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创业录(连载4)

园丁创业录(连载4)_第1张图片
玫瑰切花生产

(三)生产管理

         玫瑰种苗持续繁育出来并定植到规格化的田里,生产技术上我们的有不少创新,使得我们的玫瑰花产量高、质量好,在市场上深受好评,曾经占据厦门玫瑰切花市场的60%以上。技术上有三点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是全部采用嫁接苗,植株生长健旺;二是采用折枝修剪法,就是修剪时先把要去掉的的枝条折断成“骨断皮连”状态,折断下来的枝条还可以成活两三天,这样既可促进下部腋芽的萌发,还能为这些腋芽提高营养,这样有效的提高了下一茬切花的产量和质量;其三是切花分级,由于我的切花长势极好,切花枝条又长又直,我就对切花分级,基本级40厘米,每增加5厘米增加一个级别,每扎鲜花足额二十支,长度相差不超过3公分,不像广州货,号称二十支,实际只有十八九支,每扎鲜花里长度还不一样,所以我的分级鲜花一推出来,很受市场欢迎。

         玫瑰花的销售旺季是每年国庆节到次年劳动节,特别是春节情人节这一季,那时春节情人节这一季的收入就够坐着吃半年。而这段时间也是厦门地区玫瑰花生长最为适宜的时候,玫瑰花是积温开花植物,从修剪到开花需要600-800℃有效积温,安排得当的话,从国庆到次年五一,可以采收4批切花,并且在春节和情人节有一个采收高峰,一般的做法是8月底全面修剪,国庆节开始采花,采花时要每个花枝留下2-3节,腋芽又萌发开花,陆续可以采花到11月,这时还要在修剪一次,春节情人节再集中出花,我每年都是根据春节的公历日期结合历年平均气温来算积温,然后确定修剪日期,我的一个员工不懂积温的道理,只是观察我每年春节供花的修剪时间基本都在立冬节气前后修剪,后来他辞职都在自己家也种玫瑰花,春节供花的修剪就在立冬节气修剪,出花时间也确实都在春节前开始,比我计算积温还好用。

        但即使这样,还是出过三次春节供花不好的情况,第一次是我邀请师弟过来帮我管理玫瑰园的那一年,我主要负责岛内花店的事,我确定好修剪日期后,让师弟安排工人修剪,结果是过了两周时间我检查修剪的工作,发现修剪的不好,师弟刚接手玫瑰园的管理,技术掌握还不到家,结果指挥工人修剪不到位,如果不重新修剪,切花的质量会很差,如果重新修剪,则花期会延后,错过春节,当时年轻气盛,没有考虑太多,就安排了重新修剪,结果主花期错过了春节,收入受到较大影响。第二次错过花期,则是自己脑袋进水,那一年气温太高,花期都大为提前,而且那两年广州等地玫瑰花产量非常大,行情非常低迷,只有春节前一周行情才会涨上来,为了推延花期,我采取了“打主蕾”的措施,因为“萨曼莎”这个品种冬季开花时都有2-3个侧蕾,平时需要把侧蕾打掉,按照理想的状态,打掉主蕾后,留一个侧蕾,花期将推后一个星期以上。虽然我们仔细讲解打主蕾的先决条件是侧蕾还在,如果侧蕾已经打掉了,就不能打主蕾。结果我自己监督不到位,工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主蕾全部都打掉,而不管有没有侧蕾,结果是有相当部分花枝侧蕾和主蕾都被打掉了,这样的花枝就废了,只能重新修剪,花期严重推后,产量也低,效益大受影响。第三次则是天灾,98年圣诞节的时候,所有准备春节供花的枝条都已经形成小小的花蕾,然后气温爆降到零度以下,花蕾冻死,这一年春节鲜花几乎绝收,真得哭晕在厕所。

        通过修剪控制花期,依赖的是平均气温,但每一年温度有时高于平均温度,有时又低于平均温度,所以出花时间有时早了,有时又迟了,所以还需要有保鲜和催花的配套技术。保鲜比较简单,就是冷藏,但保鲜时间最多只能十天左右,催花技术方面主要是提供光照、温度和营养液,加速切花的开花进程,效果并不很理想。现在回过头来考虑农业项目,其实真的不好做,“靠天吃饭”的成分太大,不是个人努力就能有所收获,因此,今后的创业,断断不可再选择农业项目。

