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打击非法保健品不能像“打地鼠”

辣评|打击非法保健品不能像“打地鼠”_第1张图片

近日,台州警方通报了浙江史上最大一起有毒有害保健品案,查获有毒有害“保健品”4200余万盒,微信、互联网平台等成为重要经销渠道。非法保健品加快了“触网”步伐,呈现出屡打不尽、屡禁难止的势头。(6月14日《工人日报》)

辣评|打击非法保健品不能像“打地鼠”_第2张图片

“打地鼠”游戏中,地鼠冒头就被打,但即使下手又狠又准,也不过这处打掉一个,另一处又冒出来。当前,打击非法保健品跟玩“打地鼠”游戏差不多——打了线下的,又冒出线上的;打了甲地的,乙地又出现同款非法保健品;打了A类非法保健品,B类仍然存在。“打地鼠”式治理,只能让重拳底下出现暂时的清静,非法保健品仍会卷土重来。


之所以出现如此现象,原因在于,不法分子也想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老年人都上网刷微信了,传统的线下非法保健品营销就会显得落伍,假如他们也搞“互联网+”,就会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营销量大幅增加。此外,线下营销又要租场地,又得摆实物,很容易被监管部门逮个正着,老年人吃保健品出了问题,还可以找到直接责任方。网上营销则不同,真实身份和真实地点都难以查实,监管就具有相当的难度,更别谈消费者个人维权。


打击非法保健品还需要开展部门协调,否则同一种非法保健品,可能出现被一个部门打、却敢于在另一个部门面前冒头的现象。除了部门协调,还需要地区协调,非法保健品在甲地被查后,仍可以在乙地出现,原因就在于“拳头”通常不会越界击打。


“打地鼠”式监管是非法保健品屡打不尽的根源所在,这需要监管部门及时更新监管手段,结合互联网的特点,研究出台行之有效的线上监管手段,避免非法保健品“狡兔三窟”,线上线下反复变换手法来逃避监管与打击。


新的机构改革方案已将工商、食药监、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职能合并,这给下一步的监管营造了有利的环境,希望新的机构能够迅速整合,尽快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地区割裂的格局也需要打破,假如建立起全国通用的非法保健品黑名单,且对某种保健品的市场禁令全国有效,“打地鼠”现象就有望彻底避免。



/时本

编辑/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点击下方爱心,您的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


你可能感兴趣的:(辣评|打击非法保健品不能像“打地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