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音

一、泛音的定义及特点

泛音是指声音音高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一定的频率作出波动的变化,美妙的泛音颤动频率一般是每秒钟6-7 次。除音高的变化外,还伴随着音强、音色的变化,是音乐表现的重手段之一。它不仅可以抒发更加细腻的感情,表现歌唱的特点,而且具有良好的渲染和烘托的作用,向来多为歌唱家重视,是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

二、泛音形成的物理原理

两个能振动发声的固体或腔体,如果他们振动发声的频率是一样的,或有倍数关系的,其中一个物体振动发声,将另一个靠放在他邻近,便能听到这个没振动发声的物体或腔体也作响起来,即共鸣的物理现象。我们歌唱时所要求达到的共鸣,就是要从人体乐器的哨处(声带)发出基音,在打开的喉腔、口腔、咽腔,鼻腔、头腔及胸腔等腔体包括固体的骨骼和牙齿的振动音响在内,构成以泛音为主体的一种复杂声音音响。我们在歌唱时,要让从声带发出的声音,向你打开的腔体空间扩散,向喉以上扩散的即为喉腔、咽腔、鼻腔、头腔、头腔共鸣,向喉以下扩散的即为胸腔共鸣。两个腔体共鸣的助振,使声音会在听觉上感到是一个音,但实际上却是我们听觉上难以分辨的若干谐音,即产生基音频率的二倍、三倍、四倍等的音,这些音就是通过共鸣所得到的泛音。

三、歌唱泛音形成的生理基础

首先,平衡的呼吸———歌唱中呼气和吸气肌肉群一直在做对抗运动,它们是矛盾的但又是统一的。这个矛盾的统一体被打破,歌唱状态便失去了平衡,泛音技巧难以形成。其次,喉咙的吸开———喉咙须是吸开,同时能稳健的保持在半打呵欠的低位置上,能抵挡住气息向上的冲击力,而不稳定的喉头将使歌者无法唱稳一个长音,更不要说泛音。然后,声气的结合———气声结合不好(声少气多或声多气少)是声带和气息二者在力度和用力方式上产生了不协调,这样会导致单方面的机能亢进,破坏泛音形成的生理基础。最后,机体的放松———正如我国声乐教育家金铁林教授在《浅谈我的声乐训练方法》学术论文中阐述:“叹气是向下的,又是放松的,这是符合歌唱的气息要求的”。歌唱运动中要遵循下紧上松(气息对抗紧张,喉外肌等以上部份松弛),后紧前松(后咽壁要吸住绷紧,而前面咬字部份及下颌等要松弛),内紧外松(喉内肌紧,喉外肌松弛)等原则。

五、泛音技术的运用

歌唱中的泛音和基音是同时发生的———基音频率决定音高,泛音频率决定着音色。泛音通过空气的压缩波,还可以直接影响歌声的穿透力,是气息接触声带后,声带在运动过程中引起的分段振动频率所引发的。它经体内各共鸣腔“放大”后,由空气的压缩波传送到人们的听觉之中。西肖尔说:“一个好的泛音是音高的一种跳动,其程度和速度赋予乐音以一种喜人的灵活性、柔和和丰满。”好的歌唱家有大约2800 赫兹和500 赫兹两个高、低泛音的同时鸣响。我们必须重视泛音的作用,为了获得美妙的泛音,应该注意到以下几个环节。

(一)迅速提供泛音的共鸣空间

当歌唱开始,气流接触声门时,最重要的就是迅速提供泛音获得共鸣“放大”的空间,最重要的是运用头腔的共鸣空间。因为这个共鸣腔相对其他共鸣腔距离泛音源最近,可以最早地得共鸣,将共鸣后的泛音同咽腔后部的共鸣焦点会合,并与胸腹腔的共鸣对接,竖起“音管”。由于音管调节的作用,泛音所形成的音色在高声区体现出来的是高泛音,它振幅大、明亮而极富穿透力;在中声区,音色则显得舒缓圆润如讲话般亲切自然;而在低声区,虽然振幅小,但由于胸腔共鸣增大,音管相对拉长,音色就显得宽厚雄浑而富于磁性。但是不能拚命把基音唱响,也不能去用基音硬往头腔或胸腔去推,那样不但得不到理想的共鸣和泛音,反而会使声音僵硬,腔体也会变得狭小。我们要达到的是由气息的支持,使音波反射在打开的头腔与胸腔内,能产生一种高度集中而又嗡嗡作响的共鸣。

(二)重视“起音”的泛音效果

要获得良好的起音效果,就要摒弃那种“挤、卡、压、吊”等那些不良的发声习惯。歌唱起音力求平稳,泛音的振幅一般都应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如果不出现突发的音程变化的话,不宜起伏过大。应该从意念上把一个乐句(从上个呼吸点至下个呼吸点前)作为整体来句读。从实践效果来看,高位置安放声音的起音习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它可以使声带“变薄”,起音前要放松喉器周围肌肉群,保证发音管的畅通无阻,可以做哼鸣的练习,先下行后上行,再上下混合哼鸣,开始练习时不求声音明亮,只求气息通畅,音量也以轻声为宜。声音有一定空间感以后才可逐渐加大音量和声音的明亮度。在第一声哼鸣正确的前提下,其分段振动后产生的泛音可以使声音灵活而敏捷,尤其是歌唱快速的高音(如花腔)时,声带的运作依托着循环(连续)的分段振动而形成的泛音组合频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换声区的泛音调整

从根本意义上说,换声技巧的最高目标就是要做自然过渡音色统一。而初级的声乐学习者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换声区声音过渡的不自然。在换声区,由于基音母变窄、变暗、变圆,为了使这部位的音色同前面的音衔接,在音量上要求减小、靠后,甚至要呈半声状。然而对声音的穿透力却丝毫不要求减弱。所以,歌唱者的用气量反而加大,声带的工作也因此而更趋紧张积极。这种情况下,如果泛音增加,音色就变得圆润柔和。泛音对基音的润泽作用也就充分显示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