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6 “痛苦难以避免,但磨难可以选择”

2018-06-06 “痛苦难以避免,但磨难可以选择”_第1张图片
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村上春树说,如果可以选择自己的墓志铭,他会写:

村上春树

作家(兼跑者)

1949-20XX

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可见,作家和跑者,是他最喜欢的两个身份。换句话说,写作和跑步,是他最喜欢的两件事。说来也巧,这两件事,正好是差不多的时间发生的。

三十岁前夕,和妻子经营着酒吧的村上春树,一边看着棒球比赛一边喝着啤酒,突然下定决心:写小说。

于是他开始了白天做生意,晚上写小说的日子。这两件事都不轻松,他经常半夜写着写着就累倒在桌上,模模糊糊睡到天亮,然后准备开店。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写出《且听风吟》,一举拿下新人奖,正式成为作家。

之后没多久,他决定结束这种辛苦的生活,关掉酒吧专职写作。那个时候,他写作赚到的稿费,远远比不上酒吧的收入。但他就是这么干了。

成为全职作家之后,他打算调整自己的作息,于是,三十三岁的时候,他决定要跑步。这个念头就像写作一样,来得突然,但无比强烈。

至此,写作和跑步,就变成了他的两个标签。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他一边出版小说,一边参加马拉松比赛。

这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不属于小说,算是回忆录之类的东西,在我看了,就是一堆以跑步为主题的碎碎念,说实话,算不上好看。我说的“好看”,指的是“可读性”。毕竟没什么连贯的情节,不像小说那么吸引人。

而他提出的这个问题: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书里也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并且由于身兼作家和跑者两个身份,书里很多时候也是写作和跑步两件事交织在一起谈。当然了,并不是说他跑步的时候尽想着写作的事儿。如果非要给这个问题一个答案,我想,大概是:乱七八糟,什么都想。

既然如此,那这本书还有什么可看的呢?于我,之所以能熬着看完这本书,是为了一句话:“痛苦难以避免,但磨难可以选择”。

这句话被村上选在序言里,是他认识的一位马拉松选手比赛中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原句是英文: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村上说,“关键词是这个optional。假使说,跑着跑着突然觉得:“啊呀呀,好累人啊,我不行啦。”这个“好累人”是无法避免的事实,然而是不是果真“不行”,还得听凭本人裁量。我以为,这两句话简洁地归纳了马拉松比赛最为重要的部分。”

而我以为:这两句话简洁地归纳了生活最为重要的部分。所以我将它选做了本文的标题。

本书的内容虽然看似杂乱,但每篇都有一个必然涉及的主题,那就是跑步的痛苦。村上花大量的篇幅描写了跑步的痛苦,从身体上到心理上。无疑,长跑是一件累人的事情,写小说也一样。但恰好,这两件事都是他自己选择的。因为是自己选择的,苦难好像也就不那么难熬了。

《大脑的奥秘》一书指出:人其实一直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当中。

关键不在于事情本身如何,而在于我们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同样是跑步,上学测八百米那会儿,觉得简直要命,一边跑一边骂,觉得全世界都争对自己。等到上班了,觉得身体不行了,怕哪天猝死,决定跑跑步提升体质的时候,一边跑一边开心,觉得晚风都万分可爱。

你说这时候跑步就不累了?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但为什么两次的感觉差别那么大?区别大概在于,后者是自己选择的,“选择”给了我们一种掌控人生的感觉。

人其实不是怕苦,怕的是被逼着吃苦。

但关键在于,苦难总是难以避免的,生活总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或是别人给的或是自找的。这个时候,就要用上“选择”这个法宝了。简单点儿说,换种心态看苦难。

以为我要开始灌鸡汤了?别,鸡汤喝多了腻得慌。

选择磨难这种事儿看起来确实鸡汤,但其实是有科学根据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并不像我们自以为的那么理智,很多时候,能影响我们的不是客观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解读。(绝大部分关于情绪和大脑的书里都会提到各种各样的相关研究,感兴趣的朋友自行百度。)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情绪ABC理论。


2018-06-06 “痛苦难以避免,但磨难可以选择”_第2张图片
情绪ABC理论

这是目前心理咨询中主流的认知行为疗法。但事实上,其用途并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咨询领域,任何的负面情绪都可以用这个模型进行正面解读。

客观事实无法改变,正如痛苦难以避免,但我们可以积极改变自己对这件事的解读,也就是自行选择磨难。

换种心态看苦难,换个心情过人生。说是乐观也罢,说是装傻也罢,只要有用,管他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6-06 “痛苦难以避免,但磨难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