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究竟该出现在哪里?
教堂?绵阳市三医院身心一科?家里?
教堂下一周末可以去,绝对不会再宅在家里,那就去医院身心一科吧!这一年是第一次去因为疫情原因导致,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去就当告别仪式!
同时在12月份开始以来就特别想回到周四下午的杨主任门诊,一直都在纠结着要不要去?不知道怎么回事,内心深处有深深地耻辱感。(这是我内心深处自动化负性能量爆棚,长期以来给予源源不断地注入了,大量涌入脑海挥之不去的梦魇元素。
这是家庭教育系统的行为模式,每一件事情都是先从负面情绪和思维觉度开始。记忆中那个自己曾经每次想和父亲谈事情的时候,都要先面对父亲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顿猛烈抨击,然后就忘了想和他说什么事,甚至在澄清事实的过程之中,我再也不敢或者不想和父亲说什么事了,没有力气。)
既然今天杨主任在群里发出来了邀请,他是不是针对我而言的呢?这也是这次年会的重头戏。我在意的事情就是自己的想法,想法仅仅只是想法而已……
去吧!
下午就在家里开始翻箱倒柜找“你”,这次把你找出来之后就开始准备自己的成人礼盛典活动,我自己做主听自己的。
一.我的融合
起因就是: 他没有及时回复我,也没有接我的电话,我联系不上他。(我知道他是靠不住的,否则就不会到现在还不计划和规划设计我们的未来发展目标,想方设法在一起。(23:44)我打电话给他不接,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跑到厕所里去发信息和接电话。有一些微小时刻提醒着我们之间的裂痕出现了,他不会再及时满足我任何小小愿望实现,也不会关心和在意我的感受,对我的生活状态不管不问,压根就是没有给我看到过任何希望,只是简简单单地敷衍了事。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打电话或者发短信联系不上他了!为了一点小钱就可以背后捅我的人,不管不顾不闻不问我的心情,事事处处都是知道了我的致命弱点,脾气有点暴躁易怒都是他的漫步经心造成的后果。这次没有了当初的感觉,身体似乎彼此之间都不需要安慰和陪伴了。我本来就是一个很被动的人,不想再在一块石头上浪费时间了。他也是一样的吧,我不想和他商量任何事情,既然是我的选择我的梦想就我自己去实现。他随意就好啦,傻瓜都看得出来,我自己其实是知道的,只是简简单单地敷衍了事。我都是这样的对待自己,凭什么要求他会认认真真精心策划对待我,别人怎么对待你都是你教的。这就是大脑对过去无数亿万分钟失败的加工过程。越想越生气越难受,于是我删除了他所有的联系方式,甚至拉黑……
这就是认知融合的过程,任由大脑自由联想陷入恐慌和不安的负性情绪中无法自拔。我练习了那么长时间的正念,第一个49是上半年完成打卡任务以二妹的名义参加学习,在11月份终于取得自己真正的资格参加打卡资格,并且有证书。似乎已经没有任何改变不了的事情,在情绪糟糕的时候正念忘到九霄云外了。第一次49天的坚持正念冥想,每天黑白颠倒纯粹就是为了打卡而打卡。这一次练习是今年的第二次,几乎都是在快要结束才顿悟,原来正念不一定要专门的时间去做,融入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小事上,正念走路、正念洗碗、正念洗衣服等等。心情越来越平静下来的同时能够意识到,自己安稳下来了才能够达到理想效果:我的回避行为模式,我的认知融合,我的糟糕至极和我不值得爱让我深深地困住了自己。这么多年的逃避现实生活,不珍惜自己不爱自己才是真正的幸福天敌。我像一只小鸟一样地飞翔于大自然到处寻觅传说中的“爱和幸福”,疲惫不堪,经历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袭击后,原来我才是所有美好的中心,自己安稳下来好好过日子才是幸福的源泉,像一棵参天大树即深深地扎根于大地,又昂首挺胸迎接阳光雨露滋润,向阳而生。幸福是从内心深处满满地溢出来的。
为什么我走向医院的时候总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耻辱感觉?内心总是惴惴不安。我在怕的是我自己过去那个胆小懦弱无能的我,潜藏在心底深处,一不小心就溜出来打击一下现在的斗志昂扬想要重新开始的我。
我暗示自己: 今天早上去医院报道,周四下午两点到杨主任那里报道。让想法仅仅只是想法而已,去做我自己该做的事,去医院好好学习天天向上。8:21出发向医院奔去,偶尔也会小步跑起来。
当我马不停蹄赶到现场的时候,杨主任已经像一个小学生一样端端正正坐在第一排听课了。多么让人敬仰的老师啊!
