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本文内容来自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笔记侠经授权发布。
作者|Lachel
封面设计 &责编| 马畅
第4374篇深度好文:5411 字 | 10分钟阅读
精选笔记·文化生活
本文优质度:★★★★★+ 口感:炸酱面
笔记君说:
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在电子产品的上?是否有很多时间你原本并不想浪费?但是,电子产品到底是如何偷走你的时间,甚至是金钱和健康的呢?疑惑在这里解开。
以下,尽情享用~
一、停止信号&时间黑洞
上周我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
我平时刷知乎,都是默认选择“关注”页,看我关注的用户。但这次,我试着调成了“推荐”页,看算法给我推荐的内容。
然后,我大致估算了一下,自己在那几天里刷知乎的时间,结果很有意思:
尽管我有意识地控制时间、尽管算法推荐的内容质量不如我关注的用户的内容质量,但前者所消耗的时间,仍然要比后者多。
原因是什么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关注的用户不多,所以很容易刷到末尾。
理论上来说,哪怕我刷到了末尾,我也可以去看看别的东西——比如同一个问题下其他回答、相关问题等等。
但是“已经到了末尾”的念头一旦进入意识,就会给我一个信号:你已经刷了很久了,该去做点别的事情了。
作家Adam Alter把这种念头叫做“停止信号”。你也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心理边界”,会提醒你“该停下了”。
不要小看它,很多时候,它的影响是超乎想象的。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
本来只是想查个资料,但一发不可收拾,一个个链接点击过去,在一个个页面间不断跳转,等醒悟过来时,已经花费了大量时间。但究竟都看了什么内容,却说不出来。
这是因为互联网所带来的“时间黑洞”,屏蔽了你的“停止信号”。
社交网站发明了信息流,连跳转链接也省去了,你只需要往下滑动,新的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被送到你面前。
信息流的模式,进一步降低了我们获取信息的阻力。除非你刷信息刷到“上一次开始的地方”,否则你很少能触碰到“边界”。
而如今,算法的崛起,又将这种模式推到了极致。
通过你的行为,算法可以找到对你最具吸引力的内容,省去人工推荐的成本和时间线的不可控性,源源不断地分发内容。
更有趣的是:你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在为算法贡献素材,成为它的养分。它会依据你的行为壮大自己、完善自己,更好地掌握你的喜好。
2015 年,剑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做过一项实验。
他们邀请参与者A的一系列亲朋好友,回答一份针对A的测试问卷,来测试他们对A的了解程度。
与此同时,他们根据A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数据,让算法来同步回答问卷上的问题。
结果是什么呢?只需要10个“喜欢”,算法对你的了解,就会超过你的同事。而一旦有了300个“喜欢”,算法对你的了解,就可以超过你的伴侣。
甚至,在一些情况下,算法比参与者本人更了解他们自己——在一些对未来行为和决策的预测中,算法的准确性居然比本人更高。
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在主动吸取信息,还是在被算法饲养?回答可能会令人忧虑。
二、沉浸感
这种对于边界的模糊和淡化,在心理学上,就叫做“沉浸感”。
具体来说,就是:
当你进入某个情境时,尽可能减少其他因素对你的干扰,降低你的认知负荷和注意力负担,让你无需去反复思考,得以全身心投入这种情境之中。
它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你舒服。这种做法,其实十分常见。
比如,你在商场里购物,是永远看不到商场里有时钟的,也看不到能望到天空的窗户。目的就是让你注意不到时间的流逝,能多逛一会、多买点东西。
媒介内容不断走向多媒体化,从文字,到图文、到音频、到视听……这也是一种提高沉浸感的方式。
通过全方位刺激你的感官和脑区,让你感到舒服,降低获取和理解信息的成本,从而让你自愿“留下来”。
电子产品不断走向智能、大屏、便携,不停推出适配的APP,打造和营造生态,就是为了能够让你更轻松、更舒服地使用它们。
以及,各种“游戏化”的教育软件、学习软件,各种把内容不断切割、打碎、故事化的内容产品,也全都有同一个目的:降低你的使用和触及成本。
这些行为都很好,只是有一个问题:
这些努力为我们营造沉浸感,让我们的体验更加舒服的人,他们自己真的会需要——或者说喜欢——这种感觉吗?
