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包袱 到青年人的聚集地 听最真实的声音
本文主笔:白告先生 斜杠丨自由
作者微信:Geoffery-s 坚持日更86天
微信公众号:我们都是职场青年
头条号:下班看点啥
近日,日本灾祸再次上热搜,而视频中提到的装有核废弃物的袋子找回来是空的。日方称对环境毫无影响。祸不单行,受强台风“海贝思”导致的阿武隈川河水泛滥影响,该市内一处电镀工厂保存的剧毒氰化钠发生泄漏。该市在对储存工业废水的水池进行调查后,检测出高于排放基准46倍的氰化钠。
在不了解真相面前妄加评论并不值得推崇,但或许在这样涉及到人类生命安全的问题前,或许我们永远无法了解真相。就像33年前全球首例第七级核事件(最高级别)(第二例是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福岛县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苏联乌克兰普里皮亚季的切尔诺贝利发生爆炸并导致核泄漏事件后,一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苏维埃政权官方宣布的切尔诺贝利事故死亡人数从没有变更过——31人(事件发生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数据仅供参考)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UTC+3),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辐射尘涵盖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这场灾难总共损失大概两千亿美元(已计算通货膨胀),是近代历史中代价最“昂贵”的灾难事件。
如果问道:“What is the cost of lies”,那切尔诺贝利事件必当属于最佳的答案之一。
比起灾难本身,更让人心寒的是人性。剧集开头一位看似带有专业性的人士安静的做完一些平常的事务后选择了自杀给本片铺垫了压抑的氛围。
爆炸发生前,现场进行测试的工程师并没有根据此前专业的指导建议,固执被按照负责人的“经验”进行操作是本次事件的导火索之一,事后直到法庭上该负责人都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声称当时不在场却被当场戳破。
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也就是当日夜间,苏联高层就得到了多个途径的事故汇报:包括中央重工业部、中型机械工业部(苏联原子能工业直管部门之一)、动力与电力化部(苏联原子能工业直管部门之二)、乌克兰国家安全委员会(KGB),均汇报切尔诺贝利发生爆炸和火灾事故,火情得到控制,但是对于反应堆事故的具体情况和核泄漏后果,汇报结果不一,没有引起高层的足够重视。
“苏联”政府对民众隐瞒真相, 事故发生后,领导层互相推诿责任并试图隐瞒, 几个测量计都爆表了,他们按爆表数字“3.6伦琴”上报(当时辐射照度大约为20000伦琴),甚至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谢尔比茨基带家人参加了当时的五一节庆典。当权者甚至禁止所有人离开,企图封锁一切。
接下来的连环效应开始。爆炸后由于没有被告知,消防员以为是普通的火灾,却不知道他们即将被搬进医院,全身腐烂,甚至死后都要被安葬在莫斯科当地特质的铅制棺材内(防辐射)。一位消防员的妻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拥抱亲吻自己的丈夫,不幸中的万幸是传染的核辐射被胎中的婴儿吸收,她却在四个月内失去了丈夫和孩子。因为政治原因,群众不会知道真相。
然而一周后,瑞典当地检测到了超量辐射,分析后他们发现其中独有的物质来自切尔诺贝利。
总有人试图寻找真相。
科学家们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RMBK会爆炸(这在物理逻辑上讲不通),也是贯穿整个事件推进的悬念。直到调查最后,他们发现虽然事故发生前现场做测试的工程师们在进行操作时没有按照步骤进行,但当危险信号发出时他们的确根据经验按下了AZ-5按钮,按下后却没有看到期待的场景。在这里,科学家们终于发现了这场事故本身不仅仅是这些现场工程师们的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国家为了省钱等各方面因素,在核电站设施中的部分材料采用了非常便宜的物质,而这一行为(在档案馆里相关内容直接被撕掉,涉及国家机密)对于现场工程师们来说并不知情,直接导致了原本应该挽救他们错误操作的AZ-5按钮直接变成了一个有去无回的悲剧。
而直到真相的过程中并不容易,影片开头自杀的正是其中一位科学家,自杀事件是时间发生后两周年(精确到夜里1点23分45秒)。科学家是单纯的,他们想公布真相,让事项更高效地进行,但政治是不单纯的,出于国外已掌握事故信息、美国人“会利用事故”,而同意对外进行报道,但又考虑到担心引起“不安和慌乱”,仍旧限制外界知晓事故进展情况。此外,他们不愿意承认这是当时国家的问题。当真相遇到了政治,所有政治对外的描述都变成了新的真相。
(说出真相的科学家被监禁)
而只有科学家的死亡等各方面事实,才让苏联不得不迫于压力开始公布真相(的一部分)。
以上关于事故后的政治决策来自迷你剧中,迷你剧由HBO监制。有人说,HBO不会告诉你:1986年8月的国际原子能会议上,面对苏联公布详细受灾情况的请求,英、美、法等与苏联对立的西方阵营反而联手帮助苏联掩盖切尔诺贝利的消息,原因竟是为了避免本国的核电工程受到舆论的冲击,保护本国的能源产业发展。更有甚者,西方专家还帮苏联修改了算法模型,降低潜在死亡人数,西方得以继续蒙骗本国百姓:核电十分安全,绝对都是小事。
近些年,随着社交媒体的便捷,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看世界。有时,当我们不了解事实,仅通过媒体的描述就可以对事件中的主人进行评价,往往评价还带有一定的情绪。我们时不时能看到有人伸冤,被地方“有关部门”拦截,走投无路结束生命以示清白。当有影响力的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不是寻求解决的方案,而是封锁消息源,威胁恐吓都是常规手段。
大家不再开始关注自己的错误,而是在维护着一批人心中的权威。《人类简史》中谈到,能让超过150人以上的集体团结起来,靠的就是虚构故事,可以是神,信仰甚至国家。大家心中有了共同的印象并且相信它,就足以让人类在生态链中爬到顶端。而这样的虚构故事是不允许发生错误的,否则它影响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它背后信任它的一大批人的稳定性。
昨天看到一个教授在谈反思。他谈到现在很多的反思基本不能称作是反思,反思不是简单的总结,而是能从根本上承认自己犯过的错误,这一点很多人直接跳过。
犯错带来的影响是有半衰期的,我们总会被一个又一个新的热点转移注意力。也或许有了这样的认识,人们开始发现,有时候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无可厚非,反正总有一天人们会忘记,被新的编织的谎言取代记忆。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卸下包袱 到青年人的聚集地 听最真实的声音
本文主笔:白告先生
作者微信:Geoffery-s
微信公众号:我们都是职场青年
头条号:下班看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