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语:本次展示的是第二单元“家庭生活”后的作文训练《那次,我真____》,要求学生们在最熟悉的家庭生活中选材,并在课堂上全程指导下写就。做任何事都有其步骤与规律,作文亦如此。但日常写作中,很多孩子的常态却是简单审题,提笔便写。长此以往,貌似写了很多文章,但写作能力依旧看不到长进。而本次作文我们分步骤进行。第一步,审题立意,完成补题。第二步,头脑风暴,围绕补题至少选三件能体现所补词语意义的事件。第三步,在几件事情中寻找感受最深且独特的事件来写。并列出事件的前因后果,参与人物及其个性特点,包括常做动作、口头禅等。第四步,思考事件的叙述顺序,列出提纲,第五步。下笔成文。以上环节用时两节课。第三节课完成第六步,自我修改。老师给出修改方法。第七步,誊抄。第八步,老师面批,指出每个同学作文优胜和不足的方面,包括用词造句,篇章结构,给出修改建议,学生再改。于是,一篇文章的写作才算最终完成。值得欣喜的是,很多同学的这次作文都在反复打磨中进步了很多,出现了十多篇的上乘之作。对于写作,成功是成功之母。有了这次写作的全方位指导,学生们的全过程体验,相信日后定能有更大的进步。
那一次,我真懊悔
陈诺杨
那一天是10月15日,早上7点15分,妈妈给我发来了一条消息:“祖祖一早去世了,86岁,没病没痛,走得很平静。今天我和外公外婆回老家,明天晚上回家。”
祖祖?这个词我经常听到,但又显得有些陌生。忽然,我的鼻子感到一阵酸意,终究回忆起了一些关于祖祖的点滴。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见过祖祖。在我的印象里,祖祖是一个外向的人。
我经常听到刚从老家回来的外婆和妈妈讨论:看她(祖祖)的样子至少要活到90岁大关。
我便去凑热闹:“为什么这么说?”
妈妈不慌不忙地拿出她的手机,翻出一张照片:眼前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她手里抱着一只狗。老人头戴一顶紫红色的帽子,穿的也是紫红色的衣服。额前有好几道浅浅的皱纹,笑得嘴边也有很多褶皱,一双眼睛虽然有些下陷,但整个人的精神很好,显得并不苍老……
“你祖祖走路速度快得很!许多年轻人都追不上她。”妈妈说。
我心头一惊,80多岁的老人能这么精神了,真是个奇迹。
又记起一次寒假,我和爸爸妈妈照例回老家过年。妈妈和外婆开玩笑地对我说:”其实你应该去盐亭玩玩,去看看祖祖。”一家人都笑了,但我笑得颇为无奈:“在我很小的时候去过盐亭吧?祖祖也很久没看到我了,我应该抽空回去一下……可时间呢?要备战小升初。以后吧,祖祖挺健康的……”我摇了摇头,就没太想这件事。我们一家人,都相信祖祖一定能享有一个平安长寿的晚年,我一定会有机会去看望她的。
“祖祖没病没痛,走得很平静。”电话那头的妈妈这么说。
怎么会?一个健康的老人?在她离开之前竟没有让她再看到我,这,会是她的遗憾吗?我不知道,我再也无法知道。一个人从幼童到青少年的变化是多么大呀——不仅学到了更多的东西,模样在改变,行为习惯在改变……
又记起妈妈曾给我说:”你祖祖不怎么喜欢吃别的,只喜欢吃肉丸子,一次能吃一大碗!”“原来祖祖的胃口还很好!”我满意地点了点头,像是在为有这样一个祖祖感到骄傲。
“有时间到盐亭玩玩,去看看祖祖。”这句话又突然环绕在我耳边。”不急不急,看祖祖的机会还多着呢。”好一个迷之自信!
