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机,真的要退出江湖了?

互联网对金融业的影响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

曾经作为银行服务智能化、信息化重要标尺之一的ATM机,从风光无限到“无可奈何花落去”,断崖式下滑只用了短短两年。

现在,随意走进银行网点及商场、超市、地铁站,都会发现ATM机光顾者甚少,有的机器甚至全天的使用量为个位数,遭遇生存危机的ATM机真的要退出江湖吗?

ATM机,真的要退出江湖了?_第1张图片

“一年撤掉20多台ATM机”

ATM机正迎来一浪高过一浪的“撤离潮”。

“2017年,青岛交行在全辖各网点撤掉了20多台ATM机,这些机具都是按照交行总行规定的每天交易笔数在10笔以内的‘低产机’,大商场、超市、社区、厂区都有,其中包括设在香港中路一家大型商场B1层的机器。”交通银行青岛分行网络渠道部副总经理董慧告诉记者。

像交通银行这样撤掉低产机,在岛城并不少见,青岛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在市区撤走了多台离行的ATM机,原因就是交易量太低,成本覆盖不过来。

昨天,记者在人流量较大的地铁五四广场站看到,设在通道口的两台崭新ATM机只能寂寞地看着步履匆匆的人流齐刷刷地快速穿梭,半小时之内没有人驻足使用。一位拿手机扫码购票的青年人说,“购买地铁票都可以用微信或支付宝,为什么还要再用ATM机取钱呢?”

谁也没有想到,ATM机被手机、二维码打败,从“宠儿”变成“烫手山芋”,只用了两年时间。

“银行业唯一有用的发明是ATM机。”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2010年曾如此高度评价ATM机!

曾经的ATM机,是方便、快捷的代名词,24小时不打烊,不仅开到了白金汉宫,还开到了南极科研站,在社区、机场、车站、各个商场、医院,ATM机已成为“标配”,但是2016、2017短短两年间,ATM机遭遇生存危机呈燎原之势。今年1月底,光大银行撤走了放置于北京西单的一台ATM机,外界关于银行ATM机将被大范围裁撤的舆论再起。

董慧为记者提供了一组让她感到震惊的数据,2016年青岛交行每月的非柜面平均支付交易量为200万笔,2017年一下子猛增到400多万笔,而所谓非柜面支付,包括电子银行、绑定该银行卡的第三方支付等。

“在银行所有部门中,我们网络渠道部对移动支付、无现金潮流感受最为明显,2015年移动支付刚兴起,自助机具的交易量基本没有变化,我们还计划再多增;2016年交易量下滑趋势明显起来,2017年变化是天翻地覆的,交易量成倍下降,有的机器每天的交易量仅为个位数,ATM机逐渐宛如鸡肋。”董慧说。

有一组数据从侧面印证了董慧的判断,从2008年至2013年,国内运行的ATM机数量从16.75万台增长到52万台,每年增幅为25%左右,2014年增幅稍有回落,2015年增幅则达到了40%,但自2016年起,ATM机保有量增幅大幅回落,仅为6.6%,总量为92.42万台,而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ATM机的增幅仅为2.5%。

成本,还是成本

移动支付、无现金使得ATM机市场萎缩,应用场景日渐减少,不菲的成本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

董慧告诉记者,离行(即设置在网点之外)的ATM机,除六七万元的购买费用外,日常运营的最大开支就是租金与押运费,一台两平方米左右的ATM机每年的场地费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

“押运钱款也是一项重要支出,钞票进入存储款机都经过了非常严格的程序,银行对现金的清分整点、钞箱配款、安全押运、钞箱放置和现金核算等流程环节均有严格的内控制度。仅这一项每月每台机器的费用平均就在两万元左右,此外,还有电费、线路费、监控费用等。”董慧说。

而银行能够从ATM机中获得的业务收入并不多,有研究数据称,自助银行(一台存取款机、一台取款机)的日均交易量需在167笔以上,存取款机需在122笔以上;离行式ATM机日均交易量需在59-98笔以上才能保本盈利。

