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年后,你会变得焦虑?

昨天校友线下面基,很温暖,那种感觉很难说清。今年是导师制迎新,七八个新校友配两个导师,导师当然是工作多年的校友,一个成长导师,一个生活导师。成长导师的师兄和我是一家公司的,下班后便坐他的车去了聚会的地点。理论上来说,单独面对陌生人,我会比较怵,但还好,师兄很善谈,路上一个半小时并没有尴尬。在路上,大略听了师兄的职场人生路,国家级重点中学,高考失利,大学毕业后憋着一口气去了上海外企打拼,后来到我司奋斗了7年,如今成家立业,在深圳福田中心区买了一套看海的豪宅。轻轻几笔,没有炫耀,没有悲苦,有的只是这个年龄男人该有的平凡与淡然。

上海与深圳,我可能倾向更有格调的上海,准备明年去上海或香港工作,离开这个我并不是特别钟情的深圳。可是师兄说到了现实,也是我特别不愿意面对的,那就是人才的密集度,太激烈了,就拿落户来说,深圳落户给我5万,而上海落户难上加难,我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总觉得以后回武汉,从来也没有想过在一线城市定下来。但这样并不好,可另一个方面来说是不同的人生呀,一个轻松一个拼搏,一个自得其乐一个功成名就,我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正如师兄问我对未来的打算时,我说不知道一样,不是我深沉,是我真的没有想过,或者有着什么样的规划,反而是一种随遇而安,及时行乐。但师兄说三五年后,你会开始思考的,三五年后你会开始在意的,三五年后你会想我们当初一样焦虑的。三五年后,我快30岁了,的确面临着成家立业的现实问题了;三五年后,一起奋斗的同龄人也开始显现差距了;三五年后,我们便不再能胡作非为了。三五年后呀!

师兄说,如果有个导师能在他刚进入社会的时候跟他说这些就好了,如果有个人能提点他,他可能就不用从上海到深圳,或是不用面对三五年后那个焦虑的自己了。

师兄说,我比你们年长,走过了你们走过的道路,你们也会经历我们当时的心路历程,因此,我们会感同身受,看的更远一些,虽然趋势很难看清,但是起码可以给你们一些指导。

师兄到底在说什么呢?什么也没有说,但又说了一切——居安思危、把握趋势、敢为人先。

诚然,我们觉得自己年轻,我们认为自己可以在三五年里为所欲为,可是时光总是那么快,站在30岁的门口,我们会一无所有,爱情、家庭、孩子、房子、地位、事业,这都是最最实际的,别谈什么风花雪夜,别说什么浪迹天涯,梦想在现实中不堪一击,只有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帮助我们梦想的实现以及人生价值的升华。三五年呀,一瞬之间,你无所谓,便要去接受那个三五年后焦虑不已的自己,或是退到二线城市或是背水一战。师兄,可能就是那个背水一战并险胜过关的人。所以,他想提醒这个年龄的我们或是远望那个年龄的自己,别虚度了这三五年,拥有好的物质基础才是日后发力的关键。好的选择很重要,例如城市、职业,深圳还是的好地方,虽然已被开发,但依然有潜力,我们是踏上这列班车的最后一批人;要借势,比如他毕业的时候,去深圳的同学都是混的最好的,搭上了深圳发展的快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渔与鱼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师兄给的渔是一个当下应当有的态度,是一种思维,是一把杠杆——放大了此刻微小细节对未来的效能。正如师姐说,坚持留在深圳吧,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买个房吧,不会让你没钱反而是越来越有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五年后,你会变得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