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创新者:交叉创新思维课后总结

创新是当下这个时代谈论最多的话题:大众创新、企业创新、科研创新等等,但到底什么是创新以及如何进行创新确实莫衷一是。作为处在时代发展风口浪尖上的我来来讲,这个问题也是困扰良久。记得锤子科技的创始人罗永浩曾经讲过“人与人最大的不平等其实是智力上的不平等”。就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讲,可能思维层次及认知水平的差异是我们处于竞争劣势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也是困扰良久。这次有幸能够参加陈序老师《交叉创新思维》课程学习,可以说是2019年送给自己的第一份礼物。

四年前曾经参加过创新思维方面的课程学习,也曾一度热衷于学习各类思维方面课程的学习,也的确有些收获,但更停留在方法和技巧方面,特别是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的解决方面,并未能培养其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思维”。

人人都是创新者:交叉创新思维课后总结_第1张图片
创新思维是什么呢?

《交叉创新思维》这门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开篇、训练篇和实践篇,一张实体沙盘来贯穿始终。课程结构简单明了,操作容易上手。相交市面很多沙盘来讲,《交叉创新思维》绝对属于上乘精品。两天课程下来触动和收获很多。


课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三点

1.扑克牌的全新玩法。因为参训的学员基本都是五维课程的毕业生,大家都非常熟悉五维认证班的玩法和套路,而且学员中很多都是培训老司机,能把这样一群人有效地激励和激发起来,充分地融入到两天的课程学习当中,其实绝非易事。创新思维的课程必须有创新的互动,而这次扑克牌的新玩法也很好的诠释了这个主题。通过一套全新的游戏规则,来引导和激发学员,让原本的确定变成未知。这样就可以始终抓住学员,让每次一抽牌都变成课程的爆点。

2.登峰造极比赛项目。类似的教学活动其实在很多管理课程当中经常会看到,使用的材料有扑克牌、有积木、有报纸,甚至有人用鲁班锁。从体验感来看,个人觉得使用乐高对成年人来讲可能更有吸引力一些,能更有带入感些。当然,这个项目之所有印象深刻是因为我们输得很惨。惨痛的教训刻骨铭心,出乎意料的结果难以淡忘。当在项目当中,整个小组都在绞尽脑汁竭尽全力提升建筑高度之时,评比规则当中的扣分条款让一些努力都化为乌有。有趣的是在长达半小时的过程中,面对白纸黑字竟然没有一个人提醒,致使我们勇往直前的走上了不归路。

3.海上求生活动项目。作为学员以前在很多课程中接触过这个项目,也在自己主讲的很多管理课程中应用,原本觉得没有太多新鲜感的一个项目在观察员的角色上还是产生了很多的觉察。因为这次参训的小组很多,也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观察的样本。在过程中,再一次清晰地见证了很多小组如何在意见领袖的带领下逼近死亡、远离希望。当然,观察中看到更多还是多样化的决策方式,而其中很多都再次印证了管理中民主决策的无效和低效性,很多正确的答案都被多数人给“民主”了。


课程中重要的三点感受

1.过去成功的经验可能是未来失败的根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经验的增加,很多人都会在思维和认知上形成一些模式,这些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快速处理很多事情,但时间久了难免我们不会给自己构建起一个思想或思维的“围城”,或是“舒适圈”,我们会待在其中最终“乐不思蜀”。其实,很多人都往往会高估自己的抵抗舒适的能力。在过去,这些也许是宝贵的经验,但随着整个社会和科技加速度发展,过往很多有用的经验难免不会成为阻碍我们进步的绊脚石,甚至它们还是导致我们失败的隐患。大家不妨回忆下,我们身边是不是有很多的同事朋友,乃至家人,当你每提出一个想法或建议时,他们总是会习惯性的回复“不切实际”、“想法很好,但不好落地”或“年轻人,能不能现实点”,如此种种!反躬自省,是不是我们有时候也不免有这样的念头和想法呢?

2.面对未来,一切将被重新定义。在日常的工作当中,特别是管理和培训当中,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基于过去来带练辅导员工及下属,而当员工在表现和思想上超出我们的预期之后,我们总是忍不住以“过来人”或领导的姿态去教育对方,几乎绝少反思自己。新生代的员工一次次的“挑衅”,其实绝对不是简单的“不听话”,很可能是我们彼此对未来勾勒了截然不同的蓝图。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事实让我们“打脸”,面对加速度发展的未来社会及职场,一切都将被重新定义。不但是工作和生活方式,整个职场生态也会产生巨变。比如,在北上广深这种没有固定工作岗位的U盘型职场人群已经非常普遍,而其中很多人完全具备“插拔自如,自由链接,跑赢同龄”的能力。如果不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去拥抱未来,被后浪拍死的命运就是注定。

3.好奇是保持青春活力的良药。俗语说“好奇心害死猫”,作为资深的“铲屎官”,对于这个论断我持怀疑态度。从统计数据分析来看,因充满好奇探索未知发生意外的病例数量占比极低,远远低于其他常见病,比如:肥胖病。面对未知的事物,我们都会心存恐惧,有人选择探索前行,有着选择止步不前。同样,在快速发展和变革的环境之中,即使拥有硬实力的资深玩家也不见得仅靠“一定之规”就可获胜,更别说处在变革洪流当中的大多数“散户”了。如果不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去探索新知,不保持着进取心去自我变革,不保持着好奇心去勇敢拥抱乃至创造新事物,我们很难挤上未来游戏的“牌桌”。

