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曾经有多火

蓑衣曾经有多火

文/江俊博

我们从小就学过“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说的是一叶孤舟上,一位老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堵在在漫天风雪中垂钓。五年级有一首《牧童》,其中一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讲的是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两首诗都提到了一种物件——蓑衣。蓑衣是由一种不易腐烂的草编织成的雨具,厚厚的能像衣服那样穿在身上。根据《诗经》记载,蓑衣自周朝就已出现,后世一直流行,尤其在多雨的江南地区更加风靡,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韩国、日本、越南等地也广泛使用。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农村仍有很多人穿着蓑衣避雨遮风防寒,只是后来,用化纤产品制成的雨衣才逐渐代替了蓑衣。

抗战时期,蓑衣还立过功呢!浙江嘉兴王江泾镇双桥一带,就流传着“蓑衣救人”的真实的故事。沈如淙在嘉兴新塍一带发动群众打游击,抗击日寇。一个雨天,他被日本兵发现并追赶,半路上碰见一个人正在田野放牛,那人见了沈如淙,就把自己身上的蓑衣脱下来给沈穿上,叫他把裤脚管卷起,并把牛绳给了他,自己则冒着雨匆匆离开。日本兵瞥了一眼穿蓑衣的放牛农民,就径直去追另一个人,追到后才发现不是,只好作罢。一件蓑衣在关键时刻起了大作用,真是了不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蓑衣曾经有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