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偷书贼》有感——周小多眼中的“死亡”

读《偷书贼》有感——周小多眼中的“死亡”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刚看到这本《偷书贼》,在我心里充满了好奇,谁是偷书贼呢?他偷了什么书呢?他为什么要偷书呢?一连串的疑问飘荡在我的脑海中。促使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
开头是一片灰色,一个小女孩坐在火车上,目睹了她弟弟的死亡,他们本来是要被送到一个别的家庭去被收养。在她弟弟的葬礼中,她意外获得了她第一本书——《掘墓人手册》小女孩莉塞尔被送到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有一天,在焚烧犹太书籍的活动中,莉赛尔从未燃尽的灰烬里找到了她的第二本书——《耸耸肩膀》。从此,他对文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开始想方设法的弄到书。忽然有一天,一个名叫马克斯犹太人闯进了他们家。他是爸爸朋友的孩子,他想在小女孩莉塞尔家躲过对犹太人的大屠杀。马克斯很快和小女孩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萨莉尔一面给自己的新朋友写书,一面去镇长夫人家的书房里偷书。后来这个朋友为了不连累到莉塞尔一家,自己悄悄的跑掉了。有一天大轰炸来了,所有的人都来不及躲到地下室去,只有莉塞尔刚好在地下室给她的朋友写书。所有人都是除了莉赛尔。多年后,在鲁迪爸爸的商店里,莉赛尔又遇到了马克斯。
故事到这里突然停止,画面一转,已经是莉赛尔去世的时候了。
这本书用第三人称视角来描写整个故事,以死神的角度去看待书中的每一个故事,跟每一种情感。这本书有两大情感在互相穿插,互相丰富第一种是亲情,第二种是友谊。第一次失去亲情,是莉塞尔在他弟弟死的时候;第二次失去亲情,是她亲生母亲离开她的时候;而第三次失去心情则是他的养父母被炸弹炸死的时候;也正是在这时,她接连失去了两个最好的朋友,鲁迪被炸弹炸死,而马克思斯不知下落。可以说这段时候是莉塞尔最难熬的一段日子。可是这里的失去恰恰,更加反衬出了后面得到时的喜悦。当马克思又回到莉赛尔旁边时,他是多么的激动啊,文章中描写:“他们拥抱在一起,哭着倒在地板上。”可以说这里是对亲情和友情最好的体现。一次次的失去与得到之间,这本书的作者死神也学到了不少。
一共有两条线索贯穿全文,第一条线索是时间的线索,文章以时间的顺序来描述整个故事。第二个线索是小女孩莉赛尔获得的几本书,包括《耸耸肩膀》,《我的奋斗》,《掘墓人手册》和《普鲁士的小狗》,还有莉赛尔自己写的一本书,《取文字的人》正是这些书给了她活下去的动力。正如她在《取文字的人》中所说的一样:“我讨厌文字,也喜爱文字,我希望发挥了文字的力量。”
本书既然是以死神的口吻写的,那书中自然少不了死亡。从她弟弟的死亡,到她养父母,鲁迪的死亡,再到她自己的死亡。死亡,离我其实并不遥远,我不能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要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时也正是这些死亡,让我感受到了生命中的美好与快乐。这也就是作者要写这本书的原因吧
合上书,仿佛死神还坐在我旁边,讲述那个又远又近的故事。


读《偷书贼》有感——周小多眼中的“死亡”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偷书贼》有感——周小多眼中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