我立即投入学习中。9:00—10:31(专心致志地记录了一个小时近2000字,因为拍照片没有保存就瞬间荡然无存,一场空!)为了这一张图片损失了2000多文字编辑。
还要继续记录吗?我茫然不知所措地回忆一下刚才老师的讲座内容,什么都想不起来。算了!专注于此时此刻认真听课放弃记录文字。这一次真的小心翼翼不贪心,一次就做一件事情吧。病人来的时候40%(社会支持系统+人格障碍+依从性)+30%共同因素导致+15%(或者患者的期待)安慰剂+15%技术(医生具体的治疗技术、药物也非常重要,因为是我科学的方法与患者之间达成统一目标)一定要患者同意你的治疗。
分享一下交流:1.你理解她,清楚地告诉她你的见解。2.动机面询她什么都快乐,你怎么找一些不快乐怎么治?找到父母与小孩的突破口。推荐书目:《短程心理治疗的科学与指南》
“你是谁?30%”今天的主题就是
患者走进你的办公室特别舒服“你是谁?”反移情体验(对患者愤怒)。
治疗不好还把自己搞得苦哈哈的。父母为了孩子换工作换学区,小孩子不喜欢读书,你很愤怒对小孩。孩子感觉到你不喜欢她了,你肯定帮助不了她(杨主任补充说:这是心智化有三种,还有关系)期待失败。
“希望理解你帮助你提供更好的方法,也许会好很多!问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得什么病?”
总结:她不需要改变,更不感兴趣成为法官上法学院,也不需要别人对她更高的期待。
父母肯定有很多原因!为什么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法官?我是印度人,所有的印度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医生。为什么孩子不去做,没有更深的治疗上的理解。
下面我们用精神分裂症的讨论。他有偏执性妄想,别人会控制来把他杀掉。治疗师+依从性+技术治疗。从科学角度认识看理解精神分裂症,大脑功能不正常。站在我面前的表现,患者为什么不在吃药?(有副作用。实际情况是即使没有任何副作用,患者也不吃药)。 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妄想、幻听不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心理社会治疗干预也是有用的?下面我们就讨论客体关系和缺陷模式。一个人正常的滤镜:生物社会心理。一与文化有关,看什么人内化于什么人是一模一样的。譬如每一个人照相的角度都不是一样的,我们长大的过程不是一个人,你见过的人越多内化也越多,生活会更加复杂。人际关系也一样,你看到爸爸妈妈什么样也都内话到自己的心里边。一个人跪下来求婚,自信心没有那么好“我不是那么好,你能将就一下。”
譬如别人冒犯你,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打骂,有的人反击,有的人逃跑。当你长大后就会选择你想要的,记忆里就会存储到很多的信息,别人怎么做或者看到别人怎么做。
精神分裂症的人滤镜就不一样。他看到一个人就不安全,感受不一样内话也就不一样。分裂样障碍只能跟很少的人交往,内少也少。感受的不是与正常人的一样……
见到的人少,内话的都是不正常的关系。离开家、上班、性关系内话也就不一样。有缺陷,所以内话成变形症状,靠妄想、幻听幻视这些东西出来。
弗洛伊德曾说:“这些精神病性症状反而感觉还好一些,否则更严重。患者认为有这些挺好的,我有这些才正常。用药治愈治疗症状我好了,没有副作用我感觉不好,所以把药即使没有副作用也停了。”《美丽心灵》一位数学家认为疯一点就是更好。他感觉到自己这种状态很好,愿意变成这样的。
怎么样让他想象更好一点?
精神病性背后是一个有道理有逻辑的人。治疗师能不能通过你(逻辑思维缜密)内化于替代到他内心深处的角色,这样才能真正地治疗他。别人内化的是不能接受他打闹这些东西,你就让他内化慷慨激昂、逻辑清晰这些东西接纳于他。(我想起来那个周林枫同学由惊恐不安到和我们安然无恙一起度过两节课。)原来是我内化成了他的滤镜效果。
谈谈恐怖的事情可以吗?
