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

今年的资源,《寄生虫》《小丑》都不稀罕。


稀罕的要算这一部。


足足33年,还没忘记:


自己立起来,旋转跳跃,会自己行走的……


棺材




始祖级童年阴影,最新出土,还是内个味。


神秘面纱下,Sir看到的是——


用怕。


去掩盖另一种怕。



《庚娘》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1张图片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2张图片

山东制造


多年来,这部老国剧始终没有资源。


想重温一下,却怎么也找不到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3张图片


甚至,在网上这部片子的完整版视频还被炒到了4千元、3万不等。



这个价,是值的。


一部86年的聊斋题材,从天涯论坛火到今天的社交平台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4张图片


打个应景,略瘆人的比喻:


一根白骨隐隐约约藏在海量字符里。


它的诞生是个传奇。


诞生地,在地图上一笔划到蒲松龄的老家:山东。
山东人对《聊斋志异》的喜爱,就像说话爱倒装,爱吃煎饼卷大葱。 聊斋IP的头号粉丝。
淄博有个聊斋城,日照莒县大店子村还有因狐仙而来的“婴宁山”。 虽然今天大家多记得的是《倩女幽魂》,但要说开山之作,还是荣耀归于山东。


1983年《精变》,改编自原著《小翠》一则。


中国新闻社和香港华文影片公司合拍,团队是全山东阵容。或山东人,或祖籍山东。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5张图片

△ 男主徐少华也是青岛人,这是他出演的第一部电影,之后没多久就以《西游记》里的唐僧家喻户晓


4年后,87版的《聊斋》横空出世。


不少的取景,还是在山东地区。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6张图片


87版《聊斋》的轰轰烈烈,让所有人以为这是《聊斋》电视剧版的第一次。


Sir故意跳过它。


1986年的《庚娘》,大隐隐于市的“怪剧”。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7张图片


在《聊斋》里,庚娘的故事很简单,有情人被权贵的奸计拆散,但最后真情感天动地,爱人终成眷属。
庚娘,尤太守的女儿,嫁于中州名门之后的金大用,夫妻感情深厚。 因为流寇作乱,被广陵的王十八设计害死丈夫和公婆。 王就想冒犯庚娘。 庚娘设计,灌醉了王,并亲手杀掉仇敌。 被人追赶跳进池塘自杀。 庚娘被埋葬过了几年后,听见招呼:“庚娘,你丈夫没死还应该重新团圆。 ”就从梦中醒来,后来又见到丈夫金大用,破镜重圆。

有情有义的烈女庚娘,人人钦佩。


但能成为让人苦苦寻觅,又爱又惊的“禁忌怪剧”。


要感谢三个“不安分”的小人物。


来自山东的农民。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他们一拍脑袋,要拍剧,首选不是“歌颂”,而是“鬼怪”,真正体现了中国传统乡村里的刚需。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8张图片 胆大农户


《庚娘》作为9集电视连续剧,每集开头都有几句“播出前的话”,看得都让人喜气洋洋,亲切倍增。


这封“时光来信”,值得大家品读品读——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9张图片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10张图片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11张图片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12张图片


最后四个大字:山东农民。


刁增湖、宋乃洪、宫学斌。


按照当初的预算,一部长篇连续剧,需要数十万元,在当初并不是小数目。


说随便就拿得出手,当然也是打肿脸充胖子。


投资拍电视剧的仨农民,也是东贴西补才凑齐启动资金。


甚至在后期,为了保障剧组资金,刁增湖还亲自背着扇贝,从山东的长岛到北京大饭店推销,卖了六千元,都汇给剧组了。
这时,刁增湖说话了。 老刁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我们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的道路,我们三位可以说是腰缠万贯,干啥哩? 一不盖房,二不置地, 就是要为精神文明建设出点力,为农民兄弟拍部电视剧看看。 与他同来的另两位合作伙伴,山东莱阳龙王庄镇的农民宋乃洪、宫学宾,也都是同样的心愿,同样的气魄。
资料来自: 江海晚报 2014年8月19 《难忘<蛇侠>与<庚娘>》
中秋节的时候,这三位农民大兄弟还专程从胶东拉了好多的梨、苹果送到剧组,慰劳正在紧张拍戏的演职员。


就是想给乡亲们看看《聊斋》,就是想让他们好好看出戏。


小小的愿望,可笑吗?


并不。


背后藏着时代剧变下,小人物掌握命运的自觉性。


故事,我们自己讲,讲给乡亲们听。


要Sir说,这勇气这魄力这执行力,搁今天都是大胆、禁忌类型,碰的还是精神文明作品的底线。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13张图片

玩命乡野


86年的小成本、小制作的电视剧。


《庚娘》肯定不是那么完美。


镜头里的群众演员,看着看着女主角,就忘了自己的走位。



还有的动作僵硬,手脚也不自然。


凳子没坐好,抬屁股再坐一次。



这些小失误,现在看还挺有趣。


武打动作,只是停留于招式上,还没挨上身,人就倒了。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14张图片


画面剪辑也格外跳跃,细节需要观众的脑补。


大侠伸手一挥,还没等你看清,宝剑就插坏人腰上了。



或者,男女主角好不容易相聚,终于可以尽情搂抱在一起。


但下个镜头就转给了飞流直下的瀑布?




