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老道外的中华巴洛克风情街位于道外区中部核心区,是哈尔滨重要的景点之一,也是哈尔滨近代发展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总用地面积50.27公顷。采用“修旧如旧”方式,使整个保护区内的历史建筑可以完整保留,可以说它是富有中华特色的具有欧洲风情的巴洛克风格建筑。
参团去海参崴,晚上火车睡一觉到绥芬河,白天就赠送了哈市一日游,导游通知到圣索菲亚大教堂坐车。刚下北京-哈尔滨的火车,打车到圣索菲亚大教堂,早上的哈市真是冷啊,可是再冷也抵挡不住要拍张照片的念头啊。赶紧漏个脸拍张照。拍完得赶紧把自己裹起来。手拍照的分分钟就冻僵了,后悔没在车站贴暖宝宝。幸好广场上有人虽不多但都在拍照。帮人拍几张也请人帮自己拍几张……
初到哈市,这个城市给我的印象还不错,街景都美美哒。
导游把我们带到了第一站-冰雪嘉年华,原以为就是冰雪大世界呢。差别可大了,这里主要是玩雪的地方。车上大部分是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不多,我保暖做得不够,也怕雪上运动受伤,而且玩2小时就330也觉得挺贵的,最后就跟车上待着了。
冰雪嘉年华附近尽然没有厕所,只能跑到旁边的公园去上厕所。公园厕所还真是不错,全封闭的,有暖气,自动感应开关灯、自动感应充厕所、还有人脸识别给厕纸(这技术在鸟巢附近的厕所也有)。厕所出来看到一栋很特别的建筑就慢跑过去逛了逛。才知道原来这儿是哈尔滨音乐公园。
公园旁的公交车站
冰雪嘉年华里面的游玩项目
导游带我们到的第二个地方-俄罗斯风情小镇。结果是车观,重点是把我们带到了小镇附近的购物点。吃完午饭后,我打车自己回市区闲逛吧。因为午饭后去自费项目东北虎园。这赠送的一日游看样子不适合我啊。第一次到这个城市,我还是蛮想多看看、逛逛这个城市。还好能打到车。打了35元到中央大街附近。本来是准备到中央大街的,但被一路上的松花江景迷住了,就找了个能寄存箱子的地方下车了。
寄存行李出来就沿着松花江的方向的斯大林公园走,这个建筑很特别就拍照了。
江边的雕塑
滨州线哈尔滨松花江大桥(即原东清铁路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大桥,也是哈尔滨的第一座跨江桥梁,它位于哈尔滨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东侧,滨州线2.783公里处。同时也是哈市道里、道外两区的分界桥。
松花江大桥历史沿革
1896年,沙俄通过《中俄密约》,攫取了在我国修筑东清铁路的权利。1898年开始测量、设计、修筑松花江公路大桥。1900年5月16日正式动工;1901年8月22日全面完工;同年10月2日交付使用。建国后,经国家计委和铁道部批准,从1962年11月21日,开始对该桥进行全面大修。将原裂纹钢钎桥梁全部换成由山海关桥梁厂制造的--八空平弦穿式钢桁梁;同时在桥的两侧增设了宽1.2米,并装有行人扶栏的副桥,为两岸过往行人,特别是每年开、封江季节创造了过江的方便。1964年5月20日,大修工程完工,使过桥车速恢复到原设计水平(时速50公里),双牵引机车过桥也通行无阻。
大桥设计特点
桥是石墩钢筋结构。全长1027.15米,宽7.2米,共有19孔。桥面铺设单轨铁道。由于桥梁钢质不良,1941年,桥梁普遍出现裂痕。为此,当时的铁路管理部门决定:限制双机牵引机车过桥,并将过桥车限制在每小时30公里以内。1928年虽进行过修复,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哈尔滨少年宫
白天拍照只是觉得特别,后来傍晚听当地人说是百年建筑,才特意百度了一下。
矗立在红博广场东南侧的一栋奶黄色欧式建筑历史上称呼为—荷花艺术学校。大楼建于1921年,设计者为尤•彼•日丹诺夫。整座建筑遵循横向五段竖向三层带顶间的严谨结构,以古典柱式为建筑主题,典型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建筑,有着法国蒙沙式坡顶,但镂空女儿墙及砌块式墙体的凝重感,也在部分体现着俄罗斯建筑的影子。半圆形券、马蹄窗、厚重墙、圆形穹顶、水平向的厚檐,给人一种统一和条理性,追求理性的稳定感。解放后这里成为哈尔滨少年宫。
免费开放,梅耶洛维奇大楼位于东大直街,大楼最初的主人是犹太人鲍利斯.达尼洛维奇.梅耶洛维奇,他是犹太畜牧业主,此人在中央大街开过牛肉店,很出名的,这座大楼曾经被称为梅耶洛维奇大楼,是犹太人活动旧址群。
这个特别建筑是餐厅,旁边的厕所也很别致。
火车餐厅,可惜没机会去吃了。
江边的冰雕,晶莹剔透的。
到这个路口拐上去就可以到目地地巴洛克风情街了。
从建筑来看,就知道我已经到了巴洛克风情街角了。
这里建筑很特别,仿佛穿越置身到了那个时代的感觉。无法言语表达,自己看图体会吧……
这条街上好多好吃的,可以这里吃
打车的时候,司机大哥还特意提醒我可以这里听书,路过的时候有听到声音传出来了,不过貌似时间不够,还得赶回去取箱子、取票、坐车。
华灯初上,还不错,邂逅了一个美美的落日……
东北的落日真是够圆够大……
发现没有,早晚都是全副武装出门啊,拍几张照片手就完全没知觉了。当地人看我的样子就说一定要穿棉裤啊,赶紧到公园买了个膝盖套套上,还好鞋子能塞进双棉垫手套也换了双更暖的。稍微比之前暖和点。
问了下公园的工作人员,松花江大桥晚上有灯光,特意在这里小跑了一段时间,直到看到美丽的大桥夜景。也是这时候才知哈尔滨少年宫是百年建筑。赶紧拍照留念……
晚上,松花江面上好多冰雪项目可以玩,我就看看,拍张照片就好了。我得赶紧打车去火车站了……
防洪纪念塔,是指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松花江南岸,哈尔滨市道里区江岸,中央大街终点广场。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的特大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是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哈尔滨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获中国建筑业最高荣誉奖[1]。 纪念塔由立体塔身和附属的回廊组成 。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 ,塔基前的喷泉,象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人民,正把惊涛骇浪 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
“巴洛克”是一种欧洲艺术风格,指自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是一种不规则的珍珠。意大利语(BAROCCO)中有奇特,古怪,变形等解释。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称谓,它是16世纪的古典主义者对16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在意大利的,背离了文艺复兴艺术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巴洛克风格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风格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巴洛克风格特点
一是豪华。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二是它是一种激情艺术,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三是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四是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五是具有综合性,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六是浓重的宗教色彩;
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
八优雅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