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如何一再杀出重围,实现后发先至?

熟悉大墨的人应该都知道,我是一直看好美团的,从去年就喊过下半场应该是ATM的顺位(阿里、腾讯、美团)。当然,我非常看好的公司还有字节跳动和便利蜂,之后有机会这些公司我都会谈谈。

随着美团在团购、到店、外卖、酒店大战中一次次后发先至,在这几个行业大战中都摘得了市场份额第一的桂冠,而后2019年二季度也终于实现了盈利。

这让美团的股票自今年以来一路高歌猛进,目前市值也突破了700亿美元,2019年内市值涨逾120%。

美团如何一再杀出重围,实现后发先至?_第1张图片
2019年内美团市值翻番

至今,美团的市值保持在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的第三位,在阿里、腾讯之后。但其实称为ATM也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其市值相比于阿里、腾讯分别4500多亿美元、3900多亿美元的市值还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但称之为一个新兴互联网巨头毫不为过。

美团如何一再杀出重围,实现后发先至?_第2张图片

2018年美团服务超过4亿用户、活跃商家数超过550万,平台有270万骑手,已经从多个维度融入我们的生活。

在外卖领域,哪怕是提前市场布局、后期已经投入阿里爸爸怀抱的饿了么,也没能抵御得住美团在外卖市场交易份额的强势扩张。在2019年上半年,美团的外卖交易份额达到65.1%

美团如何一再杀出重围,实现后发先至?_第3张图片
数据来自Trustdata,大墨整理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酒业预定行业中,美团在2018年一跃到了市场的第一名,超过做了近20年酒店预定业务的携程,并且在2019年上半年,其市场份额占比已经超过50%,这就意味着线上每产生2个线上酒店订单,其中就有1个是来自美团。

美团如何一再杀出重围,实现后发先至?_第4张图片

基于以上的情况,我们都应该了解一下美团走到今天,究竟做对了哪些事情。


01 战略驱动型企业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美团作为一个典型的战略驱动型企业,有清晰的顶层设计思路。

美团从最初切入团购市场时,市场定位都是非常清楚的,王慧文在多次演讲中提到过他们在选择切入市场的AB分类法。

我整理成了美团在团购时期的战略定位地图:

美团如何一再杀出重围,实现后发先至?_第5张图片

首先,按线上履约、线上-线下闭环的维度区分。

腾讯和百度是线上完成履约,后面兴起的字节跳动也是线上即可完成服务闭环,无需线上和线下协同形成闭环。

线上、线下协同才能完成履约和服务的,包括:阿里、京东、携程、去哪儿等...

线上和线下协同才可以完成商业闭环的模式比较重,做得会比较辛苦,但是一旦成功,护城河就会比较深,不过重资产投入的模式,又同时制约了国际化的进程。

这也是现在美团和字节跳动两个后期巨头的区别:美团前期打的辛苦,但一旦形成市场规模护城河很深,但因为考验地推和运营能力,国际化会艰难;字节跳动打法轻盈,线上服务容易被替代,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但在国际化上会有很大的优势。

第二,把线上-线下闭环才能完成履约的,分为实物和服务方式。

阿里、京东、网易考拉等是属于实物电商,后面入场的拼多多选择的就是这个赛道,位于图中右下角的象限。

美团当年在打团购大战的时候,就坚定地决策不做实物团购,避开了阿里巴巴这个强敌,而是在服务团购这个领域进行深耕。事后证明,美团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同期其他的团购网站,80%都是被淘宝的聚划算给打死的。

第三,在确定了“线上-线下闭环”、“服务”的方向后,进一步区分了本地服务和异地服务。

在异地服务领域内,头部是携程和去哪儿。

而美团则选择了本地服务的定位切入入场,“让大家吃的更好,活的更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看到美团非常注重战略定位,这让美团在初期避开最强的劲敌,能够在几千家团购网站中杀出一条血路。

之后,并购大众点评,打通点评和美团中的数据,让平台的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都是和最初清晰的定位分不开的。

你以为美团的业务布局很乱,似乎什么都想掺和一脚,实际上, 美团的商业定位很清晰。一直在以“We help people eat better , live better”为使命持续发展,以“高频、本地”为筛选原则,作为业务的选择和切入点。