如此蒙太奇的意识流形态,着实让Sir也摸不着头脑。


但不得不说,《庚娘》的确是把制作团队的看家本领都拿出来了。


演员的演技,有种真实的草根气。


毕竟,他们不演“高大全”,不演“英雄楷模”,演得是活生生,有欲望的人。


坏人心起奸计时的挑眉一动,就知道没安好心。



贪财的坏家奴,更是用一个镜头就将他唯利是图的样子,描绘的淋漓尽致。


彻头彻尾的钻钱眼里了。



庚娘在丈夫去世后,不用眼药水,真哭出梨花带雨。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15张图片


整个剧组的演员,用一个词去形容他们的投入。


就是,玩命。


那个年代更没有什么替身,有一个从上山滚下来的镜头,女演员就得这么滚下来。


哪里管什么危险不危险。



配角辛苦,主角庚娘(马盛军 饰),也吃了不少苦。


拍摄地点在四川宜宾,时间从初秋到深秋,山里的气温已经很低。


有一幕是庚娘要躺在洒满冷水的青石板上,拍一个昏死的镜头,就拍了五、六次。
反反复复拍了五六次,在一边观看的章部长和我都觉得有些冻彻骨髓。 章部长悄悄地在我耳边说: 别是导演和摄像故意为难小马吧? 可马盛军却一点也不抱怨。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16张图片


当庚娘从坟墓里复活,演员站在棺材里,烟花就在四周燃放炸开。


看着就觉得危险。



但就算是这样,剧组里没人埋怨一句,都觉得农民拿出钱来拍戏很不容易,也都格外珍惜。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17张图片


既然是鬼怪题材,不吓人就算折了。


小成本,该有的恐怖元素,一个不少。


甚至因势利导,把十分力气用上,玩真的。


把简陋点化出乡野荒蛮的“鬼气”。


不经意间闯入荒废的古庙里,随着镜头一晃而过的,是装着不知是死人是鬼的棺材。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18张图片


当庚娘杀死坏人王十八时,呈现了小刀捅进肚子的全过程。


不打码,还给血腥画面特写。


尺度,跟现在恐怖片的尺度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19张图片


在王十八的狗腿子家丁被罗刹神相吓死的时候,出现诡异阴森的音乐和不停切换的画面。


最后,还是副满脸是血的惨死模样。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20张图片


在午夜的坟地里,一个穿着孝服飞奔的女子。


再配上隐约可闻的啜泣声。



这些,已然快构成成年阴影了。


更别提这个高能的名场面——


每一次开场都要看一次的飞速旋转、朝人迎面而来的棺材。




当庚娘复活,看见仇人时,那种横眉冷对的样子,外加周围的烟火爆炸。


镜头又疯狂的拉近,拉远,拉近,拉远。


在觉得晃得有点头晕之余,这种营造恐怖氛围的方式,让惊悚来得很直接。



当年看过的小观众,哪里顶得住。


但当他们成为成年社畜,这份惊吓,欲罢不能。


倒是提醒自己:


都市霓虹之外,还有狐仙鬼怪,还有另一番江湖。


这个江湖是什么?


在当年,已经有声音说是宣扬“封建迷信”。


到底是陈腐陋习,还是超越时代的普世价值,要看细节。


剧中有一个。


庚娘复活,在山下遇见相识的大婶,希望能搭救自己一命。


大婶怕她是鬼不是人,就在家门口点火,叫对方的名字,如果连应三声,那这个人就不是鬼。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21张图片


门口烧纸,是民俗,是乡土中国的标点符号。


它,连缀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义。


原著故事的最后,异史氏评价庚娘:
至如谈笑不惊,手刃优雠,千古烈丈夫中,岂多匹俦哉! 谁谓女子,遂不可比踪彦云也。

将文言文翻译过来就是:至于像庚娘这样,谈笑不惊,手刃仇人,在千古大丈夫中,恐怕也难找与之相匹的敌人!谁说女子,就不能同英烈男子并驾齐驱呢?


它跳脱了对恪守忠贞就是贞节烈女的定义,而重新定义“烈”的含义。


为报家仇,忍辱含冤,是烈;手刃仇人,毫不心软,也是烈。庚娘的出现,有了突破封建束缚,独立女性的特质。


《聊斋志异》更是用“神鬼论”为法尺,丈量人间的一切不平。


在庚娘杀死王十八后,投湖自尽,入殓时,还是面色艳丽,如同活着一般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22张图片


这就是上天对庚娘,对正义一方的恩泽。


最后以阴间法则,判断阳间正义庚娘命不该绝,好人有好报,得以与丈夫团圆。


忠、义、壮士、烈女,才是《聊斋志异》里的中心思想。


像是在87版《聊斋》里,以身报恩的田七郎。


自刎之后,无头的尸体还是站起来刺死了贪官污吏。



这种“无头杀官”的情节安排,更有一种壮士以死殉道的江湖道义体现。


百姓崇拜大侠,是因为有怕。


怕贪官污吏,怕人间不公。


但这种怕往往不可说,只能借怕妖怕鬼之类的故事来讽喻。


在《聊斋志异》里,或有以情报恩的狐仙,或有替夫报仇的烈女庚娘。


怪力乱神的背后,无不是远离庙堂,深扎江湖的平民精神。


正史里写荆轲,写李太白,写海瑞。


用高歌的笔触,从风萧萧兮易水寒的“义”,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气”,乃至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烈”。 正史之外,同是江湖。


金庸写的是弯弓射大雕、天龙 八部 ,是武侠经典。


而蒲松龄写的是,狐妖报恩、女鬼复仇,独称聊斋志异。


而山东三个庄稼人,也在书写自己的江湖。


不懂艺术、钱少、景陋。


但不管不顾拍出来,33年之后再看,Sir依然感觉热血未凉。


被规定的身份、坐标,就是禁忌。


打破它,很难,但有一丝丝可能,也值得。


问自己,拼一把,敢不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_第2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神秘国剧又来,成人都要家长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