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习惯用道德感绑架理性

最近有两件事很火,其一为“王宝强离婚”,其二为“兰州交大博文学院开除患癌女教师”,一方不公,八方起哄,有此等“盛事”,网民怎甘缺席?于是乎第一件事带来对马蓉一边倒的批判攻击,有人说马蓉从刚结婚开始就“下了一盘很大的棋”,有人说“马蓉就是冲着王宝强的钱和名才嫁给他的”,对马蓉的人身攻击更是不绝于耳;第二件事发酵成对兰交大博文学院陈玲院长的“深扒”,对其博士学位、北大访问学者身份的质疑,对其前期创业所取得的成就深表怀疑,当然,不可避免的,也对其从道德、人格的高度加以鞭挞。

一.用道德感绑架理性是这个时代的通病

在一件事出来之后,仅凭看到的只言片语,就自以为是地给当事人扣上“好人”“坏人”的帽子,然后挥起道德的大棒对“坏人”穷追猛打,用阴谋论去揣测他的一切言行,将其家庭、学校、过往经历、在网上的痕迹等等扒的一干二净,再度发现新的瑕疵和“证据”,来佐证“他是坏人”。媒体在其中添油加醋,网民像滚雪球一样逐渐增多加入这“集体的狂欢”,全民在这样的“批判坏人”的网络盛会中找到归属感,自身“正义感爆棚”,自我感觉无比良好。

在既定的结论下去寻找证据,和凭借证据来推导结论,是迥然不同的两种思维方式。而我们似乎习惯了前一种方式——用道德感代替甚至绑架理性,鲜有人敢于顶着风口浪尖来为“坏人”说句公道话。正如这次在对马蓉铺天盖地的批判攻击声中,只有央视主持人董浩敢说“马蓉不是个坏孩子”。

在这样的狂欢中,我们渐渐把理性给丢了,事件原貌到底是什么已不重要,失去理性的网民完完全全地被舆论操控了思想,许多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官方媒体的报道(虽然很多时候它备受质疑)、各种小道消息、当事人身边人或者曾经的同事朋友的声音、当事人曾经的言论……听到多元声音本来是件好事,它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看清这件事,一面之词永远只会服务于它的主人而非敌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可是当大家都有先入为主的观点和结论的时候,我们事实上在“选择性接收”,有利于佐证“坏人是坏人”的资料被无限扩大,反之则被大家自动忽略

用盲目的道德感绑架理性,不去理性分析思考,然后急不可耐地表达观点、攻击他人,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半个世纪前的灾难恍如昨日,我不由得反问一句,这是这个民族的劣根性么?

二.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

这时有人可能会问,那到底什么算真实,还让不让人说话?从这个意义上说,探求新闻的真实性和做史学研究有相似性,没有谁敢说自己得到的就是“真实”,但我们应该做到: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我们可以确信的是,随着得到的可信的资料越来越多,我们在无限逼近“真实”。

比如王宝强事件,马蓉方暂时没有多少回应,在只有王宝强方一个信息源的情况下,去恶意揣度马蓉的种种不是,用阴谋论的逻辑去推断马蓉的一切言行举止,把这个人彻底否定,用粗暴的言语去恶毒攻击当事人。谁敢说马蓉嫁给王宝强的时候不是爱他的?谁敢说马蓉真的出轨了?谁敢说王宝强就一定一直淳朴善良孝顺没有心机?没有谁。

我们应该有的思考方式是:静静地把整个事件看完全之后去推导,再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阅历去下结论,在没有看到事件全貌,或者尽可能多地获得证据之前,不要妄下定论,不要被网民的情绪所感染,不要被当事一方的声音牵着鼻子走。

我们现在所缺失的东西,正是西方在三百年前所强调和追求的,可怕的是我们没有这样东西却意识不到我们没有,还洋洋自得夸夸其谈。如果我们的时代多一些理性的声音,我们的网民把发泄情绪的时间用来思考,我们就可以少一些无谓的伤害,我们民族的气质就将更加健康,我们的后代也终将受益于他们的先人的理性的觉醒。

克服时代病,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总是习惯用道德感绑架理性)