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幼升小对很多家长来说,就像一场“提前学习竞赛”。想要考“好学校”的一年级,孩子需要达到三年级的水平,也成了心照不宣的事实。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因为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那些过早进行学科教授型的孩子,比起同龄人更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并在情感上表现地弱势。比起提前学习,“学什么和怎么学”,才是家长更应该关注的。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花生地(ID: Amber201606)
文丨安柏 编丨Jennifer
一对上海夫妻,幼升小给娃申请一所“优质”民办小学。不仅娃要面试,家长也要参加面试。
面试完,他们发现,如果想进这所学校,有个默认值是,孩子的学业水平要达到小学三年级。
这也就是说,你家孩子得三年级的水平,才允许来读我的一年级。
这是《读库》主编张立宪和罗辑思维CEO 脱不花,在最近一次对话中分享的故事。
张立宪说,他听了朋友的这个故事就很崩溃。
“如果孩子已经三年级的水平了,你让他读一年级有什么用呢?前几年就闲着荒着吗?还是一年级就直接读四年级呢?那到四年级怎么办?”
朋友回答到,他也没办法,因为其他的小朋友都已经到三年级的水平了,如果你的孩子达不到,就会被孤立,甚至会格外挫败。
罗辑思维CEO 脱不花,则分享了一个更离奇的故事。
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文化大家,他儿子小学四年级,成绩很差,期末考分数出来后,妈妈问他考多少名,他说倒数第六。
家里觉得挺丢脸,结果孩子对妈妈说:“不错呢,还好是倒数第六名,你不用去给我开智障证明了。”
原来,小朋友成绩落后会影响老师和这个年级的KPI(注: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老师就会要求家长给孩子开低智商证明,如果证明有智力障碍,成绩就不用计入KPI。
不少民办小学入学选拔,会要求孩子的学业水平,比如两位数的计算,还有阅读理解。
这样一来,家长只能逼着孩子提早学。
但是,6岁的孩子就能区分出学霸和学渣吗?
一个妈妈,儿子6岁,为了准备幼升小,数学已经上了一年半。她每次谈到孩子就摇头,说娃没有数学才能,是个学渣。
我就拿我的例子和她讲。
在欧美一些好学校,别说幼升小了,在小升初阶段,都不把学术水平放在首要考核位置,而是进行一些能力测试。
这样的能力测试,不看你现有的水平,而是看你未来的潜力,另外在面试里重点看孩子有没有热情和驱动力。
学霸还是学渣,别说6岁,就是12岁也未必能看出来!
过早学,不仅不能培养学霸,对孩子成长还弊大于利。
天下父母都相似,德国家长也分“放养派”和“鸡血派”,对幼儿园要不要提早学知识也有很多争论。
德国政府为此做过一个实验:
拿50个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和50个以教授知识为中心的幼儿园做比较,看到底哪种模式更有利。
结果发现,孩子“提早学”的优势最多只能保持到小学四年级。
到四年级以后,那些过早学习知识的孩子成绩出现直线下滑,在阅读和数学尤其明显,并且和同龄人相比,社交和情感方面也有劣势。
这个实验让德国政府紧急叫停了学前教育改革计划,要求所有的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中心,不得提前教授知识。
不止德国,美国也做过类似实验,追踪时间更长,考察方面更全。
结果显示:当孩子成长到15岁以上,那些过早进行学科教授型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情感伤害,比起同龄人,婚姻幸福率低,犯罪率高。
此外,科学家发现,人类在终身学习和大脑发展方面,潜力超出我们想象。
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曾经说,“我不会将世界两分为弱和强,或者成功和失败……我会将世界分成好学者和不好学者。”
每个人在刚出生时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婴儿每天都在拓展自己的技能,而他们学习的并不是普通的技能,而是人生中最难的任务,比如走路和说话。
婴儿从来不会有畏难情绪,也不担心自己犯错误或丢脸,他们跌跌撞撞,摔倒,再站起来,最后每个人都学会了向前走。
那么,是什么让这种生机勃勃的学习热情走到了尽头?究竟是什么把一部分孩子变成了不好学者?
过早学,过度学,在很大程度上会破坏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积极性。
分析其主要原因,其中一个就是超限效应。
名字解释: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一个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生了一个儿子,他准备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天才。
在儿子三四岁的时候,这个孩子会几国语言,六岁的时候,考入中学,12岁上了哈佛大学,16岁攻读哈佛博士学位。
爸爸每一分钟都让他孩子不断“吸收”。
18岁时,孩子却成为英国伦敦一家商店的售货员,拒绝任何有“知识性的活动”,做一名售货员,他很开心。
学什么、怎么学,更重要其实,道理大家都懂,很多家长也知道幼儿园和小学学多少并没那么重要。
提前学,不过是为了抓住通往好中学和好大学的敲门砖。
只是,家长眼中的“好学校”,很多并非是K12一路贯通的,每隔几年孩子就要重新洗牌一次: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
你上了什么样的小学,并不代表你能上什么样的初中,你上了什么样的初中,也不代表你能上什么样的高中。
这些年带着孩子一路走来,我深深体会到,学习什么阶段都不能放松。但好处是,不管你在什么阶段,在什么学校,都有机会和希望。
就比如说,现在各地的名额分配制度(北京叫校额到校),意味着普通初中的尖子生有很大机会升入优质重点高中,而海淀“六小强”的学生,不是前30%,也很难保证考入自己的高中。
中国现在反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提倡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逐渐取消幼升小考试和面试,改成摇号方式入学,大方向是对的。
因为,我们孩子需要学很久,越到后面竞争越激烈。别说6岁判断不出学霸和学渣,幼升小提早学的那一点先发优势,放到整个K12阶段根本起不到啥作用。
反倒是发力早了,没后劲了。
但是,人毕竟要面对现实,在目前的竞争压力下,学龄前什么都不学,也不可能做到。
下面这个家长的顾虑还是有很有代表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学什么和怎么学就变得很关键。
学什么?
重要的是学思维方法,而不是学知识点。
有一个段子,说在海淀区,4岁孩子1500英语词汇量不太够,那么一些家长就焦虑了,自己孩子落后了这么办?
没关系的——
反正不管娃4岁掌握了多少词汇量,到了初中差不过每个孩子都能掌握2000词汇量了。
有些需要童子功的东西要提早学,比如说音乐、运动。
只听说梵高中年学画,齐白石大器晚成,却没怎么听说一个人从20岁后学钢琴成为音乐大师的。
其实语言也是有敏感期的,早学还是有好处的,词汇量倒不是最关键的,培养语感更重要。
怎么学?
从游戏中、从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重点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更重要,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毕竟,我们的孩子需要学得长久,而不是学得更早,而且如今知识更新迭代非常快,走出学校并不意味着停止学习,每个人都需要终身学习。
如果你想让孩子跑得更长久,能不能赢在起跑线上,就没那么重要了。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3000+篇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