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我在你老去前,学会疼爱你

容我在你老去前,学会疼爱你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文/陌上有情天

湖北摄影师顾颐在得知父亲患了癌症后,感觉天都要塌了下来,这么多年风风雨雨,努力打拼,事业小有成功,人生尚算圆满,但回顾来路,独独忽略了父母被病痛侵袭日益孱弱的身体和早生的华发。

痛定思痛,他决定对父母来一场生命的“救赎”,在父亲"最后的时光”给他以最好的经历,借以去看在澳洲留学的孙子为理由,带他们飞往澳洲游玩88天,看山看海看异域风情,开阔视野增长见闻,并为纪念金婚,鼓足勇气从4000多米高空一跃而下。

旅途中,父母的笑颜越来越浓,眉头越来越舒展,尤其是那人生中的第一次跳伞,为父亲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界,身心灵得到极大的愉悦,从此获得“重生”。

如此看,顾爸爸无疑是幸福的,有一个有能力有魄力有孝心的儿子如斯,让他老来的人生无憾。而顾颐无疑也是幸运的,在他有足够的能力赡养老人的时候,亲尚在。

不得不为这份孝心感动而点赞。这场让世人羡慕的旅行,与其说是对父母的救赎,倒不如说是为自己的心灵救赎。

但世上又有几多人能如顾颐般,有钱有能力有机会对父母尽孝,为自己救赎?

其实,人生往往遗憾多过幸运,现实远比想像实际,你也许还在期许,等我有足够的钱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机会,再去孝顺父母。

但岁月并不会尽如人意,也许只是一眨眼的时光,父母便老了,也许只是一转头的功夫,双亲便倒下了。

01


这个时候钱再多,又有什么用?

这是在母亲住院的四个多月里,来来往往同房间病友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最让人语塞又莫名心痛的一句话。

熊姨,六十多岁单亲妈妈,一个能干且独立的女人,给人的印象干练而精神。因一年前轻微中风落下些后遗症,这次来医院做康复训练。

在同病房一个月的时间里,总是一个人拖着不太灵便的身体进进出出,自己打开水,自己准备一日三餐,一个人慢慢的洗澡洗衣服,在医院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她的背影显得格外孤寂与无援。

她有一儿一女,靠自己做缝纫的手艺独自养大了子女,儿子不负所望出国留学并已在澳洲定居,女儿在同一座城市,离得不远也不近,但不能常伴身旁。

说起儿子,她两眼泛光,颇感兴奋与自豪,这样的儿子给了她无限的优越和幸福感,也给了足够的钱财让她衣食无忧。

很显然,这是一个优秀的有出息的儿子,是天底下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眼里别人家的孩子。

我们由衷的说:阿姨好福气,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话音刚落,阿姨的笑倾刻凝固在脸上,眼中尽显落寞,嘴里嗫嚅着:“好是好,只是远隔重洋,想看上一眼都难,更不用说在床前尽孝了”。

“不过,幸好我女儿没有工作”,停顿片刻她又充满希望的说。言下之意是,没工作的女儿没有工作的束缚,没有时间的限制,是个自由人儿,自己还是有可能依靠的。

可是这个没有工作的女儿,也是二个孩子的妈妈,一个星期来看她一次,来时带点炒好的菜过来,给她补充下营养,然后,匆匆的来匆匆的走。

我的心里不由泛起些许酸涩,天底下也许只有这个母亲庆幸自己的女儿没有工作,老人心底的悲凉和无奈可见一斑。

想来阿姨的心里是苦涩的吧,不然也不会讪讪的说:我虽然有足够的钱养老,但是有再多的钱,在这个时候,又有什么用呢?

所谓养儿防老,是指父母在晚年无法自立时,子女给父母的依靠和支撑,照顾和孝顺,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但天底下的父母,对远游的子女永远是无所求,只要你好,我便心安!

只是,他们心里又何尝不期盼子孙绕膝怡享天年?又何尝不期盼在步履蹒跚时,有人在身侧端茶送水嘘寒问暖?

02


我们不敢病也不敢老。

白爷爷白奶奶,白花苍苍的一对老人,都是82岁的高龄,整体的精神面貌和气色都还不错,因奶奶心脑血管不适而双双一起来住院疗养。

这是一对很乐观的老人,相依相伴,相扶相携,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白头偕老,真正的相濡以沫。

同时,这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母。他们育有五个子女,个个都是大学毕业,其中四个名牌大学。而今,已人到中年的子女们,都在外地,个个事业有成,不是政府领导,就是公司老板。

这让常伴在母亲身边平凡的我们,大有自惭形秽自愧不如之感。

从母亲孕育生命开始,父母便对子女寄与厚望,不希望你常伺身旁,惟愿你幸福平安,不怕你飞得远,惟愿你飞得高。

白爷爷和白奶奶亦是如此,尽管儿女们混的风生水起,也曾把二老接到身边,但依然忙忙碌碌顾不上他们,二老怕给子女添麻烦,所以执意要回来。

在医院,老俩口相互照应,几乎形影不离,就连洗澡也是一起,生怕有个闪失,万一出个差错,该是如何是好。用他们的话说,他们不能病也不敢病,如果哪天躺在床上动不了了,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二老对我们在床榻之侧,尽心侍弄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颇为羡慕,也毫不吝啬的大为赞赏。

