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巴塞罗那的圣家堂要靠赎罪捐款才能建完,那么武汉光谷则是在千万人的默念下建造完成。这座一直在建的大转盘代表着每个武汉人心中的一个情结,无论你是老武汉,还是从大一读到了研二,哪怕只是来这里暂住一段时间,即便当初编段子揶揄它嘲笑它,但当从某个渠道得知光谷已经修好的消息时,内心都会感到释然,涌上一股幸福感。
△ 如今的光谷,终于绽放/图:《武汉造》,融创华中提供
这看起来的“慢”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稳健的“快”。十几年来,无论武汉光谷、武汉地铁这些大型项目,还是拔地而起的一幢幢新地标,“武汉,每天不一样”。它成为一座永不停歇的城市。这种折腾劲儿,是武汉的不甘于现状,是敢想敢做,也是活力蓬勃。
武汉很能“造”。
热气腾腾,武汉造
相较十年前的“凌乱”,如今的武汉已经被打理得更有活力、更有气势。
武汉,总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样子,不断改变着这座城市的容貌和格局。武汉曾计划在 5 年内消灭 80%-90% 的“城中村”;同时进行大规模的交通市政设施的建设,武汉地铁以每年开通1-2条的速度,直追北上广深,地铁运营里程位列全国第五;在地产行业的参与下,一座座新地标和漂亮的新建筑不断刷新着城市面貌。
△ 预计到2022年,武汉地铁运营里程数将达到全国第三的水平/图:抖音@武汉万花筒
于是在今天,随着武汉“造”出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园区、“造”出开往“柏林”的地铁,大武汉不再局限于武广、街道口、江汉路的老三样,也有了汉街、光谷、智谷等更多新的选择。
这座从未停止过脚步的城市,改造、扩张,像个不断长大的青年。在这些表象背后,也可以看出武汉的敢想敢做、日新月异。很多老武汉面对这样一座每天都在变化的家乡,竟然有种“陌生感”。
△ 图:《武汉造》,融创华中提供
城市建设的“武汉造”,让如今的武汉勃发出满满的生机。而经由数以万计的人们凝心聚力地去设计、去建设、去淬炼的“武汉造”,仿佛一双温热坚实的大手,托起了热气腾腾的武汉生活。
早上7点,江水不息。黄鹤楼畔的街头早点摊,“造”出武汉生活中的丰盛和随意。
上午9点,江水日影。长江大桥“造”出人来车往的武汉速度。
△ 图:《武汉造》,融创华中提供
上午11点,活力迸发。在武汉各家高新科技公司里,年轻人们扎堆“造”出脑力活动的顶峰,也是这个全世界大学生人口最多的城市最鲜明的特性。
下午4点,渔舟唱晚。武汉“造”出了滚烫的朋克摇滚。
△ 图:《武汉造》,融创华中提供
深夜,星移物换。一条不足一公里的小街上,挤进了20多家小龙虾排挡,“造”出了最恣意的美食狂欢。
一个“造”字,浓缩了整个武汉十多年的历程与改变。让这座经历过风云变幻的城市,在看似粗犷的江湖气包裹之下,痛痛快快地做起江湖好“汉”,有着顽强的个性和处变不惊的坦然。
超级硬核,武汉“造”
“武汉造”,早在上世纪就成为这座城市的代名词,慢慢演变为这座城市精神上的根。
中学课本中耳熟能详的洋务运动,在百年前就一步一个脚印地奠定起今日如雷贯耳的“武汉造”。一句“师夷长技以制夷”,在依长江带汉水、号称“九省通衢”的武汉,远比纸面上来得更加厚重与血性。清朝末年的重臣张之洞推动武汉乃至湖广学洋务,使武汉成为国内瞩目的洋务重镇。
张之洞创立于1890年的汉阳铁厂,是“武汉造”的雏形与起源之一。其迅速发展为汉阳兵工厂,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军工机械工厂,号称“东亚雄厂”。抗日战争中,“汉阳造”步枪仍是中国军队的主力枪械。
它的身影从武昌起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甚至跨过鸭绿江,来到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汉阳造”成为悄无声息地融在武汉血液中的工业硬核基因。武汉一跃而成为中国著名的近代都会,中部的中心城市,一度被称为“东方芝加哥”。
△ 汉阳铁厂见证了有关新中国发展的每个关键节点/图:《武汉造》,融创华中提供
“一五”、“二五”期间, 国家确定武汉为重点工业建设城市,于是一批著名的重工业企业发展了起来,比如武汉钢铁厂、武汉锅炉厂、武昌造船厂、武汉重型机床厂等,“汉阳造”升级为“武汉造”。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武汉的经济水平居于全国前五,成了区域工业中心。
过去几十年来支撑武汉工业重镇地位的“武”字头企业,现在则逐步让位给高新科技公司。“武汉造”又再次升级为“武汉智造”。
武汉建立了包括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绿色环保等四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武汉承揽了全球许多顶级道桥工程,包括港珠澳大桥设计和建设的60%以上;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设计之都”;而曾经被视为笑话的光谷,早已大招连连,它成为中国光通信领域最强的科研基地,每天申请的专利数量高达70项,其光纤光缆市场占有率,达到中国的66%、世界的25%……