其实成都到盐亭的距离,是通过一辆车就能解决的;而阴阳两界,谁又能轻言来回穿梭?没想到这一别,即是永远的离别。
“祖祖没病没痛,走得很平静。”妈妈像是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再次重复这句话,但每个字却像针一样都扎在我的心上。
“有时间到盐亭玩玩,去看看祖祖。”这句话又回荡在我耳边。终于,它击溃了我的眼睛,我使劲把泪水往回挤,可那懊悔的泪水却一股、一股地往外涌……
张老师点评:人生有一种悲剧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而本文的小作者独具慧心,写出了“孙欲看而祖不待”的痛彻心扉的感受。文中的一句“不急、不急”是追悔的源头,也是线索,小作者巧借这句话在现实与回忆中穿梭,那么多可以探望老人的机会都因为“祖祖身体很好,不急不急”而搁置,最后酿成的却是再也不见的痛楚与懊悔。这篇文章立意深刻,表现的是人生的通感: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后才倍觉宝贵。结尾的情感表达也是巧妙自然,恰切地照应了题目。实为一篇佳作!
那一次,我真后悔
段静雨
窗外下着小雨,那细细的小水珠牵动了我内心的一条线,我的心里又升起了一丝丝后悔。
那天,细雨霏霏,雨点随风飘落。看着这烦人的鬼天气,又面对着我桌上那堆积如山的作业,我的心情无比烦躁。
“表姐!”我转身一看,是表妹,便不耐烦地问:“怎么了?说吧。”
表妹听后慢慢昂起头,蹦蹦跳跳地举起一张如蝴蝶在空中扑闪的素描纸,笑眯眯地说:“表姐,你帮我看看我的画呗。”
看着她那股高兴劲儿,我不忍心泼她一盆冷水,便接过画,瞥了一眼,但由于作业的压迫,心中的烦躁再次油然而生,便说道:“这是画吗?这是涂鸦吧!”表妹顿了顿,不再说话,低着头,看着被我丢在一旁的心爱的杰作,沉默了一会儿。
“我知道我画得不是很好,我再去改改。”还未等我开口,表妹捡起地上的画,似乎害怕我拒绝,便一溜烟地跑出我的房间。我轻松地拿起笔去完成我那堆成小山的作业。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失,我完成了令人头疼的数学,正准备写周记时,又听到门被推开的“吱嘎”声。表妹眼睛冒着光,跑来拉着我说:“看,我画完了,怎么样啊?”说完,再次挥动着手中的画,兴奋的她似乎拥有了整个世界。
而我,还为写不完的作业发愁,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欣赏她那“美丽”的杰作。我瞟了一眼,便不耐烦地说:“这不还是涂鸦吗?你还沾沾自喜的,羞不羞啊?”我又将画重新塞回她的手中。
但我转身要完成我那巨大的工程时,不经意间瞥见了表妹那沾满颜料的手,和那眼底深深的哀伤,我好像感受到了一颗对美的渴望的心,顿时被我抹杀得荡然无存。
但有什么办法呢?那么多的作业还在等着我,我耸了耸肩,没有多想,便继续埋头完成我的作业了。
后来的一天,我去表妹家,看见她正在把书桌上的彩笔往杂物间里提。我问她:“你怎么不画画了?”表妹冲我笑了笑:“不画了,画不好。”
刹那间,时间仿佛停止了流逝,这句话也犹如一根针刺痛着我的心。看着表妹离开的身影,我的喉咙仿佛被塞了一块石头,挂在嘴边的话总是说不出口。
我不由得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画画的激动,老师是那么的和蔼,她用心地鼓励着每一个孩子的作品。回忆中,老师脸上永远挂着我读不懂的微笑,但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每一个孩子对事物的追求,总得有一个鼓励着他们的引导者。
我再也未见过表妹作画,她那股炙热在时间的长河里消磨,我无比自责,因为我践踏了一颗美丽的心灵。
唉,我该怎么挽回呢?
张老师点评:读这篇文章让我想到的是鲁迅先生的《风筝》。不同的是鲁迅先生表达的是自己当年不懂儿童心理折损弟弟的风筝,对弟弟造成的伤害。而本文表达了自己应付表妹,让表妹没了绘画兴趣的愧疚。文中那个天真可爱的表妹一次次兴冲冲找姐姐的画面表现得十分生动,而小作者内心的活动也表现得很是真切。好的文章就是这样,让你在读中也不由反思,什么时候自己也有过这样语言暴力的时候呢?好话一句三冬暖啊!
那一次,我真幸福
徐珞佳
一度时间,我被作业与学习束缚了,感觉很压抑,很苦恼。
直到那天周末,父亲突然告诉我:“走,去孟屯河谷!”正拼命书写的我一听“去"字,对外界的向往就驱使我跳起来。虽然不知这个河谷在哪里,但一想到我们一家人,终于可以出去呼吸新鲜空气了,就特别兴奋!