尽管如此,每每跟子女通话,他们都会换上笑脸,用分外平静的语气说着家常,哪怕手上在打着吊水,也会说:我们好着呢,刚吃了饭,在外面散步呢,不用担心。

这就是天下父母心,哪怕垂垂老矣,哪怕身体堪忧,哪怕揪心的思念着儿女,哪怕生活里只剩下了期盼和等待,依然报之以平安祥和。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而今的社会,远游已是一种常态,远方的世界,机会与压力并存。为了梦想,为了生存,为了家庭,为了一切的可能,我们远走他乡,只为了有朝一日能荣归故里,能更好的侍奉双亲。

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永远在打拼,永远在等攒够钱,永远在等攒够机会和时间,也永远觉得父母还年轻,尽孝的日子多的是。

殊不知,时不我待,在你的等待里,父母已逐渐老去。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给不了,而是父母等不及。

疾病和意外,不知道在哪个瞬间,就会不期而至。

03


仅仅一个瞬间,一切就都变了模样。

母亲患病前,是好好的一个人,前一秒还行走自如,谈笑风生,后一秒便昏迷不醒,不省人事。

脑溢血,让母亲在抢救室呆了18天,当她在昏迷了数天悠悠醒转时,她竟然认不出守在床畔焦急的我们

医生诊断,由于脑细胞伤害太大,导致母亲智力下降为零,认知为零,右半边瘫痪。一时间乾坤颠倒,世界混乱,一切就都变了模样。

任凭我们怎样呼唤,怎样哭泣,母亲只是瞪着那双已失了神采的眼睛,不哭不闹不理不睬,饿了要吃,困了就睡。

自从七年前父亲去世后,母亲明显苍老孱弱了许多,总希望我们能陪在身边,每星期能陪她吃顿饭散散步,还不无羡慕的说,楼下谁谁家的子女,天天都给他妈妈按摩,对于此,我们不置可否,母亲也不再提。

现而今,24小时陪伴在她身旁,可她已不知道我是谁;给她喂水喂饭,她不知道我是谁;给她洗头洗澡,她不知道我是谁;甚至给她换洗尿片擦洗身子,她也不知道我是谁;就连每天给她讲故事听音乐按摩,她依然不知道我是谁。

我们想返哺想尽孝,可她已不能怡然享受。她活在她的世界,已容不得我们再走近。

这是我们所始料不及的、无可逆转的、避之唯恐不及的结果。

常常在想,如果可以重来,该有多好,我宁愿舍弃一切,换她展颜一笑,我宁愿尽我所能,保她衣食无忧。

可是,世上哪有后悔药可吃?最不堪承受的,恐怕就是难以安放的懊悔,背负在心,不得安宁。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真不知道世上还有如此角落,盛满了痛苦悲伤和病痛,又充满希翼期盼和幻想。

一进康复区,满目触及的便是走廊里排的满满的轮椅,让人感觉压抑且沉重。康复室里满满当当都是人,准确的说是各种各样的病人和家属。

这些病人的病因无外是中风、脑溢血、车祸和煤气中毒,基本都是大脑受损导致的神志不清,行动不便。有的没有意识植物人一般,有的插着胃管,有的因做开颅手术头部凹下去一块,看着触目惊心不忍直视。

在这里的人,不能用呆了多少天来衡量,而是用月、用年来作时间概念,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永无休止的做作康复训练,只为哪一天,奇迹出现,睡着的人醒了,躺着的人站起来了。

此情此景,只告诉你一个道理:珍爱生命。

你永远不知道,疾病、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

如果可以,请深爱你的父母家人,善待和珍惜跟他们度过的每一个时刻。

也许,你所认为的来得及,不经意就成了来不及。

那日,在医院楼前散步,先生蹲在母亲轮椅前逗趣她,她竟揪住了先生的耳朵,洋溢着一个灿烂的傻傻的笑。我的心在此刻的笑容里,碎了,化了。

夕阳斜斜的照在身上,拉长了他们的影子,一缕晕黄笼罩着他们,温馨而祥和,真希望就这样一直走下去,走进这斜阳里。

母亲,别怕,余生,我们陪你慢慢走!

04


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以相聚为目的。

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以分离为代价。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你把他养大,然后不断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他的脚步俞走俞坚,而你在身后挥手凝视,站成了一道风景。

世上最难的事,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而最苦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让风扰乱了你的心神,不要让悔恨陪伴你终身。

而世上最无能为力的事,莫过于看着父母渐渐变老,却无法阻止也追不上他们渐行渐老的脚步。

父母想要的何其少,一个平安的消息,一声走心的问候。你闲暇时的陪伴,陪他们吃的每一顿饭,陪他们散的每一次步,都是最好的报答。

所以,趁还来得及,趁父母未老,趁亲还在,常回家看看,多多陪伴。不要让孤独寒了他们日渐衰老的心。

余生,我陪你慢慢走!请容我在你老去前,学会疼爱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容我在你老去前,学会疼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