人人都是创新者:交叉创新思维课后总结_第2张图片
尼古拉-特斯拉

课程中带来的三点自我思考

1.与其被动求生,不如主动求存。作为介于80与90职场人,相信很多朋友跟我相似:在社会发展大变革的前夜进入职场,从众多前辈身上习得很多在传统产业、行业和企业中适用的宝贵经验,这些都有力的帮助我们在职业初期快速前行。不过当我们通过努力跻身管理岗位之后,发现面临的管理责任远没有预想的那么容易。曾经领导带练辅导我们的方式和方法发现完全失效,下属们的期许和期待和你与组织能够给予的截然不同。当我们批评下属不懂事的时候,可能人家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在嫌弃吐槽我们太老土。以前在恪守本业的同时,也会积极探索新的可能,但总是心存疑虑,乃至担心。不过通过这次课程学习,让我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去觉察和反思自我。以往的职场状态可以用“被动求生”来形容,即作为一个组织部件来跟随前行,每月稳定的收入,每天熟悉的环境,相对稳定的关系,只要手艺过硬,总是不担心“失业”、“裁员”、“降薪”的降临,而且可能还会有如将甘霖的“奖金”,或者如获宠幸的“升职”。然稍做深思,不由还是会汗毛倒立。为啥呢?因为你会看到这条被“豢养”职场之路虽然曾经是条光明大道,而今天对于很多人来讲它绝对不是“破局而出”的生路。想想那些“买不起的房,接不了的婚,不敢生的娃”吧。反观很多新生代90后乃至95后伙伴的职场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毕竟现在“年老位低老员工,青春靓丽小领导”的现象已经越发普遍了。这之间的角逐和较量,显然不是体力和经验的博弈,而是创新、思维及认知的角逐。“与其被动求生,不如主动求存”,当下觉得自身应该去快速的进行调整转型,最起码后者还是会有很多“赢”的希望和可能。

2.谋求组织内部发展,不如创造职业品牌。以前在新员工培训或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经常会跟学员分享“创新心态”和“就业心态”。但伴随着职业发展,有很多事情感觉已经习以为常,不知道职场中待了很久的你是何感受?通过这次课程的学习,再次让我想到了这两种心态的区别。正如课程中讲到的,行为的改变必须要在思维和观念上发生改变,而想要有跃进式的改变,首先就必须在思维上做出巨大的变化。习以为常的有时并未是稳定不变的外部环境,而是那颗开拓进取、勇于追求的心已经“认怂”。从职业发展的维度讲,我们应该恪守“创业心态”去不断塑造自我的职业品牌,而非单纯地削尖脑袋去谋求组织内部的发展。

3.人生本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人人都是创新者。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全新的篇章,但总是一不小心活成了父母的续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其实每天我们都在创造一个全新的自己。只是有时候我们懒得创新,所以直接拷贝了昨天。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上,人人都是创新者。也许,通过交叉创新思维课程的学习和践行,我们可以活出一个全新的自我。


课程后的三个行动步骤

1.认真写一篇复盘文章。这篇文章从课程结束返回深圳的航班上撰写到此时此刻,也算是蛮符合“乡村老干部”的行事风格的。其实1000字的总结不算难事,但总是写着写着就被工作打断,或者觉得思考中遗漏了什么。成年人在学习当中,能真正做到“空杯”着实很难,因此课堂中总是难免多重角色交叉出现,比如有时候会以培训师的身份来学习整个课程的内容安排和节奏把握,以及过程中教学法的应用。有时候又会变会乖学生来吸收新知。所以,复盘文章其实是一个理清、拆解课程结构和思路的好方法。越来越觉得,好的课程应该像乐高一样,打散拆碎之后的每一块都是绝佳的素材,只要是遇见出色的玩家,总是可以搭建出完美心态。交叉创新思维课程,从开始的扑克牌玩法、到小组拼图,最后到卡牌的使用,其实很多素材和内容都可以拆解应用到其他课程当中。比如,借用交叉创新思维沙盘的灵感,我会去优化沙漠掘金沙盘,而且目前看来应该是完美的优化。

2.好好做一次线下分享。好课就是要去分享,而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成长方式。交叉创新思维课程虽然从知识的颗粒度上相较五维教练领导力会小很多,但对于引导提出了蛮高的要求。课程的效果更多的取决于在体验的过程中,大家是否能够有所触动,是否能够可以找到特别棒的“药引子”,将沙盘与体验者的个人发展或工作现实结合起来。所以,我将在五月份之前开展一期完整一天版的线下收费分享课程,来校验这次的学习成果。

3.打造成一门品牌课程。学习、内化、输出,这是一个完成的过程,凡是不能形成闭环且缺乏输出的学习其实对职场人来讲都值得反思,特别是作为培训师。通过过去三年时间的努力学习及实践,在课程学习、课程转化、课程输出以及二次迭代创造方面也算是积累了一些经验。五维教练领导力、职业生涯规划、DISC性格分析都已经成为我非常成熟的品牌课程,也经受了市场的检验。那我也相信,交叉创新思维沙盘课程通过不断地内化及实践,在今年也一定会成为我个人另外一个出色的品牌课程。

成长的路上,我们并不孤独。感谢五维社群,感谢陈序老师,相信我们五维社群会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会做得越来越棒!


人人都是创新者:交叉创新思维课后总结_第3张图片
五维教练领导力课程排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人都是创新者:交叉创新思维课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