车在城市街道里穿梭,跨过无数水泥钢筋的建筑。终于,窗外的风景渐渐变了:黄土渐绿,浓烟散去,河流变多,乡村生活诗意渐渐出现在眼前。
时令已是秋天,但并没有清寒;现在已近是傍晚,四周开始变暗。爸爸打开了事先准备的灯,顿时敞亮不少。
此时的一切都很静,就连不远处那条大河也只是缓缓流动,对岸是竹林,竟还起了一层薄雾,让我不由想到武侠小说里的场景,便有了几分神仙之气的感觉,似乎雾里有刀光剑影闪过。小道延伸过去的地方是几栋楼房,也无声矗立。
“嘿,儿子,看什么呢?”父亲笑着问我,我一回头才发现,父亲把装有煤炭的架子放在地面,奶奶正吃力地提出一大袋红色的东西,似乎是牛肉,母亲把抹布和油准备好,爷爷慢悠悠捧出一本书。
“这,是要干什么?”我惊讶无比。
“烧烤呀!当晚餐咯!”爸爸说道。
我顿时激动地跳起来:“好久没有吃香喷喷的烤串了!”所有人都看着我,笑了。
不由得,我的内心泛起一阵暖暖的幸福感!
傍晚的唯一亮光被黑夜君吞噬,我的心也缓缓平静下来。父亲在不远处的人家买来一堆柴火;母亲把烧烤架擦得锃亮,在黑夜中似乎都闪着光;奶奶把那红得诱人的牛肉用竹签一根根串上;爷爷呢?他对书的热爱是难以形容的,在灯光下全神贯注。
终于,火燃起来了,今夜的好景好情,刚刚开始。
大火把这天空都灼红了,这四周大概也只有这一处如此温暖吧。架子上铺开的肉被油溅得直响,令人垂涎的香气四散开来。
瞧,架底的炭散发出岩浆似的红,有一部分却化为灰炽,它们与热油交织在一起,肉便难以忍受地变成棕色了,父亲拿着镊子把牛肉们翻过去覆过来,母亲在一旁用扇子扇风。突然,一滴热油溅起,父亲表情立即变成痛苦之样,不过很快,他又笑着与母亲聊天了。我走到正在眺望夜空的奶奶身旁,同她一起远望:但其实也漆黑一片,只听得“哗哗”水声流过,隐约看得到竹林,亲人般依偎在一起,雾早已被夜一口吞掉,刀光剑影的战斗已经歇息。
“啪”的一声突然利起,我一回头,父母已经开始把肉装盘了,可仍有一部分不甘心的肉附在架上。
“嘿,爸爸妈妈,可以了,快把它们夹起来,烤焦了可不好!“我心疼地叫着,脸上却有着笑容,奶奶闻香返回,就连痴迷于书中的爷爷都放下了书,同我坐在桌旁。
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就在这村外,伴着潺潺的流水,大快朵颐地享受着烤牛肉的美味。没有多少声音,也没有多少言语,在静秋之夜下美美地享受着美味与夜色。记忆中,我们一家三代五口似乎还从未有过这样的惬意。而这一片小土地,正是我们一家人在自然里谈笑风生的天地。沉重的学业、家务、工作,把我们无情的分割,今晚才如此温暖地相遇……
其实亲情不需要多么轰轰烈烈,就算没有做什么,哪怕一次无声的旅游,只要家人在一起,就是爱,无声的爱。也是情,默默的情。
父亲还在狼吞虎咽,母亲却在收拾残渣,爷爷又捧起了书,奶奶开始附近转悠。而我,望着他们,见证这美景与亲情的融合,心里满是美美的享受。
那次,我真幸福。
张老师点评:“沉重的学业、家务、工作,把我们无情的分割,今晚才如此温暖地相遇”,此句堪称金句,一句话道出了多少家庭的真实生活状态!当一个空闲的时候,一家五口能聚会于山水自然中,欣赏美景、共享美味、感受亲情,该是多么幸福的画面啊。珞佳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场景,细细传达了自己的幸福感受,实在难得!不是有说法,如今的孩子都患上了“幸福麻痹症”吗?很多孩子对美好、幸福没有了感觉。那么,在这种背景下,此文所传达的感受就更加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