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仪式

“来!最后一杯!”

十三只酒杯同时举起,酒杯聚拢碰撞在一起,在圆桌上方形成了一个小圆,连带着喝酒的人,构成了一个中心对称的几何图形,像一朵有着十三片花瓣的花朵。

这场散伙饭吃得并没有第一次聚餐那样热闹,也许是人没有聚齐,也许是一年的工作消磨掉最初的激情,也许是即将到来的永远的分离。每个人的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包括我自己,只好瞎侃一些不着边际的话题。饭店的阿姨来上菜时,我们请她帮我们拍了一张合照,大家都端着还未相碰的最后一杯,像对着门的中间靠拢,摆成了一个半圆形。照片是用我的手机拍的,回去之后我看了许久,面容有些模糊,左下角还有一点阿姨的手指的影像,这属于技术问题,但是十三个人都努力地保持微笑。无论拍的有多糟,我想这张照片都会在我的手机里一直保存下去的。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告别仪式还是要有的,就算没有,也要有仪式感地去完成这一件事。

两年前六月的一个下午,我们班到操场排队拍毕业照,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这大概是全班人最后一次聚齐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感伤之情,无以言表,诚然,毕业照之后班级便再也没有聚齐过一次,以后也很难了。那天大概是班主任最宽厚的一天,很多人都可以明目张胆地从大庭广众之下掏出自己的手机,拉着一帮朋友合影。女生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穿上平时不敢穿的衣服,换掉了平时扎的马尾,恨不得自己多拍几张。男生们一齐起哄,抓住平时班里最受欢迎的那个男生,把他的两腿掰开,用他的胯去撞操场上的银杏树,直撞到他不断地骂娘为止。班主任站在足球场的草地上,背着手远远地看他们胡闹,不再管束,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去吧!

人生本来就是不断的告别,痛苦的总是那些盯着背影的人。

多年以前,九岁的我认识了七岁的小书,成了他最亲密的朋友。当时的我特别羡慕他,甚至到了一种嫉妒的程度。我不明白,我和他的家境明明非常相似,为什么他就能轻易地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可以整天躺在床上或者沙发上什么也不做,他的母亲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地做一些他喜欢吃的食物,甚至他的父亲在他没有要求的情况下一遍遍地给他买新奇的玩具。我很不理解,我捡了一小截红色的砖头,在他家粗糙的水泥外墙上一遍遍地写上他的名字,以此来发泄我心中的不满。没想到他把这当成友好的象征,于是他便想方设法地让我“心安理得”地和他一同分享他的零食、他的奥特曼光碟、他的《乌龙院》小人书、他的四驱车。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大街上,他父亲推着一个带轮子的铁床,他躺在床上,打着点滴,瘦的不成个人样,他父亲仿佛一夜之间长满白发,憔悴的不成个人样。过往的人主动给他们让路,有的还关心地询问,他的父亲哑口无言,我就站在那群人当中,目送着他们远去。后来有一天,我跟我妈说“我去找小书玩”,我妈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我不明白,她告诉我小书已经去世了,不可以再提他的名字。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死者为尊,为尊者讳”的规矩,死去的朋友不是朋友吗?为什么不可以提他的名字?虽然满腹疑问,但从那以后我真的再也没有提过他的名字,我也很感谢我妈那一巴掌,正是那一巴掌,我记小书记了许多年。

初二结束时,我和几离学校较近的同学受班主任之命到校打扫卫生。那天恰逢雨过天晴,阳光灿烂,空气凉爽,学校操场的浅坑里积水倒映出湛蓝的天空。结束时在校门外遇到了数学老师,他单单将我留了下来,那天下午我们聊了很长时间,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在说我在听。我还清楚地记得聊天内容,他帮我分析了一整套期末考试的数学试卷,他说我的大题第二题少考虑了一种情况,白白地丢掉了五分,实在不应该。分析完试题后他又告诫我在暑假期间多看看中外文学名著,他给我推荐了一本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这个数学老师是学校的副校长,因为喜欢和学校的坏学生差学生打交道,引导他们走上正道,在学校备受欢迎。然而我对他的印象并没有多少,我也很庆幸没有得到他的“特殊关照”。跟他有关的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件是我遇到他没有主动跟他打招呼,他便让我抄办公楼过道墙上挂着的《中学生文明规范》,另一件是在颁奖典礼上,他点名让我上台帮他倒茶。那天下午他还帮我做好了初三的学习规划,他以为那不过是我和他最平常的一次聊天,没想到却成了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后来我转学去了其他学校,他留给我的最后的记忆是一幅穿着白衬衫的瘦高的背影,走进学校的过道上,两旁是盛开着洁白的栀子花丛。

我和阿宽已经有三年没见了,他是我在高中时的好朋友。阿宽精瘦精瘦的,头大身子细,带上眼镜就是低配版的林志炫,他也喜欢唱歌,在宿舍里经常吼着《单身情歌》。阿宽像一台中央空调,他对所有人都好,他匀给别人的好和匀给我的一样多,尽管这样,他匀给我的在我心里还是占了很大一份重量。三年前六月八号那天下午,我人生的第一次高考结束,我妈到学校接我回家,阿宽抢着把我最重的包裹扛在肩上,从宿舍一直送我到校门口。他将我送上车,他说放榜再约,他用手不断地擦脸上的汗珠,他的脸憋得通红。最终车子启动了,缓缓地跟着人潮流动,透过车子后窗玻璃,我向他挥挥手,他也向我挥挥手。还记得曾经一同爬过学校后面的西大山,在山上我们留下许多照片,照片里我们俩笑得像个傻子,不知道这样的笑以后还有没有?

有人说,分手应该用力一些,因为以后再也见不着了。和初恋在短信里草率地确定分手之后,我找了个借口约她见面,她有两箱旧物还在我这里,既然人留不住了,东西自然该还给她。本来想用力告别的,没想到依然像短信分手一样苍白无力。那是最合时宜的冬季,识趣的太阳也躲在黑沉沉的乌云后面,树枝上没有一丝绿色。那是我第一次脚步沉稳,底气十足地走进她家的院子,我不再心虚害怕,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丝毫的关系。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应景,她的邻居正在办丧事。她冷漠地站在离我两米开外的位置,她让我把东西放在楼下,还客套地跟我道了句谢谢。从她家院子出来后,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抬头挺胸,大步向前走,千万不要回头。我照着我所想的做了,我昂首阔步地向前走,我最终也没有回头,我像个悲壮的英雄,我要留给她我最潇洒的背影,我知道她不会停留欣赏我的背影。于是,从我的脚向左右两边延伸出一条无限延长的光线,我身后的世界变成了黑白,乌云静止,行人却步,车辆停止,小潢河的水不再奔流 ......终于在走出那条街之后,我像个打了败仗的士兵,狼狈地逃回家中。的确,这场仗,我惨败。

六月是离别的月份,在我人生头二十年里大多数离别都发生在六月。大家忙着拍毕业照,忙着吃散伙饭,学校、班级、组织送走一批,又迎来一批。感情凝聚于一时,最多不过在聚会上痛苦流涕,聚会散后该干嘛干嘛。连带着那份感情也顺手丢在已经走过去的人生路上。今后的我们会越来越忙,离别也越来越多,我们早已学会适应,不想做凝望背影的人,就做最早离去的那个人。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就像我说的,告别仪式还是要有的,如果没有,也要有仪式感地去完成告别。

你可能感兴趣的:(告别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