“银行大规模布设自助机具始于2008年,那几年银行服务等待时间长、效率低成为投诉热点,自助渠道因具有成本低、时间长、效率高、差错少等优势被视作提升服务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再加上北京举办奥运会等诸多因素,让ATM机备受青睐,市民也开始慢慢接受这种自助取款的服务。”董慧说起从业初期接触到这项业务的情形,仍是回味无穷。

其实,遭遇生存危机的不仅仅只是ATM机,物理网点的边缘化同样也让银行“阵痛”,直接表现就是到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多为中老年人,银行出于成本考虑也不断合并、优化网点。

一台占地两平方米左右的ATM机,租金要上万元,而银行网点支出更大,租金从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还有不低的人力成本,如果没有足够的业务量支撑,网点效益很难保证。岛城某家股份制银行去年关停了几个网点,其中就包括一家位于大型商场旁边的网点,“原本我们看好这家大型商场,觉得人流多可以发展个人业务,但这家商场经营不是太好,网点效益甚微,出于成本考虑,不得已关停了。”

“前些年银行业务发展快,到处跑马圈地建网点、抢市场,一个黄金地角的好网点可能会引来好多家银行争抢,年租金四五百万也很正常,但现在这种现象已经消失。”

无论撤离ATM机还是关停网点,银行变得越来越“斤斤计较”,其背后,是银行“躺着也挣钱”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中国银监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末,中国银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8.7%,利润增速逐渐放缓,各类银行营业网点关停数量达到近400家。山东银监局的统计则显示,2017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383.9亿元,同比下降47.11%。具体到青岛,2017年青岛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账面利润205.62亿元,同比减少26.85亿元。

ATM机的智能化空间

危机的背后一定会有机遇!

对于董慧而言,虽然ATM机暂时被手机和二维码打败,但另一方面,移动支付日趋成熟并广泛使用,加上“互联网+金融”各种新技术普及应用等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遭遇生存危机的ATM机或许成为银行智能化再升级的“加速器”。

2017年9月,招商银行青岛分行、青岛农行率先在岛城布局“刷脸”ATM机,通过可以检测活体的摄像头技术,抓取客户的生物特征,再与后台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确定是否提供取款业务。随后,多家银行开始争抢热点,让自己的ATM机更聪明、服务更多元化。

昨天,记者在建设银行的一处ATM机看到,屏幕上的背景是一个巨大的二维码,页面上也不再显示传统的存款、取款、转账等选项,取而代之的,是刷脸取款、声纹取款、二维码取款、三星Pay取款等。而光大银行的ATM机上,也有无卡取款、手机支付、光大购精彩等智能服务。

青岛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两年撤掉的都是单纯存款的ATM机,其升级版——集存取款于一体的智能柜员机大行其道,每个网点都配备一到两台。“现在的自动柜员机除了基础功能之外,还增加了特色业务模块,即除了存取款、转账、查询余额等,还支持定期存款、买理财以及查询理财测评等。”

“无现金一浪高过一浪,但现金不可能完全消失,也不应该消失,所以ATM机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消失。”董慧说,在她看来,货币数字化并非普惠金融的唯一途径。没有数字化能力的老人和弱势群体也是需要服务的人群,不论是银行还是用户,仍然需要ATM机,更加“聪明”的ATM机。

“外部环境变化、客户的需求变化,ATM机的功能和形态也将产生变化。”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商业银行智能化转型升级势不可挡,机器逐渐取代柜台人员也是趋势,但各家银行最主要的竞争力来源于对客户需求进行智能分析的实时感知和响应能力。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ATM机遭遇生存危机仅仅只是银行面临转型之变的“冰山一角”,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种多样的演绎,而互联网对传统银行业的深远影响还只是刚刚开始,则已毫无疑问。

你可能感兴趣的:(ATM机,真的要退出江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