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breath becomes air

当呼吸化为空气,美国斯坦福大学神经外科医师Paul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写下的最后的心声。花了断断续续两个多月的时间读完了英文原著,选择英文版因为Paul不仅是一个出色的神经外科手术医师,而且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剑桥大学哲学文学硕士,从小阅读各国名著,文学素养深厚,相信他的文章一定给我更好的语言影响。他的原生家庭绝对可以说是书香门第,父亲哈佛毕业从事医生工作,母亲是印度移民,从母亲对他的要求来看,母亲应该也是印度上层社会的知识分子家庭出身,我猜他们相识于大学,后来有了Paul的诞生,最终在电子版书的最后一页看到了Paul的照片,竟然长得一点儿都不俊秀,五大三粗的,让我很意外,我读书时脑海里一直是一个美国帅哥形象,可见Paul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以他的性格才华吸引了他同样优秀妻子Lucy,凭借他个人的不断追求和努力获得了学业上工作上诸多成就。

记得作者提到他小时候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全家搬到Arizona,Kingman生活,母亲因担忧金门是美国教育最差的城市,两个孩子还未接受基础教育,而忧虑到夜不能寐,忧心哭泣,她以一己之力推进着金门的基础教育体系,同时她要求Paul从小开始读书,Paul在小学阶段就读过了艾略特,伍尔夫的名著,10岁就读过了1984,美丽新世界是他的哲学启蒙书籍。Paul不断地思考着人生的意义,语言的意义,文学的意义,所以他选择学习哲学,语言学,文学。接触大自然,不断追寻生命的意义,他在文学,医学间选择,他不受利益和工作难度、工作压力的影响,最终选择了工作压力最大,强度最高的神经外科手术医师作为事业。在我看来,Paul是一个偏好压力的人,不断的压力不断地挑战才能让他获得心理的充实。

但或许Paul的压力太大了,他攻克一个又一个挑战的速度太快了,我们的生命如果像蜡烛一样燃烧的话,他的生命就像爆竹一样,迸发着灿烂的火光但是却短暂,一旦进入高压工作环境,外部压力的来临往往不能由着个人的喜好调节,Paul常常早上五点起床,六点进入工作状态,了解病人病情,查看资料,进入全神贯注的手术状态,完成手术后书写病历,查看其它病人,总结一天工作,他回到家里常常是凌晨,在休息四五个小时后又要开始新的一天,而Paul对自己又有着很高的要求,面对病人,他担负着治疗病人身体和心理问题的责任,他还思考着什么样的手术结果对病人的预后生活是有意义的,他对自己的要求太高,或许他的精神世界太大,小小的身体已经不能承载。

终于,Paul在忍受了长期的背痛后去医院检查,发现了肿瘤,并最终确诊为肺癌四期。药物的治疗方案初见好转时,他也曾试过重返工作岗位,因为他离完成一个住院医师的最终考核只差最后的一环,但在超负荷的工作后,他发现了癌症的多发转移,最终化疗效果不佳,Paul的希望不断缩小,最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离开了这个世界。在面对死亡时,他记录下了他的心路历程,身体承载的痛苦,和心理面对的巨变。他不知道最后的日子会是十年五年还是一年,所以无从安排计划,病情恶化后,Paul在最后的日子里记录下了病情恶化时的身心感受。

这是一本未完成的书,妻子Lucy为Paul的书和生命画上了最终的句点。有人说这本书很沉重,也有人说它深刻,在我看来前半部分很轻松,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个人视角的美国文化教育科研观察角度,后半部分则更多的是让我加深了对医疗的了解,是一个患者的心路历程,未曾考虑过面临死亡时我们或许不会觉得Paul的记录有什么,但如果有一天我们也需要直面死亡,或许我可以回忆起Paul的感受,面对死亡多一分从容自在。此外,在阅读中一直有一点我一直坚信的想法希望分享给大家,或许生活是有节奏的,走得太快太慢都不好,Paul的能力很强,他走得太快了,没能陪伴他的家人;但若走得太慢了,也会被别人落下,被时代抛弃,所以我们或许应该给自己一些小小的挑战,不断进步,但是压力也不要太大。毕竟身体是一切的基础,祝愿读完的你,身体健康,我们一起不断进步。

2017.8.18

你可能感兴趣的:(When breath becomes 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