        不过,种苗的生产还是能靠个人努力的,但我却没做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九十年代切花市场如火如荼,种苗生意很好,曾经与罗源的一个切花基地做了一笔比较大的种苗生意,销售了5万多元,股东们都非常兴奋,后来我还有一批价值8万多元的种苗卖到上海,厦门本地、漳州、龙岩、莆田等地也卖了不少,最便宜的一棵苗一块多钱,最贵的一棵苗可以卖3元,价格真心不错,要知道,那时当老师每个月工资也才300多元。

        但种苗的生产却一直不理想,嫁接成苗率不高。当时我们采用的贴接法,一年四季都可进行嫁接,嫁接的成活率也很高,我们给嫁接工人计算报酬,是以嫁接后一个月芽片的成活率计算工钱的,成活率最少也有七成,高的达到九成多,但芽片刚萌发时,还非常柔弱,需要特别的水肥管理,虽然我也安排相对固定的员工去管理,但管理的工人并没有真正掌握种苗管理的技术要求,只能按我的安排去做,当我事情一多,常常忘了种苗的管理,水肥跟不上,砧木又疯长,结果嫁接上去的芽片又死了,嫁接的工钱、嫁接的时间都花出去了,成苗又没收获多少,当时也有意识的这个问题,但解决的不理想。如果当时把嫁接和种苗管理都归属同一个人,考核的是可供定植的成品苗,而不是是嫁接后一个月的成活率,这样嫁接苗的生产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种苗生意和自己的地就都不会落空。原本我们还与一些农户签订我们供应种苗,帮助他们销售鲜花的“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因为种苗拿不出来,最后不了了之,否则前景肯定大不同。

        另一个育苗的问题则是品种,那些鲜花不好卖的品种,其实是一些庭院品种,就是最早从福州引种的,如果那时不是执念于切花,而能顺势分出一部分精力,利用规整田块剩余的边角地块专门种植这些庭院品种就好了,我们玫瑰园在当时有很高的知名度,参观的、买花的人络绎不绝,庭院玫瑰盆栽出售,应该也是一门好生意,更能为后期向绿化方向转向奠定基。现在我做事的时候经常告诫自己要“顺势而为”,估计就是源于此经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执念于用嫁接的方法繁殖种苗,以至于绿化品种也嫁接,而不是应当采用的扦插法,由于嫁接苗会有砧木重新萌发,需要随时抹芽,不然就会与嫁接上去的子系争夺营养,并最终致子系于死地,城市绿化地显然做不到这样的精细管理,嫁接的绿化苗最终都长成了砧木,在绿化中表现不佳,失去了市场,我们错失了转型的机会,“执念”误事啊!(这个“念”指的是做事的方法,而不是指“目标”哈)

        玫瑰园的日常生产管理,包括除草、施肥、灌水、打药、采收、修剪等,需要非常多的劳动投入,可算是严重的劳动密集型项目。有些工作可以计件(量),管理相对简单,如除草,一亩地每月除草一遍给多少工钱,采花也可以计件,其他无法计件(量)的工作,则按日计算工钱,我的管理制度不够科学,存在许多漏洞,比如除草,每个月的工钱都一样,但杂草却是春夏季长得又快又多,还经常下雨,影响除草效果或进度,而秋冬季杂草长得少又慢,又都是晴天好除草,结果有的工人秋冬季应聘,到春夏走人,新工人过来接手的时候草长得比花高,只好多付钱除草,吃了好几次亏。而按日计工钱的则容易出现磨洋工的现象,或者潦草应付了事,相当麻烦,有一阵子我总是觉得农民素质太低,需要用“鞭子”抽才能好好干活,后来看了一本叫做《制定自动运营的企业制度》的书,说的是如何以利益为核心来制定制度,让员工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同时把企业的利益顺带实现了,有了这样的制度,员工只会疯了一样朝前狂奔,都不需要你去推动,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检讨我创办玫瑰园的整个过程,员工的利益和我的利益是脱节甚至是冲突的,员工当然不会努力工作了,农村实行包产到户政策真不是没有原因的,但我那时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经验也不足,一直找不到理想的管理办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园丁创业录(连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