美团如何一再杀出重围,实现后发先至?_第6张图片
来源:梁宁《产品思维》

现在美团已经是上图中一横一纵的业务框架,一纵是food为核心,一横是以高频带低频的方式全面渗透本地生活服务,这就是美团food+platform的平台战略。


02 注重运营效率

美团可以在当年的千团大战中胜出,与重视合理的城市布局有很大关系。“农村包围城市”是一个外界回头看的一句概括,但并不是当时美团制定的战略原则。

千团大战时期各平台拿着大量的资本,烧钱砸钱抢占用户,美团则是在市场份额攻占的时候,注重投入产出比。

COO干嘉伟作出判断是务必要保证现金流,通过分析大概300个城市可以开通服务,但是全都开通,就会造成资金流断裂,必须找到合理的投入城市。

美团经过“算账”发现,城市排名25-94的城市中投入产出比最高;一线城市虽然市场大,但竞争最激烈,需要大量的投资;而150名以后的城市对市场份额的影响并不重要。

所以当时美团把资源重点投入到排名25-94的城市中,用干嘉伟的话说是“边算边开,最后就开到了94这个数字”。


03 分形创新能力

美团如何一再杀出重围,实现后发先至?_第7张图片

美团在多次的战役中,已经显现出“分形创新”的能力,多次从第一曲线切换到第二曲线。

从最初的团购大战胜出后,自我颠覆,切换到到店业务。这意味着预先好不容易拿下市场的团购业务被废掉了,直接切换成到店内直接结账享受优惠,相当于之前的在团购上的累积要推倒重来。

自断一臂,需要很大的勇气。而后并购大众点评,夯实了自己的第二曲线“到店业务”,把它变成第一曲线。

那我们现在再次提到美团,第一个反应还是到店业务吗?

不,是外卖。

外卖是美团在到店基础上,再次分形出的第二曲线。美团进入外卖市场在饿了么之后,却是一样的后发先至。

根据Trustdata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中国外卖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数据,到2019年上半年,美团的市场份额占据了市场的65.1%。

美团如何一再杀出重围,实现后发先至?_第8张图片
数据来源:Trustdata

更可怕的是,你一直以为酒旅业务的老大是携程和去哪儿,对吗?

对不起,酒店在线业务的头把交椅也已经悄悄变成了美团。

携程和去哪儿合并之后,只有短暂的一统天下,现在这两个平台的市场份额总和也不过31.6%,而美团已经占了半壁江山。

美团如何一再杀出重围,实现后发先至?_第9张图片

从团购、到店、外卖、到酒店业务,美团总是能在焦灼的战斗中后发先至,都能够在巩固了已有第一曲线的基础上,再次找到新的“第二曲线”。

美团,无疑已经成为分形创新的经典案例。每个想转型的企业,都应该研究一下美团。

这样看来,王兴说的“既往不恋,纵情向前”,正是美团持续在做的事情。

这里我想给这句话加一个注解,“既往不恋,纵情向前”翻译成经济学语言,就是“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决策盯住边际收益。”


04 多方共赢模式

美团是一个产业互联网的典型企业,产业互联网被称为“互联网的下半场”。

和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不同的是,产业互联网讲究的是互联网助力传统行业,但是并不以干掉传统行业为目标。

“少谈点颠覆,多谈点创新”,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再看看消费互联网时期,微信让个人短信几乎消失;淘宝兴起,百万家实体小店关门;新闻网站,让报纸很难卖出去……

而美团哪里不一样呢?

我们以美团的外卖业务为例:

美团让饭店有更多线上订单,不完全受制于地理位置。

让用户躺在家里就有美食送到嘴边。

以骑手为代表,创造更多围绕餐饮行业的工作岗位。

所以,这是一个以美团为中心,让餐饮商户、用户、骑手,多方共赢的局面。

美团更是有着非常好的平台思维,一直在做商家端的数字化服务,还成立了美团大学,为餐饮业的商家持续赋能。

同样的道理,酒店、电影票、买菜等业务也是以共赢为基础、而不是以颠覆为目标。

美团如何一再杀出重围,实现后发先至?_第10张图片
“前方走来的,是我的救命恩人方阵!”



写在最后

梁宁说“增长能力,就是不断作出正确决定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讲,美团在团购、到店、外卖、酒店领域,能够持续作出正确的决定,实属不易,所以美团这个案例非要研究不可。

所以,我们从战略驱动、营运效率、分形创新、多方共赢四个方面,探讨了美团这个案例。我们发现,这个还算低调的企业,其实做了比想象中更多的事情。

然而,所有的商业案例研究都存在严重的“幸存者偏见”,以上讲的都对,也都不对。

仅希望这篇能够帮助你更加理解你时常都在见到、却又不是很懂的“美团”。


美团如何一再杀出重围,实现后发先至?_第11张图片
如果有收获,点个“赞”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团如何一再杀出重围,实现后发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