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决策第一号:ENNweekly(长按可复制)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安彤
让技术的归技术,人性的归人性。今天让我们来聊聊一个随着技术发展被不断提及的词:信息茧房。
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往往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讯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这是WEB 1.0时代,美国学者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提出的概念,也是信息茧房最为人熟知的来源和版本。
人类对技术原生式的怀疑,将这个词一路带至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今打开手机上网,进入视线的似乎都是“你感兴趣的”“你关注的”内容,从文字到视频,形式不限,都很“了解”你。
于是人们开始质疑基于算法推荐的内容分发机制,是否更严重地桎梏了信息获取?我们被“信息茧房”绑架了吗?
事实上,简单套用一个概念去看事物本质并不可取, 尤其是对待技术,我们更应该理性辩证地去层层分析、拆解。 不能被绑架的,是认知本身。恐慌从何而来
“信息偏食”乃至“信息孤岛”,现代人对信息恐慌的来源无非如此。
确实,如今关于信息大爆炸的论调是能够被佐证的,巨量的、冗杂的信息在互联网时代被创造、传播、再创造,人们的担忧不无道理。
据IDC(国际数据中心)研究,当今每48小时所产生的数据量,是过去人类文明开始到2003年累计的数据总和。
可怕吗?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量,一个人就算全天24小时保持接收状态,也绝不可能接收完,更别提还需要给人脑留下处理消化信息的时间。
矛盾甚或恐慌由此而生,人们既觉得被信息茧房中的“蚕丝”裹挟得透不过气,又碍于摄取的信息有限,担心信息通道变窄,个体越来越狭隘。
相似的状态早在上世纪就已被预言——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曾对比两个著名“寓言”,有的人害怕信息被剥夺,有的人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
多年后,当信息在移动互联网和算法技术的加持下,变得个人化、定制化、更加高效便捷,恐慌也在加重。
但不论是预言还是实际的情绪,“信息茧房”式恐慌并未得到科学实证。下面这个小小的研究试验或可作为一定参考:
2016年,哈佛大学的Seth Flaxman等研究人员选择了5万名参与者,要求他们报告自己最近阅读、观看或收听的新闻媒体,同时通过电子手段直接监测和记录他们的实际新闻消费行为,包括网页浏览历史等。研究最终发现,人们实际的媒体消费比他们自己想象的更具多样性。
研究中一个细节显示,人们实际并没有陷入“信息茧房”中,但他们可能会装作自己陷入了其中。这是一个“被迫害”的妄想。
我们可以想象,在面对一辈子都看不完的信息时,选择是必然,情绪是附加,那么自己的选择究竟基于什么? 算法是在帮助你还是粗暴地禁锢你? 这些问题显然值得探究。双向选择的可能性
看到这里的你,估计已经开始细数自己手机中的资讯类、视频类、购物类、种草类APP和各种搜索引擎。
多数人可能还是希望,这些平台能够尽可能地提供更多双向选择。就像走进一间综合性商场,商品的多样性是基础,商场的索引若能帮助缩小选择范围,甚至推荐真正适合顾客的商品,是否更加分?
但在这之前,对于算法的疑虑,还有几句话得说说。
不能简单化理解算法。
“算法不就是我看足球看久了,以后给我推荐的就都是世界杯欧冠意甲英超中超了吗?”有人这样理解算法。
乍一看好像是那么回事,但这其实只是一种最基础、最表层的算法。真相是,你经常看足球的比赛内容,系统会根据协同过滤模型,找到与你相似的人群,再以群体兴趣爱好进行内容推荐;或是,通过深度学习,对你的各项身份特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再去优化推荐结果……
用于实践的算法维度,要比想象的复杂得多。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计算机系专门进行过实验,让两组人同时在协同过滤算法推荐的平台上获取内容,一组人对推荐结果进行“跟随”,一组人对推荐结果毫不理会。
实验结果和一般的认知完全相反:综合21个月的数据,跟随组获得的信息更加丰富多元,不理会算法推荐的一组,视野反而更加狭窄了。
所以为何说简单套用一个概念去定义事物本质不可取,在怀疑技术的同时,对自己的认知也需要反思与更新。
前几天今日头条的CEO朱文佳在2019生机大会上说,头条要做的是通用信息平台,通过推荐、关注、搜索来分发图文、视频、音频、问答等各种信息内容,这种内容和分发手段的多元组合不仅不会带来信息茧房,还会带来一个“更大的世界”。
这几乎是挑战人们认知的说法,但结合双向选择的可能性,此话未必不成立。
朱文佳提及的“通用”有两层意思:一是普惠,人人都可以使用;二是丰富,能够支持多种分发方式和内容体裁。“过去七年,今日头条在产品上的尝试,其实有非常清晰的逻辑,那就是‘一横一竖’。‘一横’是尽可能丰富的内容体裁,‘一竖’是尽可能多的分发方式。”
按照这个思路去理解移动互联网崛起与今日头条的关系,一切都很清晰了。 2012年,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元年——中国手机网民数量首次超过电脑上网网民数量。 这一年,头条首先在移动端引入了个性化推荐这种分发方式,提高了移动时代的信息获取效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Web时代小屏幕如何容纳海量信息的行业难题。
此后,按照丰富内容体裁和分发方式的逻辑,2014年,头条号推出,帮助图文创作者降低创作和传播门槛;2016年,大力投入短视频,进一步丰富内容体裁;2017年,上线问答和微头条,鼓励更多人创作,同时也强化了关注这种分发方式;近期,正式推出“搜索”的功能——把寻找信息的“权柄”,还给了用户。
仔细观察这一历程,会发现一个现代人所能接触到的几乎所有内容体裁和分发方式,都已在头条平台上得到了容纳和体现。
有了这些基础,信息才能“有资格”与用户进行双向选择。比如你可能因为一部纪录片所获奖项,去了解一个导演的人生经历,因为Ta的故事继而关注某一行业,甚至发散到相关领域创作者的内容主页。
从这个角度,头条及一些“头条们”反而在 通过不断升级的技术和内容,试图打破信息茧房,削弱人们在获取信息上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变得更好而不是更糟”
如果说,算法不该为信息茧房背锅,那么我们真正该注意的究竟是什么?要与技术怎样相处,才能化解恐慌和偏激等存在问题?
首先要做的,可能是保持独立思考能力。在信源单一的情况下,不做人云亦云的判断,不能仅凭算法的推荐去获取新知。
其实,这里也涉及到分发方式多样性的价值。越丰富的信息分发方式,用户可能获得的信息便越多样,搜索、关注、推荐等等方式结合起来,“信息偏食”自然减弱。
平台们有各建的数据库、小百科,形成足够丰富的信息分发模式矩阵,才能基本避免信息茧房。
除此之外,平台做好内容质量,是更进一步的事。
朱文佳认为,传统搜索引擎用户一点就发出去了,但在页面上满不满足就不知道了,但是如果把内容生态做好,有些结果是不用担心的。
这也是今日头条做信息通用平台的原则,一切基于优质的内容信息。
由此,我们有理由分析判断,信息茧房在当下的成因包括技术限制,也有人的本性情绪使然。但解决方式也很清晰——让技术的归技术,人性的归人性,两者和平共处,不要将之混为一谈。
毕竟,即便是提出信息茧房概念的桑斯坦也在《信息乌托邦》中指出:“新的传播技术正在使事情变得更好而不是更糟。”
封面图片:内文图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总监制:苏会志
监制:程瑛
责任编辑:王婷
任何事宜请后台留言
或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喜欢的朋友请多多分享
长按指纹自动识别二维码即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