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末,香港回归的那一年,我,大学毕业了。
怀揣着从小学一年级就拥有的教师梦,跨过了专业不对口的种种障碍,我踏上了漫长的教育之路。
经过暑假为期十天的岗前培训,我被告知:红泉学校将是我教育生涯的第一站。
按当时的说法,就是被分配到了山里。
当时的山里就指红泉、景庄、三眼井,时称香山三乡。
红泉乡位于黄河南岸、香山主峰脚下,历史上水草丰美,据说明朝曾在此设立“内营官”专事牧马事宜,是明朝军马培育基地。
香山地区所产滩羊、绵羊、山羊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尤其是绵羊所产的羊羔,皮肉俱佳,至今仍是中卫的一大名菜:香山羊羔肉。
准备了简单的行李,遵从红泉教育办公室给的通知,在开学前一天,我踏了上去红泉学校的路,那条路一走,就是三年。
那个时候从中卫到红泉还没有铺柏油路,都说山路十八弯,当时在我眼里就是无数个弯。对于一个晕车的人来说,每一个弯都是一次折磨。还有搓板路、边上就是深沟的各种不平的路段,车速时快时慢,人在班车里被颠的东倒西歪。
经过了两个小时的煎熬, 我终于听到了红泉到了。
在一个山梁上下了车,同时下车的还有学校的几个老师和村庄的老乡。下车之后发现周围并没有村庄和学校,原来,还得走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才能到学校。
站在山梁上看,远处山洼处有个小山村,有几棵树,同行的人说那就是红泉,学校就在那里。
虽然是八月底的日子,满眼黄土坡,鲜有绿色。但空气清新,山风凉爽,视野开阔,起起伏伏的山绵延不绝,微风吹拂,感觉舒服极了。
下车的山梁上,停着一个三轮车,车主看见我们下了车,问谁是新来的老师,学校专门派车来接新分配来的第一个大学生。
同行的老师都很开心,说跟着我沾光了,他们可从来没享受过如此高规格的“专车”待遇。
“专车”确实不错,比坐班车自在多了,虽然还是颠簸的厉害,但同行老师们的欢声笑语,给初到红泉的记忆增添了一抹难以忘怀的雀跃。
下了山梁,过了一条山水沟,再爬上一道坡,就到了学校。
学校门口站着几个孩子,肤色全是黑而红,不一样的过时穿着,相同的憨厚神态。
还有几个坐着凳子闲聊的老师,他们看到“专车”到了,都围过来一边和熟悉的老师问好,一边接我的东西,热情地往给我分配好的宿舍拿。
学校分给我的宿舍,是学校大门东的第二间屋子,据说是刚调走的校长的宿舍,条件比较好。
宿舍旁边正好有棵老沙枣树,这为以后我带着学生摘沙枣提供了方便。
宿舍是一间屋,有个通炕,也就是说屋子的面积一半是炕,我拿来的铺盖,是铺床的,铺到炕上,只能铺住三分之一,其它是光席子。
炕头有一个小铁炉,接烟筒的地方,直接接在炕上。冬天可以用它烧水取暖并烧炕。
屋子里有两个字台,两把椅子,墙上有一个碗柜,里面可以放碗筷和水杯之类的。
老师们说的这个房间条件好,是因为其它宿舍里只有一个字台一把椅子。还有,所有的屋顶是用很久以前农村流行的塑料金纸吊的,这间房只有东北拐角耷拉下来了几条带子,其他都还好,而其它宿舍一个房顶上,最少三四处顶都是掉了的。
通过一个下午的接触,我了解了我的工作环境:学校是八年制,加上我共有十五个老师,八十多个学生,八个年级分成六个班。小学一、三年级,二、四年级是复式教学。
学校从南到北有四排房,最北边一排比较破旧的是教工宿舍。
中间两排较新的砖瓦房是教室,其中第三排西边两间房是老师的办公室。
最南的一排半旧不新的房子,东边的是学生宿舍,西边的是食堂。
操场在学校最南边,就是一大片平整的硬土地,操场东边是厕所。
学校最东边有一排房,是仓库,放着学校的一些杂物,主要是冬天放煤片和捡来的驴粪蛋。
另外还有个小家属院,在操场西边的高台子上,住着四对成了家的老师。家属院和单身宿舍正好一南一北相呼应,中间隔了整个校园。
除了学校门口一棵沙枣树,厕所里有两棵不知名的树外,学校无其他绿色。
那天的学校,安静又热闹,温情又孤独,已经在我的记忆里存在了二十多年。
现在,我在市里最好的高中,但我很想念那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