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和立意

      “”作文作文,做的头疼,要讲不做,老师打我。”小的时候,我会这个顺口溜。

    “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新中学生有三怕,里面还是学生怕做作文。

      作文怎么就那么难呢?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写作,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可是,当代中学生学习读书读到长达九年,读过的篇章不少于三百篇,为什么还诌不好作文呢?

      这个问题着实让人困惑。读黛玉教香菱学诗的过程来看,她真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好老师,她的指导和点评对于好学的香菱来说,无疑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那我们的作文教学能不能学习择善而从呢?

        审题和立意是作文的第一步,《审题和立意》作文指导课如何教学呢?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知作文,晓标准:让学生知道近年来作文的题型,一篇好作文的标准。告诉学生,近十一年来,安徽作文题型分为三类: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限制性作文。出现的频率分别是5+2+4,重点引导学生知道仔细申请要求。好作文,浅显易懂的说法是:,字迹不能潦草,篇幅不能短小,段落不能太少,首尾不能太长,主题不能太浅。

      第二部分是明要求:什么叫审题和立意。这个书上有,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了解,心里有杆秤。这是写作的第一步。

      第三部分内容是如何审题和立意。如何审题呢?根据教师用书的指导,我也设计了五步走,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第一步,找题眼。这个很好办。比如:我们的关系近了。这里的题眼是“近了”。

    按照教师用书的提示,第二步是“加限定词”。加限定词针对哪种题型的策略呢?如果说是对半命题作文,或者限制性作文,又岔开话题了,我决定这节作文课只解决一个问题,涉及太多,无法达成目标。于是我按照顺理成章的步骤追问:我和谁?原来关系怎么样?我如何看待他(她、它)?他可以是什么?只是人吗?动物吗?其他的静物行不行?我们之间经历了什么事,促使我们的关系近了?近了之后我如何看待他(她、它)?

        第一个问题里,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和爸爸妈妈,老师朋友的关系近了,能不能想出新意?如果就是人物,能不能在常见的人物里面想出新意来?所以,这个“他”的选择很重要,这个事件的选择也很重要。一时间,学生七嘴八舌,说出了不少设想。这个过程是同学们开启自己的头脑风暴过程,有一定的审题实践。以学生的实践为主。

      第三个部分,就是列提纲了。大框架要搭起来。我们建议写三件事,体现逐渐变化的过程,最终,“近了”,意味着两者终于相互了解,交融。剩下的就是润色加工。

        叙述的的过程中,人物描写来一点,景物描写来一点,格言警句来一点,篇末点题点一点。

        就这样,一节作文指导课结束了。在这节课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和立意,是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填词、找题眼,写提纲落脚在体现钱梦龙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上,而这边学完,那边写一篇作文,目的是及时训练。

        效果如何?我要看看他们的作文才说。

审题和立意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过,从他们很快动笔开始书写来看,比以前啃着铅笔头,皱着眉头,不动手指头要强多了!最起码打开了他们的思路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审题和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