不一定。
2014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许多科技行业的领袖、高管和投资人,在家里都会限制子女对电子设备的使用。
比如,在iPad刚面世时,乔布斯就告诉记者,他的孩子们没有用过iPad,他也限制他们对科技产品的使用。
《连线》杂志前主编、“长尾理论”的提出者克里斯·安德森,在家中所有数码设备中都启用了家长控制,并严格限制使用时间。
Blogger、Twitter和Medium的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表示,他不允许孩子们使用iPad,而是向他们提供了大量纸质书,供他们随时阅读。诸如此类。
非科技行业的家长可能会在8岁就给孩子提供数码设备;而这些科技行业的家长,通常要到14岁才给孩子手机,16岁才允许孩子开通手机上网。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越方便、越舒服的事物,往往意味着“边界”的缺失,也极容易使你沉迷。科技行业的家长们,必定深谙其道。
我想强调一下“上瘾”和“沉迷”的区别:
上瘾,是你明知它不好,但无法控制自己接近它、靠近它;而沉迷,是你在使用它的过程中,非常投入,以至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更不用说返回、退出、离开。
这跟心流非常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
心流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它伴随的是幸福感、成就感;而沉迷是一个消费的过程,它往往伴随的是失落、沮丧和懊恼——我怎么又浪费了这么多时间!
三、我们过着被人设计好的生活
但这不能怪你。消费型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让你卸下防备、放松警惕,沉浸在外部一切为你营造的“满足的幻觉”之中。
然后,你会老老实实地投入你的时间、注意力以及金钱。
换言之:你周围的一切,几乎全都是被精心设计好的。
2014年,New Scientist(世界著名的科学科技新闻杂志)的一篇文章指出:在美国,每人每年平均消耗40千克的糖,相当于每天消耗109克。
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呢?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每天游离糖的摄入,尽量控制在25-50克之间。而你随便拿起一瓶饮料(比如500毫升的可乐),它的糖含量就在50克出头。
这就是食品工业为我们设计的幻觉:把高糖分藏在食物里,通过刺激你的“奖赏回路”,让你意识不到这一点,舒服地把它们吃下去,进而不断购买和消费。
再举一个例子。2011年,研究者Chartterjee和Rose的实验表明:
使用现金和信用卡的人,在消费时有一个差别——前者会更多地关注“成本”,而后者会更多地关注“收益”。
这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什么呢?使用信用卡的消费者,会更容易进行冲动消费和透支消费。
2018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几乎所有关于信用卡的研究,都得出了一个结论:信用卡会令我们消费更高的金额。
甚至,哪怕仅仅是出现信用卡的标识,也会令我们多支付10%的金钱。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非常简单。使用信用卡时,你的整个付款流程是非常舒服的——不需要碰到纸币、不需要数钱、不需要找零,金钱被抽象成一个数字和符号。
从心理上,你对账户的“警惕程度”就降低了。
当然,这些研究都是针对信用卡用得多的欧美国家。在国内,大家可以自行转换成“手机支付”,本质也是一样的,甚至还要更简单:你连钱包都不必拿出来了。
同样道理的的还有各种会员卡、储值卡、礼品卡……
当你的消费完全跟“付款”分离时,你几乎就不会有任何“边界意识”。你甚至都不知道每次消费了多少钱、上一次充值是多久、平均下来消费了多少、额外付出了多少等等。
当你放弃掌控自己的心智时,别人就会来占据它。
四、不要在舒服中沉浸
所以,我有一个习惯:下意识警惕一切试图让我“沉浸”的事物。
除了创作,我不喜欢一切沉浸。因为沉浸,往往就意味着,它试图卸下你的防备,松弛你的控制,掌握你的情绪、行为和心智。
对我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
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游戏,或是其他娱乐形式,我都只有两条基本的评判标准:
第一,它是否需要我去动脑;
第二,它是否有明确的边界,不会让我不知不觉投入过多情绪、注意力和精力。
遵照这两条准则,你可能会觉得不舒服,会觉得很麻烦、很累——但这是一种让自己时刻保持警醒的标准。
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当你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时,如果作者不断试图挑动你的情绪,让你愤慨、激动、焦虑、兴奋,那你可能需要留心——作者的内容可能并不那么站得住脚,所以才需要用情绪来弥补。
众所周知,我们的情绪大脑和理性大脑是互相抑制的。所以,如果有人试图让你沉浸在某种情绪之中,那必然会削弱你的思考力和判断力。
像很多人奉为圭臬的《乌合之众》(勒庞著),其实在学界也是有不少争议的。因为其内容观点中的断言过多,容易引起大众的情绪,却缺乏严谨的论证和数据。
哪怕是我很喜欢的史蒂芬·平克,也曾被人指出:他在几本著作中,犯了主观挑选数据、忽略负面论据的问题。
给大脑做一个按摩,让情绪进行一次翻腾和释放,固然会很舒服——但它真正能给你的是什么?这是需要去警惕的。
同样,如果在吸收一个信息时,你感到特别舒服、流畅,那多少也要留心:你很可能只是获得了一种“沉浸的体验”,但事后什么也都留不下来。
我们的记忆和理解效果,是跟付出的精力呈正相关的。你花费多少脑力,能够获得和巩固的知识就有多少。
很多时候,沉浸于舒服之中,未必是一种好事——它也许意味着,你对自身的掌控能力,正在被取代。
五、如何做自己的主人?