△ 图:《武汉造》,融创华中提供
武汉不止要改变现在的城市,更是要探索十年后科技的下一个爆点。它期望能追赶硅谷,重点打造了东湖高新区,希望成为真正的创新创业中心。位于“大学之城”洪山区的华中地区人工智能主题产业园——“融创智谷”,已经成为武汉产业新地标,很多支撑未来城市发展的变化,正在这里孕育、孵化。
现在武汉的支柱产业都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据估计,到2020年,武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将达到1.65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114.25%。
从“汉阳造”到“武汉造”再到今天的“武汉智造”,带动了整个中国的中部地区的经济与文化的蓬勃,“武汉造”也成为“中部崛起”的一部发动机。
△ 航拍下的融创智谷/图:融创华中提供
再没有一座城市的涂鸦,比武汉的更奔放。鼓架坡、古琴台、龟北路、棋盘街、小东门、青山红钢城、湖北美术学院、地质大学地下通道,无论是街头文化的名人还是普通百姓,都用绘制涂鸦、欣赏涂鸦,表达着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武汉用古城墙和百年建筑彰显着历史深厚,又用涂鸦以及肆意生长的新事物散发出年轻的光辉。
△ 黄睿,第一批占领武汉街头的涂鸦艺术家/图:互联网
这种青春版的“武汉造”,让武汉人“灵醒”起来,恣意挥发出对生活的无比的热爱和感悟,为武汉打造出炫酷的城市封面。除了炫酷的城市涂鸦,武汉的摇滚也是地地道道的硬核“武汉造”。
武汉,中国摇滚城市的另一不可或缺的重镇,民间有“中国朋克之城”的说法。曾经一度,武汉的生命之饼、妈妈、死逗乐、愤怒的狗眼等朋克乐队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摇滚精神奔流在武汉年轻人的血液里。
△ 图:《武汉造》,融创华中提供
正是武汉人骨子里的这些硬核基因,让武汉的“造”,源源不断,常“造”常新。
驱车经过武昌公正路与沙湖大道交叉路口,竹林掩映中,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摩登现代的商业感呼之欲出。这就是对标世界巅峰都会标准、刷新了城市天际线的融创中心。与商业中心对应的,是融创结合政府布局,引入的TOP系“壹号院”,打造出契合国家中心城市封面的住宅作品,从更多维度为这座崛起中的新一线城市带来“融创式美好”。
△ 融创中心武汉壹号院示范区实景图/图:融创华中提供
像在汉阳铁厂工业遗址之上建造的融创武汉1890,借张之洞成立汉阳铁厂的年份之名,意在将这片热土打造成为国际级工业遗产文化项目,让武汉城市文化复兴,让始于1890的澎湃之音继续回响。
“武汉造“离不开众多高新智慧提供者、城市规划者与建设者的耕耘,融创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进入武汉后,它根植“武汉造”内核,深度参与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进程,用一个个扛鼎之作致敬“武汉造”,开启与城市的同生共长。
武汉,有多“造”?
△ 点击观看视频《武汉造》,看到关于武汉的无数种模样
当越来越多的美好生活样式的建筑汇聚武汉,武汉这个不断创造传奇的城市,以“武汉造”作为核心,从建筑到地标,从地标到文化,从文化回归生活,以生活去见证美好。
高能科技、高新产业、高速发展,回馈给城市居民的,是整合高端居住、文旅、文化、商业配套等资源,带来便利、丰富、满足、美好的生活状态。这也是武汉布局“武汉造”的终极目的。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武汉,在“武汉造”的强大牵引力下,由单纯的制造业基地蝶变为中国重要的创新创业中心,写就波澜壮波的历史篇章。
△ 图:《武汉造》,融创华中提供
今日的武汉,已经梳洗干净、整饬一新,以崭新面貌,迎接即将开幕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届时将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近万名现役军人同台竞技,是世界军人运动会历史上规模最大、参赛人员最多的一次运动会。
以最美的姿态为祖国母亲庆生的武汉,也将迎接来自全球百余个国家的嘉宾友人,让世界聚焦“武汉造”,让“武汉造”展现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策划:三联.CREATIVE
作者:吴楠
微信编辑:路瑞海、王昊天
设计排版:王昊天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