧瑟的秋日景象,接着由时序更替联想到心所挂念之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在秋天清冷的月色里,思妇设想丈夫“思归恋故乡”,却不知为何“淹留寄他方”,迟迟不归。苦苦猜想也没有结果,实在百无聊赖,转而自我排遣,可是满腔愁绪依然无处安放。后篇为承接上篇而作,开篇便是“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当初分别之时哪曾想到再见一面竟是如此艰难,山长水阔,各处一方,何年何月才能再次相见。思念过度以致忧思聚集,却不敢说出口,为解相思之情,自我宽慰,想托浮云遥寄书信,但浮云一去不复返。女主人公整日以泪洗面,容颜逐渐衰老却依然等不到归人,唯有浅吟低唱清曲表达幽微低回的思绪,试图暂时宽慰自己,可是接下来是更绵长的忧思。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只有批衣出庭院,抬头看云间星绕月明,然而地上还是自己孤身一人,无法团圆。可怜那晨雾中鸧鹒发出阵阵鸣叫,久久徘徊。诗人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生动描绘了思妇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思绪,用笔委婉,情感细致,语言清丽,形成了千回百转、凄凉哀怨的风格,感人至深。

意象,是诗歌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范畴,在诗歌创作和鉴赏中具有重要意义。就诗人的创作过程来看,意象是诗歌创作构思的核心,是诗的思维过程中的主要符号元素,可以看出来。在这两首诗中,曹丕对同类意象的融铸贯穿诗的形象思维始终。从读者角度来看,美的意象可以刺激读者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和想象能力,让读者在审美过程中补充、丰富、发展诗中所用意象,进行再创作。总结一下,这两首诗中的意象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修辞类:(1)化静为动(化美为媚):即从动态中描写事物或描绘事物的动态,避免纯静止描写。“草木摇落露为霜”中“摇落”一词展现了草木从夏天的茂盛葱绿到秋天逐渐落叶的发展变化,富于流动之美,画面感强烈,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

(2)象征性意象:即通过某种联想方式而约定的代表某一实体事物或者某种精神内容的意象。“秋风”“露”“霜”“雁”“清商”“明月”“牵牛织女”“飞鸧”都属于此类普通意象,借自然景物、动植物本身的特性或历史文化典故的内涵暗示诗歌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时空类:(1)叠映式意象: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象重叠交加构成新意境或复合意象。“不同语象出现在同一首诗中而呈现的意义或寓意相近,形成同一意义的复叠式意象群”,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复叠式意象”。“秋风”“露”“霜”这类意象的共同作用是营造秋天凄孤寂、凄清的意境,为抒情做铺垫;“雁”“飞鸧”这类意象主要是为了渲染游子思归、思妇思夫的惆怅忧伤之情。

(2)并列式意象组合:“秋风”“露”“霜”“明月”“雁”这些意象之间存在平行关系,意象之间无因果、递进关系,只是作为萧瑟凄清秋日图景中的局部特点而存在。

3.思想内容上:这两首诗运用的所用意象从思想内容看呈现顺接的关系,即后出现意象承接前文意象的感情色彩,秋风萧瑟,天气转凉,昔日青翠茂盛的树木如今纷纷落叶,早起草叶上的露水也变成了一层薄薄的白霜。

4.连接方式上:主要看一句诗中意象与意象之间是否有连接词。“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这些同一句诗里出现的意象大多使用了连接词,但是诗中大多意象多是单独使中,一句诗里只有一个意象。

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独创的一个概念,又称“境界”,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具体的外在物象结合创造出的“内情”与“外物”相统一的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感染力的艺术氛围。诗人在具体物象“秋风”“霜”“雁”“飞鸧”“明月”等意象上融合了女主人公和诗人自身的孤苦忧伤之情,创造出萧瑟、凄清、哀怨的艺术氛围。刘熙载在艺概中根据意境的审美风格把意境分为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和雪月空明四大类。这两首诗中意境的审美风格属于“弦泉幽咽”类,诗人通过描写萧条的自然景物和思妇行为,委婉地寄托了诗人自己对思妇的同情和自己内心的孤苦哀伤。我们在读诗时通过自身想象和联想,如临其境,感同身受,同时也得到美的感受。

曹丕不仅“便娟婉约,有文士气”,同时也有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他有诗人与政治家的双重身份,既敏感忧郁,多愁善感,情感丰富,又渴望权力,希望在政治上有所成就。他用诗文表达自己的文人情怀和政治愿望。吴云在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中谈到:“建安诗文的慷慨有两种主要内容:一是对乱离中人民疾苦的悲悯之心;一是要求澄清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这两首《燕歌行》中体现了前者,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思妇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因为他深藏不露、城府颇深的个性特点和政治身份的限制,这个感情充沛的文人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部分诗文创造中含蓄隐藏自己的深意,《燕歌行》就是其典型代表。借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思妇表达自己孤独脆弱的内心情感世界。


"0"��5Ҵ��

你可能感兴趣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