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读完了这本豆瓣9.3分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有一些概念和内容蛮有意思的,值得记录下来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

(1)工作记忆:它是外界信息输入后会短暂的储存和加工的一个系统,它的容量是有限的,而经过不断的强化最终成为长期记忆。

工作记忆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很难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提高(现有的N-back理论试验的结果不理想),但是有几种替代的方法如:

1.可以训练信息的“碾压能力”,把大块的信息缩成一个组块。这种情况下事实性的背景知识对于提高理解和认知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对于事实性的知识总有误解,总认为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然而能力的建立要根植于知识体系。另外人的意识和思考区就是在工作记忆区,解放的空间可以用来更好的思考。

2.刘未鹏提到的记录。最实用的可能就是一支笔一张纸了,人的短期记忆有限,把头脑中的想法用笔纸书面化,给予思考更多的空间。

3.采铜提到的几种辅助方法,比如栅格化(常见问题检查表)、图形化等本质上都是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工作记忆的难度,把信息各种捏合。

(2)为什么事物的记忆难度不同

有两种猜测:1.不同的情绪反应 2.重复的次数。

但是这两种猜测都被否定,真正原因是记住的内容都是在工作记忆中稍微停留,经过思考的。这就凸显了会讲故事的重要性,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确实是长篇大论的叙述让人昏昏欲睡,而短小精悍的故事往往紧紧的抓住听众的眼球。讲故事中有个4C原则:一个完整的故事包括:因果关系、冲突、多样性、和角色。对照那些经典的电影,确实这些元素缺一不可。

那无意义的信息怎么办呢:刚接触一个新领域的话必然要接触很多的概念和术语,有一些没什么含义,必须死记硬背,这里作者提到了一些助记术。这里自己的想法是能否把记忆宫殿的方法应用到里面,不同人的机械记忆能力大概就是7个左右,而经过记忆训练的人最高可以记到400+,如何把头脑中的专业概念定成桩子,互相之间快速联系,再运用空间记忆呢?这个值得思考。

(3)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纠正了一个我一直以来的误区,理解实际就是记忆,因为新的理解要依赖于已知的事物。我们所谓的理解新概念的过程实际就是从长期记忆中调用正确的已知概念到工作记忆中,并重新组合、对比。

为什么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都是浅显的,而且学到的知识不容易迁移呢?

这是因为抽象的知识内容往往藏在深层的架构中,而我们在阅读时本能的会用到已有的知识理解,导致只能看到表面架构,而深层架构的理解也需要占据工作记忆空间。

这种情况就需要刻意练习这个概念:刻意练习就是在学习区练习,并提供即时的反馈。可以起到巩固基础、防止遗忘、改善迁移的作用。通过不断的练习,原先生疏的动作逐渐熟练乃至成为自动化。

这时我们可以根据需求有两个选择:或者任其自动化,解放工作记忆,或者继续抠细节,并且提供即时反馈来精益求精。

不管是哪种,重复性的练习都会让人更容易的辨别事物的内在结构,更容易促进知识的迁移。而在练习的时候进行分散的学习测试对于学习记忆效果来说最佳。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