我希望你警惕的,实质上就是“自主性”的反面。
它导向的往往是一种异化——你以为你的行为是出自你的意愿,但其实,有可能是被外在信息影响、干预和操纵的结果。
这样说可能有点严重,但绝非危言耸听。
传播学在这几十年里,有一个重要的研究论题,就是传媒对受众的潜在影响力。“魔弹”、“议程设置”、“拟态世界”、“把关人效应”……再到如今的“社交媒体”、新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传播节点”、“舆论造势”等。
许多我们自认为那是自己的观点,实际上那只不过是别人灌输给我们的意识而已。
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这几十年来的成就之一,就是发现人是非理性的。我们极容易被外在的线索和内在的固有思维所影响,做出种种有迹可循的判断。
科幻小说也有一个永恒的母题,那就是在未来社会中,人被机器所豢养。我们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对自我的掌控,而将一切交给机器和流程。在这种舒服之中,我们逐渐麻痹、弱化……
所以,只有当自己的行为完全出于“自主性”时,我们才是自己的主人。为了实现它,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1.保持距离
如何让自己避免被沉浸?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就是保持距离。
不仅仅是跟外界事物、情境保持距离,也包括跟自己的内心保持距离。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抽离,觉察,控制。
这是一套有效的工具箱,可以帮你提高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和干预能力。
具体而言:
抽离,从所处的情境中跳出来,以旁观者的视角观察自己;觉察,意识到自我的状态、自己在做什么、产生了什么反应、与外界在进行什么样的交互;控制,有意识地控制自我的行为,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干预自己的思维。
不妨从这几个简单的场景入手,来试着跟自我和外界保持距离:
①当自己产生任何情绪时,自问:我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反应?它是因为什么事而产生的?这种反应合理吗?
②当自己自然而然地得出某个结论、作出某个推理时,自问:这个推理一定成立吗?是否有反例或其他可能性?
③当你听到、看到某个观点时,审视:这个观点可靠吗?它的来源是什么?我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相信它?
④当你观察到某种现象时,不妨先退后一步思考:它的背后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有没有什么因素是我没有看到的?
试着把这种思考方式变成本能,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调用。它可以有效地提升你对思维的掌控能力。
2.建立“边界意识”
边界的重要性,在前文已经讲过了。
但是,依靠外部给予“边界”,是不可靠的,也非常弱。我们要做的,是在大脑之中,始终保持一种“边界意识”。
① 在执行任何行动时,都先给自己设定一段时间,作为边界,让自己始终保持对时间的主动权。
比如查一个术语,就给自己设定15分钟,时间到了立刻停止,避免自己无休止地卷入时间黑洞之中。
突然产生一个灵感,那就设定半小时,在这半小时里去发散思维、头脑风暴,时间到了立刻停止,避免花费太多时间。
② 针对每天接收到的海量信息、任务、事件,不妨划定一个边界,问自己:它们对我的目标而言,有没有价值?
尽量不去做那些低价值的、别人要我做的、短期的事情。同样,也不要执着于外部的信息和知识——不能对你的行为起到指导作用、不能帮助你接近目标的信息,这就是无效的。
③ 购买任何物品时,不妨想想:是我自己真的需要它,还是别人的目光让我觉得自己需要它?
可以问自己:如果我得到一笔与所买物品等值的钱,与得到该物品相比,哪一种情况会令我更开心?
这就是一种“欲望边界”。
3.适当的“不舒服”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提出过一个例子:
自从自动驾驶出现后,飞行员的注意力和技能逐渐钝化了,一旦发生意外,往往机毁人亡。所以,即使有了自动驾驶,飞行员仍然需要接受一定强度的训练。这看起来是多余的,但却能帮助他们应对各种意外。
这就是一种“不舒服”,但却是一种“必要的冗余”。
思维就像利剑,要经常磨砺,才能保持锋芒。
为了保持敏锐,试试去做一些“不舒服”的事,它可以帮你保持精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笔记侠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