“他们都想要杀我。”大脑有时候并不是都是正确的决定,有这种可能吗?注意我从来没有用任何一个专业术语,只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要知15%的人自杀,15%的死亡。只要因为你的因素影响治疗好就好啦!拿一个证书挂在墙上占到15%,灰色的搭配显得格外老成。你的慷慨激昂热情做一个好人30%。
有一天你就能成为优秀的治疗师。
二、自尊的
自我感知在决定人们在世界上的行为方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自我认知可能是无意识的。改善自我在认知和调节自尊的能力是心理动力学干预的主要目标。建立更现实的自我认知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自尊调节;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支持技术可以帮助自我功能薄弱的人们感知自我和改善自尊的调节。揭露技术:可以帮助具有自我功能强大的人们把无意识的自我感知转换到有意识的水平。超自我功能会带来扭曲自我感知的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动力学心理干预改善。现实生活中碰到挑战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有很好的掌控的时候,局限性能够很好的了解,情绪波动不会太大。
一般来说人都有自我纠正的行为和认知。生活,对于人们的自尊,就是战场。我们的自我感知每天都会受到大大小小的抨击挑战。比如店员不理睬,衰老的容颜都是我们对自己自我感知的折射。像风向标一样敏感的感知自己自尊的波动,并且即时调整受到抨击的自我能力,是人生旅途中保证我们正常运行,是人的自我功能的一个主要成分:自我矫正。
例子:39岁一位受人欢迎的成功建筑师,对自己的总体感觉很好。在一次会议上被告知他的计划不够充分,必须重做。
他开始感觉得到胃部不适,作家最近一次出版社退稿,拒绝写作,六个月后重症抑郁。他们都是从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获得自尊,一是打击力度,二是个人调节能力。如果打击是灾难性的,例如重大疾病,亲人的背叛。
扎实的自我感知,自我感觉良好,以现实理智方式评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尤其是自我受到抨击时自我感知的变化和自我恢复原状
超自我功能和自我感知
超自我的问题会可能导致自我感知的扭曲和提升自我尊严管理的难度。
超自我是一个系列功能,通常映射到每一个人的良心和
D先生超自我的功能过于松懈,认为只要自己不被抓住就可以去做。心理
目标是帮助人们发展掌握思考自我和调节自尊的新方法。
辨认问题
自我感知和自尊调节不足或不稳定的人相对容易受到伤害,但人们的表现则多样化。一些人会过度夸张自我形象,不切实际的感知自我,另一些人则畏缩,情绪低落,自卑自责。
实例:
这两个人都有适应不良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自尊。不同的是一个“雄心壮志”,一个则陷入沮丧。愤怒,沮丧,社交退缩,情绪上的自我鞭打扭曲
无法现实理智评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从而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包括
扭曲的自我感知通常会涉及到身体形象,智力,可爱
治疗策略
如何帮助人们对自己的看法更加现实理智?
假设1无意识的自我感知
假设2不切实际的自我观念感知会导致人们在面对自尊受打击时难以纠正自己。
使人们意识到自己扭曲的自我感知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评估自己,只调节自己的自尊更容易—重新激活发展的方式
支持策略
自尊管理是自我,自我功能
(挑战)
(合作方式查询)共情、验证、支持、积极、心理教育、暗示
治疗师听到自尊问题的病人将自己描述为“搞砸了”,永远不会成功。直面患者对自己写作能力的感知和客观证据之间的不相符合。
发掘策略
更多地了解他们的扭曲自我认知,这可以帮助他们发展更现实理智的自我感知。
对抗
解释
解释遗传成分
由于担心自己的成功会威胁到父亲,可能不知不觉地隐藏了自己的才华,并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移情解析
扭曲的自我感知会通过移情,在干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因此移情的解析通常是
回顾联系(还有其它关于梦的事项?)
对抗/澄清
解释
治疗师听到患者的梦境和清晰的移情参数,他注意到叙述过程中的中断规律
病人的自主防御抵抗干预师的直面(对抗)解析。治疗师认为这可能
这是一位干预师和他的一位患者之间的真实事情。患者做出来一个假设就像她一生中对大多数人所做的那样,治疗师不会
成年人的自尊健全
认知概念化
核心信念(我不能胜任)
中间信念(态度:失败是可怕的。规则:如果挑战太大了,我去做有难度的事我会失败)—情境
自动思维(情绪:气馁;生理:身体的沉重感、喘不上气来;行为:放弃学习去打游戏。)这太难了!我太笨了。
自我是混乱的局面,超自我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我们要慢慢理解到心理动力学的依附感不完善,不知道该依赖谁?你就是做心理防御的,以心理动力学为主。工具书是一本DBT一本和它。很少有肾病或者内科医生找精神科医生会诊,因为精神科医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